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人+市场化+全链条 打造电商扶贫通江模式

2019-01-28浙江省派驻四川省工作组

浙江经济 2019年14期
关键词:通江通江县新农

□浙江省派驻四川省工作组

通江县发展农村电商着眼于新农人的培育,立足于市场化的运作,服务于全链条的打造,确保产、供、销各个环节有序衔接、高效运转,探索出了一条“新农人+市场化+全链条”电商扶贫模式

通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北部,是秦巴连片贫困地区核心区域,又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2018年底,全县已退出贫困村122个,已脱贫26579户、91957人。目前,还有35个贫困村未退出,贫困人口6796户、21675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7.6%下降至3.46%。

近年来,针对通江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最大县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安排,2017年底丽水市遂昌县结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两地县委、县政府立足通江资源优势和遂昌电商优势,以农村电商为突破口和重点,打通农产品产业链,打造通江电商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农人+市场化+全链条”的电商扶贫新路子。

2018年,电商扶贫帮助通江县7419户、25606人成功脱贫,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5000多万元,带动线下销售2.5亿元,比2017年增长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6元,增长9.9%。通江的电商扶贫经验得到国扶办、商务部认可,并入选“第二届(2018)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评选案例。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小康网、今日头条、四川卫视等100余家媒体竞相报道,通江模式逐渐成为四川脱贫攻坚的一张金名片,为四川乃至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通江经验。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扶贫先赋能,培育新农人

厘清目标机制,解决新农人信心不足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认证,通江提出了“两大目标、四个步骤、十五项举措”的电商发展思路,推动成立了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的工作机制。举办了电商沙龙,打造了农产品电商爆款,召开了电商发展大会,发起了东西部协作电商联盟,一些原来想外出务工的年青人留了下来,投身到农村电商创业大潮中来。短短一年时间,通江电商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许多电商从业者由衷地感慨,东西协作,通江电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出台政策办法,解决新农人实力不足问题。先后10余次召开通江电商发展专题会,研究和出台了《通江县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通江县电子商务扶持奖励办法》《通江县农村电子商务扶持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服通江水土、接通江地气”的政策文件,在县域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电商发展,对县内电商龙头企业、传统企业、种养殖大户、电商致富带头人实施奖励。

加强创业培训,解决新农人能力不足问题。组织举办了首届“青春梦想·商创未来”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大赛,为通江成功培育杨艳、杨晗、张玲三位农村电商带头人,直接带动贫困人口678人实现增收达标。2018年通江县共开设“电商创业网络课堂”34次,800多人次参加在线培训,开展线下电商培训232场,1.6万余人次参加培训。2018年底,巴中市电商学院正式落户通江,每年培训农村电商专业人才2500余名,为通江、为巴中农村电商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二)引导不主导,支运作市场化

引进赶街,电商服务市场化。面对通江乡镇村站点多、有效运营少的现状,充分利用浙江优势资源,成功引进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落户通江,为通江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市场化、标准化服务。引入赶街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实现“服务下乡”和“村货进城”的双向链接。一方面整合快递物流、金融、保险、电信、旅游、劳务输出等服务,赋能乡镇服务中心和村经纪人创业就业,实现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城市生活服务;另一方面,建立村货产品“线上+线下”的新零售体系,解决中小农户农产品销售及农户增收问题,助力“精准扶贫”。打造了民胜镇、铁佛镇等一批电商综合服务示范站点,使标准化、规范化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覆盖了全通江。民胜镇服务站鸡蛋单日销售最高达900个,电商业务收入增加20余万元,已与225户签订了村货直供合作协议,帮扶128户、贫困户486人。赶街通过举办新农人培训,邀请专家、大咖现场授课,以“理论+实操+现场教学+营销实战”方式培育了一批电商带头人,逐步完善县域服务体系,提升市场化服务能力。

