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研究综述

2019-01-28付伟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评议学术期刊学术

■付伟棠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210023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图书馆论坛》编辑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3号 510110

近年来,我国关于论文造假、撤稿的新闻事件频繁见诸报端及网络。2015年3月,BioMed Central出版集团撤回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2015年8月,Springer出版集团撤回64篇学术论文,其中61篇来自中国;2017年,Springer出版集团再次撤回107篇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震惊国内学术界,给中国学术界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上述论文撤回的原因大部分是同行评议造假,即论文作者或者第三方中介通过伪造审稿人或者审稿人邮箱,给出支持论文发表的同行评议意见,从而达到帮助论文发表的目的。这些论文撤回事件指向了同行评议制度的漏洞。如何完善同行评议制度的设计,如何回应在实践操作层面遇到的挑战和质疑,是我国学术界、出版界,尤其是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需要面对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以“同行评议and期刊”“同行评审and期刊”“同行评议and论文”“同行评审and论文”为检索词,按主题精确检索,剔除不相关及重复文献后,得到105篇目标文献。再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这将有助于了解当前学术期刊实施同行评议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所采取的改进策略,也能为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制定同行评议政策及改进流程提供参考。

1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研究概况

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指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相关领域的一项事物进行评价的活动[1]。Peer是指具有相同资格及能力的人,Review是指鉴定性、评价性的审查与检视。因此,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就是同行评议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的应用,是现代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机制[2]。如果从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哲学会刊》或者法国《学者杂志》成立第一个编委会[3]算起,学术期刊实施同行评议制度已有300多年。据考证,我国科技期刊采用同行评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2年唐大烈创办的《吴医汇讲》[3],距今也超过了200年。

我国对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出现了一些介绍英美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编译性文章。1982年,缪其浩摘译William Broad的《论文由少变多的把戏》[4],介绍了美国1960—1980年“论文膨胀”时期出现的个人论文数剧增的假象,原因是一篇论文多人署名、长文章化整为零以及一稿多投,要制止这种现象只有依靠敏锐的同行评议;1988年,杜开昔等[5]较为全面地阐释了美国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制度,分析了美国学术界对同行评议的态度,并提出了对当前依然有参考价值的9点改进意见,如对评审人进行培训、公开同行评议意见等。美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同行评议制度并非完美,但比其他评审方法更客观、更能对成果择优录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关于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研究性论文较少,孙兆金[6]调查了8种科技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后的论文的返修率和返修时滞,发现我国科技论文的返修时滞为3~7个月。进入21世纪,我国学术期刊界的一大课题是促进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进入国际权威的检索系统,而同行评议是一个基本的指标。《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从2002年起尝试建立完全国际化的同行评审制度[7];吴坚[8]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期刊同行评议的做法,包括审稿专家的挑选、稿件评审的重点、审稿周期、网络应用等,发现国内期刊在同行评议环节上与国外期刊存在很大差距。2005年之后,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研究逐渐活跃,出现了以下几类研究。(1)个案研究。随着同行评议制度在越来越多的期刊中实施,一些基于个案的经验研究明显增多,期刊纷纷针对各自在同行评议某个环节的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9-11]。(2)同行评议流程改进研究。剖析同行评议制度本身的缺陷,提出对同行评议制度的某些环节的修正及完善方案,比如缩短同行评议的审稿时滞[12]、发挥编辑的主导作用[13]。(3)同行评议新方式研究。提出期刊论文内容遴选及评价的新方式,作为对传统同行评议的补充,如发表前开放式同行评议[14]、发表后同行评议[15]。尽管2005年之后的研究在数量上增长得比较快,但在质量上并不够高,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且目前还缺乏对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同行评议现状的实证研究以及深入的理论研究。本研究从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作用、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改进对策3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

2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作用

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是由学科领域内专家依据学术标准判断学术成果的价值以及该成果是否值得发表的过程,其本质上是对学术成果的定性评价。由于是定性评价,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的学术期刊界,同行评议一直以来面对的争议并不少。有研究认为同行评议并没有什么用,只不过就是有几个同行读过,然后没有发现什么严重的问题而已[16];还有研究认为应当废除同行评议,并列举了其存在的十大缺陷,包括使学者增加负担、使编辑失去权力、影响论文的时效性、压制创新等[17];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同行评议对学术期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难以被取代。

