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探析

2019-01-28

中国轻工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混用遗漏偏误

周 彤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西安 710065)

一、引言

“在”是集动词、副词、介词、助词词性于一身的语法词,不仅是语言界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更是对外汉语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语法词。由于“在”的语法功能和意义繁多,导致汉语学习者们在学习此语法词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在”的意义和功能做出归纳与分析,并对学生在学习语法词“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测验、练习、作业等反馈方式进行偏误分析,总结出偏误类型,分析其偏误状况,从而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学生在学习语法词“在”时,常常出现的偏误类型有“在”的滥用、“在”的遗漏、“在”的错序、“在”的混用等,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和交际策略的影响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等,教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正确对待学生学习时所出现的偏误,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在”的意义及用法

根据吕叔湘、廖序东等人在语法著作《现代汉语》[1]和《现代汉语八百词》[2]中研究,我们可以将“在”的用法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动词“在”[3]

(1)主语+在+宾语

这个结构中的“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例:我早上在学校。/雨伞在家里。

(2)主语+在+动词

这个结构中的“在”表示在于、决定于。例:事在人为。/收获多少在于付出了多少。

(3)主语+在+名词

这个结构中的“在”表示参加或属于(某一团体)。例:我是一名在职老师。/企业在编人员。/在党。

2.副词“在”[4]

“在”作副词时,主要强调动作行为在某个时间发生、进行,或在某一段时间里持续,通常在动词前、时间名词后使用。例如:我现在在学开车。/丽丽这几天在复习功课。

3.介词“在”[5]

通常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常与名词组成介词短语。例如:事情发生在去年。/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在楼底下等你。

4.助词“在”[6]

“在”通常在句末做语气助词,较多分布于各地方言之中,“在”作语气词有表示动作进行过状态持续以及肯定的语气意义,且句末还可以加其他语气词。例:我看电视在。/饭做上了吗?做着在。/弟弟写作业在呢。

三、偏误类型

1.“在”的滥用

“‘在’的滥用”是指在使用“在”的过程中,由于不清楚“在”的意义,不能掌握“在”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在不必要使用“在”时而进行重复的、多余的使用而产生的一种偏误类型。这是偏误类型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语法成分滥用的情况。常出现的情况有:

例1:我正在跑步在听音乐。

这句话中出现了“在”的滥用,即第二个“在”的多余添加,“在”表达的意思是一种动作正在进行的状态,句子中第一个在已经表达了这个意思,第二个在是重复的、不必要的,所以第二个“在”属于滥用的范畴,这一句应改为:我正在跑步、听音乐。

例2:我应该努力在学习。

这句话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 “在学习方面应该努力”,但是表达中出现了“在”的不必要的添加使用,即“在”的误加,此句子中的“在”是介词,指在某个方面,但本句中的“学习”是动词,而不是名词。故此句应改为:我应该努力学习。

2.“在”的遗漏

“‘在’的遗漏”是指在一个完整句子的表达中遗漏了“在”作为语法词的成分,而产生一种偏误类型。它是由于学生未能掌握“在”的语法功能和意义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刻意回避或无意识忽略而产生的一种偏误类型。以表音文字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语法词“在”的过程中,往往认为“在”表示的是一种正在进行的状态,类似于英语中的ing形式,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语法词“在”的遗漏现象。最多的遗漏情况是作为时间副词“在”的遗漏。偏误语例如下:

例1:为了顺利通过HSK考试,我现在努力复习。

这句话遗漏了作为时间副词的“在”,此句中“现在”是一个时间名词,不能跟作为时间副词的“在”混为一谈,时间副词“在”指的是某一行为动作正在进行的状态,表示的是某一件事、某一个活动正在进行中。而“现在努力学习”,并没有强调时间点,也没有强调动作进行的状态,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学生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由于受到了作为时间名词的“现在”中的“在”的误导,使两个作为不同句法成分的“在”在连用时,学生有所疑惑和犹豫,故而导致了偏误的发生。此句话应该改为:为了顺利通过HSK考试,我现在(正)在努力复习。

