APP下载

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研究

2019-01-28侯俊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保值闲置国有资产

侯俊玉

(作者单位:讷河市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

资产保值是指保持保证原有的价值,具体来讲就是资产在一定时间区域内能够补偿因为磨损而提取的折旧额;能够控制由于通货膨胀而发生贬值,能够应对资产流失和资不抵债的情况,保持资产净值不变。资产增值是指在保持保证原有的价值的基础上又有新的价值增加,具体来讲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折旧额计算之后依然存在增加额;根据当前市场价格估算的资产价值依旧出现增加额;资产增值率显示资产价值有所增加。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实现长效、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其在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利用效率低下

在当前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利用”的问题,如一些大型设备的重复建设,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增加了资产闲置的可能性,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在资产利用过程中,“产能过剩”问题明显,利用手段的单一、僵化,使得大量资产难以进入到市场竞争环节,只能在闲置的过程中不断贬值。

2.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在当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中,不仅存在着普遍的闲置与浪费现象,更存在着严重的流失问题,例如国有资产的经营性质转化不合理,从非经营到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资产流失;在资产管理中,交易、监督等制度不健全,为资产流失埋下了隐患;缺乏对无形资产的重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有形资产的管理上,使得企业品牌难以建立,无形资产大量流失;国有资产处置缺乏系统规范,在操作中存在着违规行为,增加了资产流失的风险。

3.资产监管过程相对弱化

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需要在严格的监督体系中得以实现,但是从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效果来看,监督弱化的问题普遍存在,例如一些中小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缺乏实质功能,在检查和评估常常出现形式化的问题,难以对企业内部资产管理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在产权监管过程中存在缺位,尤其是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产权融合增加了产权界定的难度,造成了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约束不足,尤其是在资本委托代理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监管的约束力逐渐下降,影响了对资产的有效控制。

4.资产日常管理缺乏规范

目前国有资产在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建立了基本的管理框架,而缺乏日常管理细节,使得资产在内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了资产的贬值与流失,例如呆账、坏帐的普遍存在,使得大量资金难以回收,增加了企业的营运成本;存货管理不合理。账、表、物不符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日常管理环节疏忽,为财产丢失、损坏等问题埋下隐患。

二、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相关策略

1.创新资产利用方式,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避免资产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点问题。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国有企业要想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管理办法,利用市场手段,对资产进行重组与配置,引导其进入市场竞争,激发资产的内在活力。例如国有企业可以适当开展租赁业务,对于一些闲置的机械设备,应重新评估其使用价值,并利用市场手段开展租赁业务,以促进其再次进入到生产环节,控制闲置过程中造成的折旧损失,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制定新的资源配置方案,根据国有企业集团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发展条件,重组资产,确保相互之间高效的资源调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闲置资产找到新的利用途径;适当进行资产置换,通过市场手段将限制资产置换成急需存货或设备,以节约资金,控制财务支出,优化企业资产结构。

2.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控制资产贬值流失

国有企业在控制资产流失的过程中,应从内部控制建设入手,严格规范资产交易行为。具体来讲:第一,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建立完善的资产交易制度与规范,并提高制度规范落实效果,从根本上控制资产流失,例如在资产转让与处置的过程中,企业应明确权责,实现交易、处置流程的公开化、透明化,控制暗箱操作的空间,避免因个人、程序等原因造成的资产流失;第二,加强投资管理,如在对外投资业务管理中,应建立项目管理团队,设置明确岗位,完善资产投入的审批程序,制定投资发展目标,规范对外担保行为,以控制投资风险,降低资产流失可能性;第三,明确资产类型,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维护企业的信誉与形象,增加无形资产。

3.健全监督体系,增加资产监管力度

国有企业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应不断加强监督体系的构建,为资产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监督体系构建中,首先要强化内部监督,一方面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推动专门的监管机构的建立,并完善内部监督程序,实现对资产的定期清查;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对财务监督的认识,推动信息化监督体系的设计,将资产纳入到系统平台中来,实现资产的信息化、智能化监管。其次,协同外部监督机构,倒逼企业内部提高对资产监管的认识,如配合审计部门,推动资产监督的常态化,定期核算资产价值,对于存在贬值、流失、闲置等问题应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利用社会舆论监督,如及时准确地披露企业在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资产交易等方面信息,推动资产管理的透明化,增加资产监督力度。

4.优化资产管理流程,提高日常管理效果

日常管理是国有企业资产监管的关键环节,基于此,国有企业应基于保值增值的目的,对资产的日常管理进行细节性规划,资产在企业内部能够有序实现采购、存储、记录、处置等环节,避免资产的浪费与流失。例如国有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充分发挥财务的记录和监督职能,确保账实相符,有效控制资产管理成本;加强风险防范,控制高风险投资行为,推动资产的稳定升值;加强存货管理,完善管理环节,弥补管理中的漏洞,提高资产管理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增值与保值任务的实现难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缺乏规范,使得大量资产陷入了闲置、贬值、流失的困境。针对此,国有企业管理者应科学定位国有资产的地位,从问题出发,探索国有资产的管理新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监督机制,优化管理流程,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猜你喜欢

保值闲置国有资产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不做闲置主妇
洞鉴东风HONDA,高保值率的内涵是什么?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解码套期保值会计
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二手车保值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