Baldwin[16]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考察发现,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一大作用是维护学术界的声誉,赢得公众信任。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并不正式,作者看不到同行评审的报告,同行评议还只是局限在科学界的小圈子,科学界从暴增的学术论文中披沙拣金,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直到冷战期间,为了回应公众的信任需求,同行评议才受到普遍重视。彭卫民[18]认为同行评议最能保证学术期刊与学术生产的良性运作,是知识进步的基础。默顿学派则列举了同行评议的几大具体作用,包括帮助判断稿件质量且保护编辑、避免学术成果的重复、证明成果的学术贡献、维护科学共同体的信誉、应对学科专业的细化与分化的要求、提高科学交流的质量等[19]。陈培颖等[20]则认为同行评议对控制期刊的学术质量和规范学者的学术行为有重要作用。张向谊[21]认为在我国,同行评议对学术期刊有宣传作用,可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树立期刊的专业形象。综合而言,当前学界基本认可同行评议在学术期刊出版中的重要作用,但对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较少,缺乏有份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3 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面临的挑战

2016年,我国学术论文的产出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在质量上还有诸多不足,施一公认为是“垃圾文章太多”,并建议改进科学评价体系[22]。同行评议在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存在各种问题并面临各种挑战,笔者主要从作者、专家、编辑与学术环境4个层面进行归纳梳理。目前,大多数对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文献的梳理是以主题为中心进行,本研究以同行评议中涉及的对象为中心进行归纳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1 作者

当作者把论文投给期刊,然后苦等同行评议的结果时,无论之前多么信心满满,难免还是会有些担忧:编辑会不会把我的文章给了一个外行的人评审?评议专家的邮箱会不会因中毒,把我的稿件误删了?他会不会没时间审稿,然后随便说一个理由就毙掉了我的文章?甚至,他会不会“偷”我的研究思路与观点?这时候,因为被动与不确定感,作者的想象力变得很丰富。但作者的担心是有根据的,据调查[20],稿件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常常碰到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1)周期过长;(2)过程不透明;(3)评审结果不具体,对改善文章质量帮助不大;(4)意见不客观;(5)评议专家故意拖延时间;(6)评议专家剽窃作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其中,过程不透明主要是指评议专家可能因为人情压力和利益冲突做出不公正的评审,因此,有80%的作者支持双盲审,以提高同行评议的公正性;而评审结果不具体大多是因为评议专家一般都匿名,作者会怀疑专家没有善尽审稿责任,或者认为专家可能对文章内容缺乏研究,因为有些专家意见让作者迷惑甚至看不懂。

在国内现行的学术期刊出版机制和职称制度之下,作者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巢乃鹏等[23]认为编辑往往更为重视评议专家的意见,而容易忽略作者的需求和意见表达,使作者沦为被动接受评判的角色。编辑对作者关于同行评议周期长、专家是否适合等疑虑所做的解释与沟通还远远不足。与国内学术期刊相比,作者更认同国际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认为其评议结果更为客观、公正和详细,其评议专家也更有责任心[24]。

3.2 评议专家

评议专家在同行评议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是期刊论文学术价值的重要把关人。确保评议专家能摈除诸多复杂因素进行公正的评审,并且能长期保障评议质量,是一大挑战。

首先,要找到符合专业要求的评议专家并不容易。方卿[2]发现我国多数期刊的专家数据库规模偏小,有的期刊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专家数据库。有调查[25]显示,八成学者愿意担任同行评议专家,将其视为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对自己的肯定以及是学术责任,但也有两成学者因为工作忙、研究领域与论文不符、审稿费用低等原因而不愿意审稿。

其次,评议专家常在评议公正性和客观性上受到质疑。徐刚珍[26]总结了各界对专家公正性的质疑:(1)与文章作者存在人情关系或者竞争关系;(2)与作者有经济利益纠葛;(3)将个人好恶加诸文章内容或者作者身份等。而对客观性的质疑则包括:(1)对文章的真实性审查不够或者无力审查;(2)自身水平不够或者对文章内容缺乏深入研究;(3)缺乏足够的时间和其他条件完成审稿。这些质疑削弱了评议专家的公信力和正当性,也影响了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口碑。还有一些评议专家责任心不强[2],对评议的文章置之不理,耽误了作者的成果发表,或者三言两语应付了事,没有把评议专家的身份看成是一种荣誉,而看成一种负担。有的评议专家因为匿名而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者拖延审稿而扼杀了创新研究[27]。

再次,由于学术期刊的定位、栏目、偏好不同,对文章的要求也有不同,导致评议专家难以把握评议标准——太严格则怕期刊陷入无稿可用的窘境,而太宽松又不能实现汰劣选优的目标,也担心有损自己的学术声誉。而大多数期刊缺乏清晰、可执行的评议标准,较少对评议专家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或者给予适当的培训。这就造成责任心强的评议专家只能在评议过程中慢慢摸索和试错,责任心不强的专家则依据自己的喜好评议。评议标准的模糊性给期刊质量带来不稳定性,而许多编辑部对此缺乏监督机制。