例2:谁在打篮球?杰克打篮球。

这句话中同样遗漏了作为时间副词的 “在”,发问者在问句中强调的对象是“谁”,“谁”正在打篮球中,而不是动作本身,而回答中由于遗漏了时间副词“在”,导致语义不明确,没有给发问者提供明确的反馈信息,由于遗漏了时间副词“在”,改变了句子的语义指向,从而导致违背了会话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影响了正常交际。这句话应改为:谁在打篮球?杰克在打篮球。

3.“在”的错序

“在”的错序,是指在一个句子中,由于对“在”的语法功能了解不清,而把“在”的位置错放的情况。“在”是集动词、副词、介词、助词词性于一身的语法词,在现代汉语中,动词通常作为谓语,而副词通常作为状语置于动词之前,介词常常跟名词搭配,组成介词短语,“在”作为语气助词,又常常置于句末。由于“在”的语法功能繁多,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这些语法功能和意义时尚且存在许多障碍和问题,对于语法词“在”的使用便更加难以掌握,常常不知道应该把“在”置于句子中的何种位置,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使用“在”之前,首先要对“在”的意义和语法功能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再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掌握。接下来根据具体的偏误语例进行分析:

例1:在我写作业。

这一句中出现的问题是时间副词“在”和主语位置的错乱,“在”应置于主语的后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时间副词放在主语之前和放在主语之后的语法现象在汉语中很常见,变化灵活,导致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混淆而产生了错序,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往往认为副词的位置不会对句子的意义产生影响,所以常常会出现错序偏误。这句话中的“在”表示的是一种正在进行的状态,所以应该改为:我在写作业。

例2:我在早上学校。

这一句中的“在”是动词,表示的是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而位置不当导致“在”与“早上”组成了介词短语,原句结构和意义混乱。应改为:我早上在学校。

4.“在”的混用

“‘在’的混用”是指由于不清楚“在”的意义和不同词性之间在使用上的区别,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乱用或者混用的偏误情况,混用也是语言学习中一种十分常见的偏误类型。语法词“在”常见的混用类型有:“在”与 “再”的混用、“在”与“正”的混用、“在”与“是”的混用。这说明了汉语学习者们对于“在”的意义和语法功能掌握比较薄弱,无法进行辨别区分和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归纳整理“在”的不同功能和语法意义,通过对比演示法进行教学,讲解清楚每个词义的特点和句法功能的特点。具体语例如下:

例1:我在一次赢得了比赛,获得了奖牌。

“在”和“再”是偏误率很高的一组词,“在”和“再”都可以用于前后两个动作之间,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再”表示的是动作的先后,是说一个动作在另一个动作的后面发生,它是指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而“在”表示的是某种动作正在持续进行的一种状态。但是由于读音相同,汉语学习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混用的现象。这句话应该改为:我再一次赢得了比赛,获得了奖牌。

例2:回头一看,他在拿起书包要走。

这句话中,出现了“正”和“在”的混用现象。“正”和“在”都是副词,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正”和“在”的过程中会出现弄混的情况。“正”和“在”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正”主要是强调A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候,B动作不早不晚,恰好也在同一时间发生或进行。而“在”主要强调的是某个动作在某个时间发生进行,或在某一段时间里持续的状态[7]。此句中“拿起书包”和“要走”的动作应该是同时发生的,应用“正”,所以应改为:回头一看,他正拿起书包要走。

例3:他是吃早饭。

这句话中,出现了“在”和“是”的混用现象。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大多来自伊朗、印度、泰国。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媒介语为英语,学生习惯用英语思维去分析汉语语句,在教授副词“在”时,把“在”解释为“be doing sth”,在教授“是”时,解释为“is”。导致了许多学生出现了“在”与“是”的混用。此句应改为:他在吃早饭。

四、偏误原因

1.语法词“在”的复杂性

“在”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语义、语法功能、语用三个方面。在意义方面,“在”表示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参加或属于某一团体以及某一段时间里持续进行的状态、某个动作在某个时间发生进行、某人或某物所在的时间、处所、范围、表示语气等;在语法功能方面,“在”集名动词、副词、介词、助词于一身,且作为不同语法功能的“在”意义也很相近,这就让本来就复杂的词变得更加难以掌握,所以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语法词“在”的过程中频繁地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偏误。与此同时,“在”既可以做副词置于动词之前,也可以做介词置于名词之前,做语气助词词置于句末;在语用方面,“在”不仅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典型的例子是作为方言词中的语气助词置于句末。由于“在”在语义、语法功能、语用三个方面的复杂性,导致了汉语学生者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大量偏误。

