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存量 优增量 提质量扎实推进存量土地利用效益提升

2019-01-28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沈振兴

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兴县盘活存量

□ 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沈振兴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已提升到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长兴县对此也高度重视,结合湖州市“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部署,通过“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亩均论英雄”低效企业达标提质等行动,大力挖掘存量建设用地,优化规划布局,促进集约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好土地资源要素保障。截至目前,长兴县共完成“五未”土地处置13453亩,占全市三县两区完成量的31%。盘活存量土地3900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878亩,在2018年度上半年“五未”土地处置面积、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三项指标列全市第一。

一、核查并用,锁定“五未”家底

(一)普查核定

大力开展技术普查,利用现状变更和遥感影像图的叠加比对分析,对近十年来的建设用地农转用和土地供应项目进行清查。由各乡镇(街道、园区)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技术单位对清查出的项目进行逐宗现场核实,查清项目的规模、分布、成因和实地状况等,并按照“一类一册,一宗一图”的办法,分类登记造册、上图入库。截至目前,共核查出“批而未供”8289亩,“供而未用”土地2073亩,

(二)数据分析

依托县云数据中心和CIG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创新开发亩均效益大数据中心。通过设置土地出让管理、资源投入跟踪、项目竣工管理、合同达标检查等功能,实时采集全县2900余家企业的工商信息、每月产值、销售收入、入库税金、利润等经营信息和近6万亩的合同出让面积等数据,实现智能分类、智能评价、智能分析、分类施策、低效企业整治等全方位的系统管理,直观反映“五未”土地现状和处置进展情况,实时动态掌握存量土地家底和工业经济运行状态。目前,通过该系统已筛查出“用而未尽”项目68个2231亩、“建而未投”项目56个1703亩、“投而未达标”项目125个3160亩。

(三)分类施策

根据前期实测排摸和大数据中心分析,长兴县共有工业制造业企业2917家,占地面积6.38万亩,三年平均税收37.49亿元,亩均税收为5.87万元/亩。针对这些项目,长兴县严格执行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和分类管理,已完成企业ABCD分类评价。同时,对企业实行差别化政策管理,凡属工业低产企业直接列入C类,对其中亩均税收3万以下的直接列入D类,通过设置用电资源配置、城镇土地使用税奖励、社保缴费优惠等差别化奖励政策。对A类企业加大扶持,在有序用电、社保费缴纳(每年优惠约2亿元)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同时对D类企业实行差别化电价,在用电总量指标上给予核减,在有序用电上首先进行停限电(执行D类企业每月停产15天),并且一律不予享受工业政策,倒逼低效企业提升亩均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多措并举, 加快“五未”处置

(一)明确工业平台边界划分

随着长兴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过去乡镇工业平台多,家庭工业等“低散乱”企业多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此,县委县政府客观分析全县国土空间功能定位,按照“重点保障6个省级以上主平台建设、严格锁定一般乡镇平台建设、平台边界外不扩张”的原则,对工业平台边界进行划分,将划入开发边界的各个区块分成“一类发展区”和“二类发展区”两个等级,对不同等级区块实施梯度扶持管控要求。引导县财政奖励资源和土地资源向一类发展区集中。对工业平台边界外低效企业的工业用地,出台腾退及复垦回购政策,加快依法腾退速度,降低建设用地总量,保障空间规划指标。截至目前,已初步排摸出符合复垦条件的企业32家,面积289亩。

(二)推进低产田达标提质

按照六大平台亩均税收4万元以下、其他乡镇(街道)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工业低效企业认定标准,核查认定“低产田”企业646家,用地面积1.3万亩,占全县工业用地的19.8%。为确保“低产田”整治工作推进,召集乡镇部门及低产企业代表召开千人动员大会,制定下发《长兴县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加快工业低效企业达标提质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实施对象、主要目标及处置任务。组建专门力量对工业低产企业开展“一对一”面谈,了解企业诉求,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并签订达标提质承诺书。同时,建立工业项目履约保证金制度、投资建设协议书制度、分阶段权证管理制度,倒逼企业按计划抓好推进。截至目前,已有188家企业启动转型提升,新增工业项目58个,计划总投资25.8亿元,已完成投资10.5亿元,已倒逼腾退的企业58家、主动关闭企业38家,共腾退盘活土地1469亩。

(三)开展“低散乱”行业分类整治

深入实施“低散乱”行业淘汰整治工程,每年突出2-3个行业开展整治。近几年,重点开展了琉璃瓦、蓄电池、水泥、石粉等“低散乱”行业整治,累计关停淘汰企业226家,整治提升企业67家。通过搬迁集聚提升的形式,盘活低效存量资产,腾出土地发展空间。如今年开展的琉璃瓦行业整治:目前,全县现有企业43家,计划关停并转35家,可腾退土地130余亩。再比如蓄电池行业:作为省“腾笼换鸟”示范试点,长兴县对企业进行了淘汰、兼并、重组,企业从量数从61家减少到30家,企业分布从7个乡镇集中到两个专业集中区,生产装备从手工操作升级到国内外一流的自动化水平。

(四)规范项目引推用地标准

积极探索“标准地+承诺报备”出让模式,落实“标准地”出让政策。长兴县在省定标准上自加压力,以亩均投入强度400万,税收30万,产出500万为标准落实“标准地”出让。将做成的“标准地”汇编入《长兴县招商手册》,通过重新明确规划建设、污染排放、产业导向、单位产出等标准,将盘活的低效用地、闲置厂房等用以精准招商。截至目前,共完成“标准地”49宗3359亩,占同期全县新批工业用地总数的33%,引进亿元以上签约项目63个,项目总投资845.5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100亿元项目3个),引进项目的数量和体量均创历史之最。

三、奖惩并重,完善“五未”机制

(一)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近年来,长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存量土地盘活工作,县主要和分管领导多次专题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相继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和工业低效企业达标提升行动领导小组,推进存量土地盘活提升。通过实行县级督查“周通报”制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专题听取行动进度汇报,研究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机制建立以来,已先后召开协调会20余次,协调解决处置难题50余个。

(二)强化合力推进机制

加强各部门的协作配合,确实落实存量土地处置工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存量土地盘活;经信委负责低效企业达标提质;发改委负责工业平台开发边界划分;财政、国税负责汇总企业税收数据;环保局负责监控排污标准;供电公司负责落实差异化电价政策;招商局负责选商引资;各乡镇(街道、园区)积极将存量土地处置工作与招商引资、行业整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有效推进了工作进度。

(三)落实考核倒逼机制

将“五未”土地处置纳入“双提十攻坚”年度考核,明确乡镇(街道、园区)主要领导为工作第一负责人,加强政治、宣传、法规政策引导,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同时,通过“月晒成绩、季考排名、年终考评”的办法,定期将“五未”土地处置情况以电视、报纸、微信等多媒体同步向社会公布,考核得分后三名的,县领导对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约谈,监督乡镇进行整改,整改结果与问责挂钩。年度综合考核不合格的乡镇,不予安排下一年度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通过考核的杠杆,提高乡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倒逼企业加快“五未”土地处置,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长兴县盘活存量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努力进取,不断成长
——浙江省长兴县第四小学青年教师施燕燕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My family
浙江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腐败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