最后,由于我国未将审稿的贡献纳入科研评价体系,评议专家审稿的动力与发表论文的动力相比差距甚大。Publons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学者不喜欢当国际审稿人,在同行评议的贡献方面远远落后于欧美主要国家[28],这一现象在国内也很明显。

3.3 编辑

编辑对学术期刊的作用举足轻重,能影响期刊的风格取向及用稿标准、推动学术交流、选择同行评议专家、沟通协调同行评议的全过程、维护学术伦理并最终做出裁决。许多期刊的风格也深深地打上了编辑的印记[29]。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编辑在同行评议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并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国际期刊普遍接受作者推荐论文评议专家并提供专家的E-mail,因为作者最知道自己领域的“小同行”,也能帮助编辑节省大量寻找合适评议专家的时间与精力,但因此而造成的同行评议造假现象屡见不鲜。张慧[30]将这些现象分为3类:(1)E-mail造假,即提供评议专家的假邮箱;(2)第三方造假,即委托第三方代投论文,组织集体性的同行评议造假;(3)特刊造假,即期刊客座主编利用邀请评议专家的权力伪造专家信息,实际上由自己或者和作者勾结,私下完成审稿。上述同行评议造假情况在国内期刊界较少出现,因为由作者推荐评议专家并未成为主流的做法。国内编辑要处理的更多是行政及人情压力、利益回避、评议专家独立性等问题。为了维护学术伦理,保障期刊的品牌和声誉,编辑需要谨慎小心,严防同行评议造假,自己更是不能参与其中。

在同行评议的整个流程中,编辑需要完成的最为重要且困难的一步是为文章匹配合适的评议专家,即所谓的“小同行”。随着学科领域日益细化,同一个专业的“大同行”可能对某些学科方向的文章毫无了解,从而导致稿件的拒审退回,或者勉强为之而陷入外行评审内行的窘境,这些都会引起作者的不满。只有找到细分领域的“小同行”,才能真正实现文章学术质量的有效把关与提升。期刊同行评议专家库规模小、专家信息少、更新缓慢等问题[2]使得编辑经常难以找到研究方向匹配、关联度高的“小同行”来审稿。

此外,编辑的另一重要工作是与评议专家沟通,让专家更了解编辑的想法与规划,帮助专家提高审稿的精准度,也可以从专家那里获得相关学科的新进展以及新热点,有助于拓展编辑的学术视野,并提高编辑对学科发展趋势的敏锐性。这对编辑的学术水平和个人的努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同行评议意见模糊的情况下,编辑也常常面临尺度把握上的困难,这就要依靠编辑的经验和智慧。

3.4 学术环境

从当前的学术环境看,同行评议制度在我国远未成熟,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国外期刊不同的是,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还要面对“去行政化”和“去人情化”两大障碍[31]。因为同行评议制度赋予专家的权力较大,而责任几乎可以忽略,权责失衡,加上缺乏第三方公正的监督,同行评议可能会成为学术腐败、利益寻租的温床。没有监督机制,与同行评议制度相关的隐私保密、回避制度、学术问责制度等都难以真正落实。

在我国当前的学术环境下,学术论文造假的成本很低。反观国外,因为论文造假,小保方晴子身败名裂,黄禹锡遭受牢狱之灾的同时也直接导致韩国科学部一个副部级官员下台[32]。即使同行评议造假在性质上可能没有直接的论文数据造假严重,但一旦被发现,在欧美学术界,该同行评议专家几乎不可能再有立足之地,而这种监督环境在我国并未形成。

在我国,许多因同行评议造假而撤稿的事件背后几乎都有论文中介机构的“黑手”。这类中介打着第三方学术服务——英文润色、翻译的旗号,干着代写代发论文、组织同行评议集体造假以获取不当利益的事情[33]。更有甚者,还直接与国外的SCI收录期刊合作,攫取国人的钱财[34]。根据相关研究的调查结果[35],论文中介交易市场在2009年的产值就有近10亿元。学术黑中介的猖狂与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有关,也和当前的科研评价制度脱离不了干系。