2.“在”与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是指学习者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母语思维方式去进行思考和学习,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6],这是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在”的过程中出现的错序、遗漏偏误主要是由于母语负迁移造成的,例如“在”作为时间副词时,在英语中所处的位置往往不影响句义的理解,所以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习惯性地使用母语地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回答,对于“在”的位置未给予重视,造成偏误的发生,所以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所出现的不同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培养学生使用汉语思维思考问题,减少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3.“在”的泛化和概括使用

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是指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的套用在目的语的新的语言上的现象,从而造成偏误,也称为目的语知识负迁移[6]。这也是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在”的过程中产生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时,为了方便记忆,他们会尽可能的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头脑中虚构出新学知识与已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尽力将新学习的知识纳入到已经掌握的系统中去,“在”的语法功能繁多,学习者过度的概括使用难免导致偏误的出现,如滥用和遗漏现象。

4.回避策略[8]

造成偏误的原因主要有迁移、过度泛化和简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在”的过程中常常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回避策略。回避策略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采用的策略,在学习某一知识的过程中对这个知识没有把握,他就会尽量避免使用或者尽量用简单的、已掌握的知识去代替新学的知识的这种学习策略。由于语法词“在”繁多复杂的语法功能,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灰心的情绪,从而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应对教师。这种策略对于掌握新的知识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回避”策略并正确地进行引导。

5.外部因素

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指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教师不够重视、引导和解释不正确、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材的编排不当等。“在”的语法功能繁多,要求教师专业性极强,并且要有条理、系统的向学生讲解清楚,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需要及时进行纠正。另外,许多留学生没有学习汉语的动力,他们不知道学习汉语到底是为了什么,遇到“在”这样较为复杂的语法词时,更没有了努力学习要克服困难的想法。

五、“在”的教学对策探讨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本身具有复杂性,根据汉语的特点要让学生完全掌握“在”的用法绝非一日之功,所以在教“在”这个语法词的时候,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用法、意义都一股脑的注入给学生,必须循序渐进、分层教学。在每次教学的过程中,不要盲目扩展,让学生逐步掌握其用法,再进行整体性的串联讲解和区分使用。如“sb+在+spl+do sth”、“sb+在+do sth”、“在+spl+do sth”等,在分层教学时,以句型的形式教给学生,运用句型进行操练,切勿混淆,逐步习得并使用。

正确对待学生的偏误。对待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在”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既不能采取有错不纠的过分宽容态度,也不宜不分青红皂白有错必纠的严苛态度,要注意方式方法、场合。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学生表达正确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认可,在出现错误的时候,纠正学生要注意拿捏分寸,把握火候,不需要有误必究。且不能只盯着学生出现的错误,要积极发现学生们学习方法上好的一面,把握好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出现的偏误可以做适当的扩展,提高学生的兴趣度。

多进行有效的操练。教师在平常的练习中应有意识的去区分“在”在不同句法成分中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日常生活,以交际为目标加以练习。多多练习日常生活中用得到的句子,如:我的杯子在哪?/我在图书馆学习汉语。/他正在跑步。久而久之培养学生的语感,领会“在”的区别用法和意义。

不断进行复习重现。讲解新的知识时尽量串联旧的知识,新旧结合,且“在”是一个常用且实用的语法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HSK看图写句子部分,“在”适用于大部分图片,可见掌握及复习“在”的活用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六、结束语

“在”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语法词,包含了复杂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是难点也是重点。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在”的意义和用法做了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出现的偏误现象做出了一些归纳整理,总结了偏误的类型, 分析了偏误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教学对策。在“在”的教学上,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不能从某一方面去着手,应该综合考虑学习者的因素、老师的因素、以及目的语和母语带来的影响,最终落实到实践活动和大量的练习中,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才能真正以交际为目的去掌握所学语法点,由学习转变为习得。本文归纳的偏误与教学对策仍不全面,希望研究者们能够多多进行补充,也希望本文能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些许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混用遗漏偏误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遗漏的光阴
初级对外汉语读写教学过程中偏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偏误分析内涵探究及应用
“口”“ㄙ”偏旁混用趣谈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哈萨克民族药塔斯玛依混用辨析
遗漏焦虑
你会收集数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