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化县高标规划 高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

2019-01-28开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汪林旺

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9期
关键词:林田湖开化县试点工作

□ 开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汪林旺 谢 莹

自2018年11月入选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后,开化县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重点围绕“解决区域生态环境、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保护优先、系统设计、自复为主、人工为辅”的方针,高标规划、高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性保护修复试点工作。

一、基本情况

开化县地处钱塘江源头,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县域总面积2236平方公里,县域山水林田湖草形态齐全,是习总书记点赞的“好地方”、浙江省十个“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县之一,也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生态屏障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县。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开化县被划定为全国20个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之一,是中国东部重要的生物基因库、钱塘江上游森林与湿地水源涵养三级功能区,承担着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营养物质保持等主导生态服务功能,对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8年11月,开化县入选国家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后,及时组织专家组编制试点规划方案,以生态功能和问题为导向,紧扣“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关键,构建以马金溪—常山港干流及主要支流为主体,围绕保障钱塘江南源战略水源区、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保障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等目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水土流失敏感区、江河湖库、废弃矿山等区域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实施架构,重点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水土流失防治、森林质量改善、土壤整治与土壤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六大类30个项目,总投资额300875万元。同时,该县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长效管理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体制机制、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等,创新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联动的开化模式、开化样板。

二、工作举措

(一)坚持“三个优先”编规划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开化县认真梳理和摸清不同区域在各个环境要素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坚持“三个优先” 原则,即优先支持对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迫切的重点区域,优先支持与绩效目标关联度高、治理效果明显的项目,优先支持已开工或开工条件成熟的项目,高标准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明确生态保护修复的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统筹协调保护修复的各要素,优化完善项目库,对2019—2021年该县试点工作做出具体规划安排,重点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水土流失防治、森林质量改善、土壤整治与土壤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六大类30个项目,完成17个绩效考核指标,确保在水环境质量持续高位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稳固、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态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废弃矿山全面得到治理和修复、生态监管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水平明显上升、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互促共融的体制机制创新等八个方面上取得新突破。

(二)强化“三项举措”抓落实

一是领导挂帅。开化县实行1+3组织构架,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相关副县长任组长的综合协调组、资金管理组、工程管理与绩效考核组三个专项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二是专班推进。开化县委、县政府将试点工作作为全县重点攻坚工作之一,专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推进专班,负责试点工作项目推进的组织协调、督查督办、政策攻坚等,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有效按时推进。三是督办考核。该县将试点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与年度综合争先考核结果挂钩,与乡镇、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并实行“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督查、年度一考核”制度,从县级层面统筹部署、高位推进项目建设。

(三)统筹“三大整合”强保障

一是整合财政资金。开化县整合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资金,浙江省级预算安排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及新增债券资金向试点项目倾斜。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排污费收入中统筹部分资金用于生态修复项目;积极筹措地方财政资金25亿元以上,保障试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创新筹资模式。该县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生态恢复治理项目,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污水处理、绿色能源发电、城乡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等项目;制定符合市场规律和体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交易规则,全面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申请将“浙江开化钱江源头保护与美丽城镇互促发展示范项目”纳入2019—2020年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重点支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是建立补偿机制。在浙江省内率先实施以环保指标完成情况为导向的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获中央水污染防治奖励资金800万元,强化激励与约束,实现水环境的持续改进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县级绿色生态奖补机制,出台《开化县乡镇绿色生态奖补考核办法》,促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减排工作。

(四)创新“三项机制”抓推进

一是跨区联动保护机制。开化县探索跨行政区域合作保护模式,与毗邻的江西省、安徽省的7个乡镇签订12份合作保护协议,四地建立了护航生态安全五大机制,此模式在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尚属首创;探索林权改革,基本完成试点区集体林权地役权改革,试点区内集体林地地役权补偿标准提高到48.2元/亩(全省最高),为破解东部地区自然资源全民所有占比低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二是生态产品价值机制。2018年12月,该县与中咨公司生态所、中科院生态中心合作成立全国首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中心,完成编制《开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规划(征求意见)》,积极挖掘开化县生态资源的潜在价值,探索拓宽和创新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努力打造“两山”建设的标杆区、样板区,为全国提供开化经验。三是高效决策机制。该县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例会,交流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专题工作分析会,研究、交办、攻坚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政策瓶颈。

三、下一步方向

一是抓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促进生态保护修复。按照《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和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职能要求,开化县将强化国家公园建设,探索集体林地征收、置换,逐步提高全民所有自然资源占比,推进集体林地、宅基地、农村承包土地地役权改革;完善监测平台,完成国家公园全境网格化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平台的搭建,启动动物卫星追踪监测,开展珍稀动植物调查、拯救与培育技术研究;加强与中科院植物所对接,整合智能监控图像识别技术,建设国家公园“智慧大脑”综合管理系统。

二是加大体制机制建设创新,续航生态保护修复。该县坚持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展涉及生态保护修复13个专题21个内容的专项调研,力求在制度创新上有突破;研究制定《开化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条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创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的体制机制,探索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联动的新模式。

三是统筹协调加快项目建设,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对标对表,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打破部门分割,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责任落实、政策整合,确保高质量完成试点目标任务。

四是强化宣传,浓氛围、聚合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该县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示范项目、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做好试点项目的信息公开,助推试点工程的实施。

猜你喜欢

林田湖开化县试点工作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同题赛场”走进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概述
宁夏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制度
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找准问题明确目标和路径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改革试点工作的几点思考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