同行评议为何会面临以上挑战与质疑?有研究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同行评议制度是以信任为基础的,这种基于信任的制度容易被受利益驱使的人所操纵,如施普林格医学及生物医学出版执行副总裁William Curtis就表示,在这一信任被破坏的情况下,出版机构需要以一种透明的方式对论文进行更正[36]。另外,由于学术界过于强调发表记录,“不发表,即灭亡”[37],而我国学术评价也鼓励研究人员多将研究成果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在某些时刻,当现实利益与学术诚信产生冲突时,就可能会出现同行评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综合而言,当前对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面对的困难与挑战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1)反映现象的描述研究较多,实证研究少,尤其缺乏对编辑群体在同行评议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及其决策的影响因素等的实证研究;(2)对策研究开始有意识地借鉴国外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处理经验,但这类借鉴性研究大多未对我国学术环境的特殊性进行更深入考察;(3)缺乏更宏观的社会视角对学术期刊同行评议面临的困难进行深度研究,也少有理论化的总结。

4 完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对策

毋庸置疑,同行评议制度不是完美的,其在学术期刊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但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对策、措施对其进行完善。这些对策归纳起来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改善传统同行评议,二是补充新的同行评议形式。

4.1 改善传统同行评议的流程

(1) 选择合适的评议专家。找不到合适的评议专家是期刊同行评议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①建设数量庞大、质量稳定的动态专家库。期刊可以通过 ORCID 平台全面、高效地收集专家的学术信息,为专家库的建设做好信息保障[38],也可以借助编委的学术影响力,让其推荐评议专家[39]。在遴选评议专家时,应建立专家资格审查制度,选出德才兼备、责任心强的专家[26]。同时,期刊还应对专家库进行周期性的调整,剔除身体欠佳、责任心不够、不能按时完成评议工作的专家,补充新的专家进来,尤其是要吸引活跃的中青年专家进入专家库,优化专家库的结构[26]。此外,还可以将优秀的作者培养成为评议专家[39]。②加强对专家进行同行评议工作内容及规范的培训。这在国外期刊中相当普遍,比如《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网站上设立审稿人培训指南,介绍稿件处理流程和评议专家要负责的内容、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40];《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MedicalJournal,BMJ)网站主页下的“审稿者资源”里包括了如何成为BMJ审稿专家、审稿指南、培训资料等[41]。③找到真正的 “小同行”。《国际数字地球学报》的编辑主要通过3种方式:利用学术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平台、利用Reviewer Locater 推荐、从编辑部积累的专家库挑选评议专家[42]。也可以通过搭建科学社交网络(如Peerage of Science系统)的方式,通过论文关键词匹配到适合的“小同行”[43]。还可以由作者推荐,毕竟作者才最了解这一领域的专家,虽然有造假个案,但要相信大部分作者是诚实的[44]。在防止同行评议造假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值得参考的措施与建议,如赵艳静等[45]提出慎用作者推荐的外审专家、尊重但不迷信审稿意见、拓展国际评议专家队伍、公开审稿意见、建立编辑监督制度等;彭芳等[46]则提出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召开编辑会议, 由编辑集体定稿,也可以开发审稿人识别和认证系统,储备优秀专家的同时,也能防止专家的邮箱被第三方操纵,确保同行评议系统的网络安全。

(2) 制定操作性强的评议标准,规范化处理评议意见。国内期刊同行评议制度不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普遍缺乏规范的评议标准。陈培颖等[20]认为期刊编辑部应制定详细且具有操作性的评议标准,并就这些标准加强对评议专家的培训,帮助专家更快地掌握评议的原则及尺度,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一份科学的审稿评价表可以帮助评议专家很快进入正轨,让专家带着重点去审稿。有研究者提出审稿评价表的指标可以包括:①总体评价,包括是否原创、有无新意,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评价等;②细节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方法、数据和图表、结果、讨论、参考文献、文字、标题、摘要等;③道德问题等[47-48]。对这些指标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定性处理,由评议专家综合这些指标的评议情况直接给出结论,即直接录用、修改后录用、修改后再审或者直接退稿;另一种方式是量化处理,即赋予不同的指标以权重,由编辑综合汇总几位专家对指标的评分,做出相应处理[48]。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不同的期刊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一旦专家之间有不同的意见,编辑部可将每位专家的评审意见反馈给其他专家,让他们进行相互点评。在编委会或者编辑给出终审意见之后,需要给予专家较为详细的终审说明,为什么选择甲专家而不是乙专家的意见,以取得专家的理解并让其有被重视的感觉[20]。此外,关琳琳等[42]建议编辑部制定较为合理的催审机制,以回应作者对审稿周期的需求,对于迟迟不能返回意见的专家,应及时催审,以及适时地补选专家。编辑部要尊重作者对评审意见的反馈,维护作者与专家就文章内容交流的渠道畅通,避免其中的信息失真。

