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效应分析
——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2019-01-28闪秀丽
闪秀丽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自十八大以来,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日益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点,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2018年我国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来帮助小微企业克服其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面临的“三高两难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来增强小微企业的竞争力,帮助其克服材料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税负水平高,而筹资困难、政策享受困难的障碍,促进其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中更好地发挥促进劳动力就业,活跃资本要素市场,加快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税收学视角的理论分析
税收重要职能之一是通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调控经济利益的分配和使用,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对激励和转化小微企业成长竞争模式,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目前税收对于小微企业的减免照顾政策主要来源于税式支出,这在一定形式上将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放弃或让与。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税式支出虽然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励小微企业融资以扩大生产,带动社会投资,加快资本运转效率,但其执行起来往往和日常税收交织混杂,实行税收优惠要切实高效,并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着力进行财政支出改革,使税收的杠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小微企业实行“放管结合”,以最能符合地区特点和需求的政策支持地区产业发展。
二、蚌埠市小微企业特点和税收优惠现状
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蚌埠市依借“皖北名城,淮上明珠”的优势资源和地理环境,实现以工业为经济主体,养殖业、餐饮服务等协调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在政府主动减负降税,大力引进外资,进一步发展生物制药、有机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而近些年小微企业顺应国家产业经济政策,逐渐成为推动蚌埠市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2018年政府公开信息可得,全市生产制造业企业规模整体呈现逐步增长态势,共有1140户规模以上生产制造型企业在上半年就实现缴税共计54.9亿元,增长了27.3%,小微企业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79.7%,其贡献不容小觑。从行业类型看,小微企业主要从事以下行业:最多的是制造行业,达到56.86%,餐饮旅游业排在第二,占据34.23%,特色生态农业旅游迅速壮大,在全省第三产业经济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综上,目前蚌埠市小微企业经营现状呈现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二三产业强势壮大的势头,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基本上是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市政府重点进行“专业扶持,精细运作”的支撑政策下,小微企业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转变。
另一方面,对于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随着蚌埠市政府财政治理体系日益成熟也不断落实、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关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对于满足基本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不仅可以适用20%的低税率,而且在国家不断扩大减半征收的覆盖面,尤其是国务院出台“三免三减半”以来,小微企业切实感受税收利好,正所谓“减税降费对企业来说就是真金白银”。关于增值税的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营改增”以来,多数原来征收营业税的小微企业改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享受3%的征收率,相当程度上减轻企业经营税负。2018年以来蚌埠全市实行税收优惠成果如下:在全市范围内51家满足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额达到4913万元,另外对全市5.7万家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3093万元,综合来看,上半年对税收优惠贯彻良好,全市共计减、免、抵、退小微企业税收负担18.1亿元。
三、蚌埠市税收优惠经济效应
(一)促进劳动就业
税收学原理说明各级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不断发展的经济水平又会增加劳动就业,降低失业率,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地区消费和投资能力。目前对于小微企业的减税优惠就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种,从源头降低小微企业融资筹资门槛,帮助小微企业更快更好地增加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地区劳动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当前蚌埠市产业经济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企业员工文化程度不及一二线城市,就业竞争力不高,甚至面临失业危险。政府推行减税政策,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更是为职工带来更多就业择业机会,推动地区就业水平和能力向一二线城市靠拢。
(二)改善资源配置
小微企业面对的最主要的经营障碍向来可以说是以融资困难,经营成本高为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蚌埠市小微企业大多处于成长初期,需要较大规模的物力及人力资本投入,并且经济效益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增加,因此难以低成本筹融资,甚至难以及时偿清借款。蚌埠市的小微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种类都不具有竞争力。针对这一问题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企业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发生的费用,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在缴纳所得税前加以扣除。有了这一政策,小微企业可以留存更多的企业利润,结合银行目前推行的优惠贷款政策,就能一定程度上使现有资金进入生产经营最迫切需要的环节,达到“放水养鱼”的良好税收环境,促进地区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激励创新创业
创新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源泉,是我们国家贯彻新型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共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有35项。放松的市场管制,较轻的纳税负担进一步促使现有小微企业寻求转型升级之路,由低端资源劳动导向转型为高端技术创新导向,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以蚌埠市某传统玻璃企业为例,随着其他企业现代化程度要求提高,市场占有不断被侵吞,一度面临倒闭风险。幸而蚌埠市推行“政府主导,精准帮扶”的企业照顾政策,才得以以较低成本融得转型所需资金,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另外该企业还追加了投入,进行多功能玻璃制品研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挤占一席之地,为地区经济转型起到模范作用。
四、蚌埠市税收优惠政策缺陷及对策分析
(一)尚未形成系统性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税收体系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多数税收法律及优惠政策均以税收实施条例或者部门文件等形式存在,真正系统规范的税收立法程序还未形成,也没有一整套相对稳定且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规定的存在。各地区缺乏鲜明的法律优惠条款导向,引起地方税收优惠力度差别较大,生产性资本多集中于地区发展态势好的地区。在蚌埠市这一地级市,财政转移支付中缺乏对小微企业支持性政策拨款,也缺乏对当地创新技术成果的奖励性基金,小微企业难以完全消化税收优惠的全部利好。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推进关于减免税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税收优惠对非受惠主体的影响,实证分析现存税收优惠的经济效应,去粗存精,形成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体系,按照生产性优惠、经营性优惠、创新性优惠等分类汇总,引导相关企业组织学习。
(二)部分企业缺乏专业财税技术人员
前面研究过,蚌埠市小微企业缺乏具有丰富税务财会经验的从业人员,多数小微企业生产成本、经营利润等核算缺失,这不仅不利于税务征管部门的管理和税款征收,更不利于小微企业自身申报优惠纳税,享受针对性政策带来的融资优惠等。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蚌埠属于三线城市,对于人才引入缺少足够的吸引力,许多企业难以提供更好的福利吸引留住人才。此外,部分企业对税收优惠认识度不高,会计核算不健全,纳税申报问题频出,不愿改革核算体系和方法,引进专业税务人才。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地区税务部门带头,积极宣传优惠政策,适当简化申报程序。对于规模型的企业,督促其使用信息化税务系统,完善会计核算流程以及纳税申报材料,带动全行业规范化的纳税氛围;对于规模较小的生产性企业,建议让专业税务代理机构帮助进行纳税申报,一来可以更切实享受税收减负“大礼包”,二来又减轻税收征管核定应纳税额的负担,提升征管质量。
(三)税收政策执行存在公平、效率缺失
由于蚌埠市下辖四区三县,其中三县(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地处蚌埠边陲,受地理位置影响,这三个县辖区内的企业对本市财政活动的变化缺乏足够的关注,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和执行程度均低于靠近市中心的企业,由此造成比较严重的财税政策不公平现象。政府不得不采取重点扶持的措施,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集中引导,帮助企业进行财务人员培训,这一工作任务量巨大且具有时效性,往往给税务部门征管带来效率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政府贯彻“统筹安排,适当照顾”的政策,更多的发挥模范企业的带头作用,形成相关企业帮扶联系,对率先在税务处理上达到高标准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奖励,不定时组织各县乡小微企业财务人员到大企业观摩学习,鼓励小微企业照章办事,采用更先进的纳税系统,升级企业账务处理软件,健全内部控制等环节,做到“放管结合,质效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