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锤炼“四力” 书写新时代精彩答卷

2019-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8期
关键词:脚力笔力眼力

中国记协向全国新闻工作者发出倡议,号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锻造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书写新时代精彩答卷。新闻行业,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行业,增强“四力”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更是必修课。怎么采写出好作品?许许多多人都能说出若干内容,但知易行难。唯有提升“脚力”去探索,增强“眼力”去发现,把来自实践的积累化为思考的“脑力”、表达的“笔力”,不懈努力、不断进步,才不负事业、不负认知。

以“脚力”丈量采写宽度

听老同学说,任教的偏远村小收到了很多社会爱心,孩子们在关爱里茁壮成长,或有宣传价值。村小得到资助,不鲜见的事。至于宣传价值,要亲眼看了才确定。

约好时间,笔者跟同学前往学校采访。他骑着摩托车,下了国道转入通往村子的岔路。泥巴路已被雨水冲刷得沟壑纵横,无法骑行,只得步行过去。他说,每个周日,学校老师会从这里将一个星期的营养餐食材背回学校,单程8公里,耗时2小时。

学校很简陋,破旧教学楼、泥地操场。穿着并不美丽的孩子们,脸上欢乐满足的笑容和迎风飞舞的五星红旗相得益彰,与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旁边的崭新教学楼即将完工投用,学校早年未读毕业的学子创业赚了钱,捐赠50万元圆孩子、乡亲以及自己的读书梦。

旁边的老木房里,还有一批匿名寄来的暂时无处安放的电脑设备;学生人手一本新华字典,大部分是教师发动朋友捐赠的;还有书包、铅笔等文具用品,衣服、裤子等生活用品,不定期从各方汇聚而来。

到村小须早上出发、傍晚返回,崎岖难走的山路、不说辛苦的教师、贫不隳志的学生以及有渊源或者素无联系的爱心人士,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线索中,铺开眼前。

那一次,是只有新闻行业半年经验的笔者第一次深入策划采访。不以距离为碍、不以脚步为难,然后发现闪光点和温暖点的经历,阐释了一个事实:鲜活、真实、最触动人心的细节和内容往往存在于基层一线,只有凭“脚力”走到点上,才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才能体验到平凡的光芒。

以“眼力”判断新闻价值

有一次去采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目标村子因果林发展较具规模而小有名气,村支书热情地接待了笔者。说起村里发展果林效益不错,村民比较满意,村里面还准备推广林下养鸡项目,他和几个人正在做示范养殖。

走到养殖地头,看到雇用的是村里劳动力欠缺的村民——提供工酬岗位,响应脱贫攻坚;鸡圈布置比较简单,粗放型管理——3000羽鸡主要到林里觅食,夜晚才回圈里。问及是否配套做好防病防疫及圈舍消毒等内容时,村支书有点支吾,表示引进的鸡苗打过疫苗,后续工作正在跟进。

写稿的时候,笔者着重写了果林发展,在林下养殖内容上一笔带过,只提正在探索。早前从其他采访中了解到,养殖业中,养猪成本高、养鸡风险大,前者说的是投入,后者指的是管理。过了约2个月,笔者因其他采访任务再次走进该村。问到林下养鸡项目,村支书满脸苦笑,“突发鸡瘟,全没了。”

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一名“杂家”。从初入行到比较成熟,新闻工作者需要5年甚至更久时间。其间,就是无限的接触、思考、消化和积累的过程。专业问题,也会因为“眼力”解决,慢慢从新闻视野不开阔转移到何如衡量新闻价值上来。

以“脑力”体味时代回音

关于过犹不及的思考,是在对新闻意义有较深了解后,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的。

2017年,某地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抽调工作人员组成驻村工作队,以不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旋踵的决心,常驻村组开展工作。

同样是在脱贫攻坚关键期里,笔者跟踪采访过一个贫困家庭。

老母亲在破旧砖坯房里带两个小孙子,儿子独自在外务工,省吃俭用寄钱回家,生活比较艰难。后来危房改造项目覆盖,一家四口住进安全舒适的平板房;儿子回乡就近就业,月收入3500元,再利用休息时间做点副业,家庭境况明显改善,一家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家建成不到一年,儿子启动楼层加建工程,两楼一底基本完工……系列报道从惠民政策、劳动增收、自力更生等方面,反映了脱贫攻坚成效必须经由内生动力才可得以巩固,发挥了用身边的故事激励贫困户奋发上进的积极作用。

思路清晰,是虚心学习、保持成长的现实反应。“脑力”,决定一名新闻工作者分析素材、掌握前因后果、将宣传融入发展大局的采写成效。

以“笔力”显现新闻价值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交、宣传渠道便利,读者可以瞬时接收各类信息内容。

当下融媒体建设如火如荼,图文、音视频等媒介井喷式发展。而在新闻宣传上,“做内容的少,转内容的多”这个趋势,还将持续。

党媒宣传相较于新媒体宣传,在遣词造句上,更传统严肃。如果选择轻阅读,新媒体内容或许更容易接受。但论权威性、内容深度、思想光芒,还得看党报党刊。

融媒体建设,在事实上承认了竞争的存在——党媒要发挥既有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优势,又要强化传播力,通过“抢读者”更好地发挥舆论阵地作用。在“笔力”上下功夫,以文章取胜,是必然途径。

“新潮话”在吸人眼球上,更具热度。但从“不解释”“小确幸”“杠精”等等被赋予固定含义的网络语言快热快冷的状态中,更应认识到党媒语言或许不能走在潮流前面,但永远不会落伍过时。

新闻工作者要向群众学习,接受采访对象的风俗风貌,活用方言俚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谋篇布局,追求内容饱满,既实又新还活。争取做到稿件与群众零距离,宣传价值与受众无缝衔接,切实发挥好稿件思想、温度和品质应有的作用。

像笔者这样的年轻一代新闻工作者,更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多向资深新闻工作者学习、多向各行各业优秀工作者学习,保持成长专注力;保持心无旁骛、艰苦奋斗的作风,既能客观分析新闻素材的方方面面,又能设身处地感受其中的能量与温度。

提高政治能力,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好、阐释好、落实好;提升业务水平,练就一身好把式、真功夫,采写更多“三有”新闻作品;锐意创新创造,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运用,争做融媒体潮头人;锤炼优良作风,以人民为中心,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以笔力诉诸字里行间,让新闻作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这样一名新闻工作者,才是被群众认可、被社会需要的。

猜你喜欢

脚力笔力眼力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眼力大搜索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考眼力
考眼力
谈风骨
眼力小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