(3) 完善沟通机制与激励机制。编辑部大多存在与评议专家沟通不足的情况。编辑不能将专家视为“局外人”,需要审稿时才临时去联系,没有评议任务则不往来、不交流,而应该多点公关意识,增加与专家的学术交流和情感沟通[2]。比如,可以用座谈或者通信等形式向专家介绍期刊的动态,在重大节日发邮件问候或者寄赠小礼品,以维持和专家的情感温度,维护专家同行评议的积极性。有研究通过构造动态博弈模型证明专家的态度是影响审稿的关键因素,而激励机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49]。激励机制可以包含以下几点:①将同行评议工作纳入学术贡献的评价中,这需要国家科学管理机构自上而下对科研评价体系进行相关的政策调整;②由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对同行评议专家进行表彰和奖励;③编辑部为优秀的评议专家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47]。其他激励措施还包括某些费用的减免,以及为专家自己的文章提供审稿绿色通道等[42]。

4.2 拓展同行评议的新形式

技术的进步也为同行评议带来了新气象,除了改善传统的同行评议流程外,不少期刊从业者和研究者把目光放在拓展新的同行评议方式上。

(1)开放式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开放式同行评议是在作者和评议专家的同意下,部分或者完全地公开作者与评议专家身份及整个同行评议过程,包括评议意见及建议、作者的修改及回复、评议结果等的评审制度。有研究认为开放式同行评议可以提升论文的质量,减少学术不端,也可以避免专家的权力滥用,还可以削弱作者与专家的不平等关系和期刊的垄断行为[50]。国外自1996年以来对开放式同行评议多有尝试,效果并不是太好,不过这没有降低支持者的热情。据调查[51],我国的论文作者和评议专家对开放式同行评议也存在不小的疑虑,主要是担心泄露个人隐私,以及因作者与专家可能的利益纠葛造成尴尬状况。开放式同行评议主要有发表前开放评议、发表后开放评议两种类型。①发表前开放评议,如BioMed Central旗下的医学系列期刊在发表前实现评议过程的全部开放;AtmosphericChemistryandPhysics采取同行评议与大众评议结合的模式[52]。②发表后开放评议,如PLoSONE将发表后同行评议作为传统同行评议的补充;F1000Research实施得更为彻底,论文经简单的格式与文字编辑及内容审查后立即在线发表,发表后再等待同行评议[53]。在国内,彭琳等[52]发现仅有少数期刊开始尝试开放式同行评议,如《心理学报》从2014年开始在网站上匿名公开审稿意见;《中国科学数据》则公开责任编辑的审稿意见、论文评审里程记录,也开放读者评论。有学者构建了开放式同行评议三阶段的审稿模型:第一阶段是读者、作者、编辑公开讨论的期刊论坛;第二阶段是改进后的同行评议;第三阶段是发表后评论[54]。

(2) 结构化同行评议。结构化同行评议指的是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对作者、评议专家、编辑的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和详细规范[53]。在理想的状态下,严格按照结构化同行评议的制度规范执行,所有期刊的同行评议将会变得顺畅且高效。可见,结构化同行评议本质上希望设计出同行评议的标准化流程。目前已有第三方平台在探索这种同行评议的标准,如美国Rubriq公司。Rubriq公司为生物医学类期刊联盟设计了一个标准的同行评议体系,综合了这类期刊共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指标内容包括研究质量、写作质量、创新性和兴趣等),评议专家的审稿意见可以在联盟内通用,无需多次重复审稿[15]。结构化同行评议的另一个趋势是量化同行评议,目前并不被多数研究人员所接受,被认为这并不能改善传统的定性同行评议难以发现开创性成果的弱点,而仅能作为一种补充,用以防范同行评议被操纵[55]。

在改进对策的研究中,当前不少文献从多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也主张国内的学术期刊借鉴国外学术期刊的成熟经验,但缺乏成熟的对策效果及比较研究,即很少有研究针对某个对策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差异比较,来检视该对策的利弊及改进措施。这也是未来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5 结语

同行评议是学术评价的基本制度,在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把关和推动作用。我国学术期刊真正开始采用同行评议制度的历史较短,相关的研究成果整体上比较零散,研究范式比较单一,研究深度不够。尽管同行评议在实践上面临着众多的质疑,如制度漏洞导致造假事件频发、扼杀创新、存在黑箱操作等,但目前来说,同行评议仍然无法被其他评价方式所取代,当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反映了这一点[56]。我国一方面需要加强完善同行评议的实践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对同行评议的理论研究,以理论反映实践并指导实践,探索适合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同行评议制度。

猜你喜欢

评议学术期刊学术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动态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