爆款引领,农民增收市场化。面对通江产品种类多、知名品牌少的现状,2018年7月,发起了通江县农产品上线启动仪式,打造了空山脆土豆、青峪扶贫猪组合等电商爆款,土豆价格从原来0.8元左右提高到1.2元,销售土豆45万斤,直接将土豆的单价提高了50%;2019年1月,赶街公司与云集电商平台深度合作,自主筹划、自主营运,“‘姜’爱进行到底”云集&通江铁佛镇洋姜项目全面启动,收购价从0.4元提高到0.7-0.9元,销售洋姜22万斤,惠及8个村3200余户;2019年3月,电商精准扶贫巴山土鸡项目启动,通过“电商服务站+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江县大木树养殖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直接签订协议,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通过打造爆款,大大地提升了通江县域及通江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力地促进了线下销售,让贫困户收入实现了倍增。

多措并举,主体培育市场化。面对通江中小农户多、大企业大合作社少的现状,引进杭州梦想小镇主运营商—海龟控股,打造通江“一廊桥五中心”壁州创谷,集创业、服务、电商、社交四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标杆性专业园区,将建成独具创新模式的、农文旅融合一体的电商创业园。通江承办了2018年全市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暨电商资源对接会,与云集、今日头条、杭州天食科技、惜福供应链等国内知名农产品电商平台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作为唯一一个县级地方政府代表参加农业农村部举办的新农人创新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新农人新产业”论坛,成为“百县脱贫聚力行动”第一批签约县和示范县,对接了更多资源,打通了更多外部渠道。

(三)农品变商品,打造全链条

建设户码系统,实现贫困户数据全链条。只有摸清贫困户家底,才能有的放矢的帮扶。通江全面实施了贫困户户码系统,一户一码,并链接第三方平台,使电商从业人员能够通过一键扫码获知该贫困户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以及农户的基本情况,从而对全县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需求有了细致全面了解,便于电商平台针对性完成农品价值转化。在赶街村货等电商平台上公开公布贫困户的农产品信息,通过大平台优势实现贫困户和城市消费者的无缝对接。目前已完成28976户贫困户基本信息录入。

产品溯源+物流整合,打通市场渠道全链条。只有实现生产全过程透明化,才能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和后顾之忧,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通江构建完善了农产品溯源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真实记录主体概况、产地环境、投入品采购使用、农事操作、上市日期、产品自检(委托检测)、包装标识、二维码生成使用等生产过程信息,并委托专门公司负责农产品售后服务。同时将“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企业在通江进行整合,实现一个主体运营,畅通县域物流渠道。2018年通江快递业务量增长40.98%,快递投递量增长48.28%,快递收入增长53%。

倒逼提升,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全链条。只有不断延伸主导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才能让农户守着田间地头也能致富奔小康。电商的快速发展,倒逼一二三产的发展。农产品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供数量更多、品质更好的产品。土豆等产品出现了精深加工,提升了附加值;巴山牧业积极创建四川省级农业产业园,龙池谷现代农业观光园加快发展,引进蓝莓采摘体验园,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

经验启示

农村电商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产销对接、助农增收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江县发展农村电商着眼于新农人的培育,立足于市场化的运作,服务于全链条的打造,确保产、供、销各个环节有序衔接、高效运转,探索出了一条“新农人+市场化+全链条”电商扶贫模式。

其一,新农人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新兴主体和引领者。发展农村电商,关键在人。培育和打造一批电商致富带头人、职业经理人,注重对其政策理念、知识技能、视野拓展等培训和补充,真正带动一方,服务一域,引领“三农”转型和升级,切实为推动农村电商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主体支撑。

其二,市场化是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最有效方式。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电商平台成为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工、销售的有效媒介,也是农民脱贫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这其中核心手段就在于市场。农户通过电商平台了解掌握市场信息并及时回应市场需求,按需调整产品供给,精准对销。

其三,全链条是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有力保障。建立健全规范化生产、质量追溯、技术创新、创新创业孵化、公共服务、交易市场、物流整合等电商体系,打造全链条的农村电商,实现产业独立、集约化发展,规模不断更大、结构不断更优、价值不断更强,推动三产业融合,切实帮助贫困户“借网”致富。

猜你喜欢

通江通江县新农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通江县:创新推行“培训+”模式 助增技促就业
未来是新农人的舞台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通江县:扎紧制度“笼子” 筑牢居保基金“防线”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通江县查处8件涉嫌侵犯“通江银耳”商标专用权案件
杞麓湖 通江达海的地理传奇
四川通江得汉城 天铸铜城 雄镇巴西
海纳百川聚群贤 强化支撑促发展
——通江县多措并举推进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