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9-01-28张贝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脑瘫康复训练家属

张贝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简称脑瘫,发病特征常见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该病不仅严重影响患儿本身的生存质量,而且对父母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国外针对治疗CP主要使用手术疗法及综合康复疗法。如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运动疗法及器械辅助治疗、引导式教育法等[1]。目前国内治疗CP的方法主要是将国外方法与传统医学结合,包括药物、手术与康复训练、中医针灸及按摩相结合等治疗方法,一般采取医院康复、家庭康复和家庭联合医院康复等形式[2]。有关研究报道家庭康复联合医院康复治疗脑瘫患儿效果最佳,但家庭康复的效果易受脑瘫患儿家属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居住地及家庭人口等家庭因素影响,预后不佳[3]。本文分析2015年1月‐2018 年2月本院收治的CP患儿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导致患儿康复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康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儿科2015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CP患儿184例作为研究对象,有效组患儿年龄3个月~7岁,平均(2.57±1.83)岁;病程3~24 个月,平均(8.72±1.92)个月。无效组患儿年龄4个月 ~8岁,平均(3.12±2.03)岁;病程4~23个月,

平均(9.13±1.32)个月。依据临床症状分为:不随意运动型61例、混合型62例、痉挛型61例;根据瘫痪部位分单瘫和双瘫89例、截瘫95例。诊断及分型符合2005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会议确定的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脑瘫的相关诊断标准及相关指征;②无合并免疫系统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③可持续接受治疗并配合康复治疗者;④满足治疗指征者;⑤有法定监护人或陪护家属患儿;⑥ 患儿和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随心脏、肺部等重要脏器疾病的脑瘫患儿;②因脑部肿瘤而脑瘫患儿;③伴随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状及小儿麻痹症患儿;④伴随严重智力障碍、视力障碍或听力障碍患儿;⑤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及其他严重的小儿疾病患儿。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别记录184例脑性CP患儿的性别、诊断、治疗年龄、CP类型、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等,总结不同类型CP患儿的主要发病特征,分析与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包括患儿初次康复训练年龄(年龄大于或小于6 个月),康复训练持续时间(3个月,6个月)、家属学历(大专以上或以下)、家庭收入、居住环境(城市或农村)、家属婚姻状况、家属CP康复教育以及政府及社会支持共计8项因素。

1.2.2 康复治疗方法 采用诱导疗法(Vojta疗法)、神经发育学治疗法(Bobath疗法)、导平、按摩、针灸、水疗及神经营养药物的注射等方法。针对不同的患儿选择性应用理疗法:神经-肌肉治疗仪(KT-90B,购自北京康复医疗仪器厂)及痉挛肌治疗仪(KT-2,购自北京玛斯特康复理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1次/d,治疗3个疗程(一疗程1个月)。

1.3 脑瘫患儿康复疗效评估标准

显著好转:粗大运动发育评价提高10~20 分;异常姿势基本消失;肌张力达正常;Vojta反射3~7项正常;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好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好转:粗大运动发育评价提高1~5分;异常姿势好转;肌张力降低;Vojta反射1、2项正常;头颅CT无变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好转。无效: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著好转+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疗效

康复治疗后,CP患儿显著好转46例(25.00%)、好转74例(40.22%)、无效64例(34.78%),总有效率为65.22%。

2.2 单因素分析

康复有效、无效患儿比较,患儿初次康复训练年龄(年龄大于或小于6个月)、康复训练持续时间(3个月,6个月)、家属脑瘫康复教育以及政府及社会支持4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脑瘫患儿疗效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例

2.3 多因素分析

以CP患儿康复疗效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患儿初次康复训练年龄、康复训练持续时间、家属脑瘫康复知识教育、政府及社会支持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入多元回归方程,以4 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患儿初次康复训练年龄、家属脑瘫康复知识教育、政府及社会支持以及康复训练持续时间是影响患儿康复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见表2。

表2 脑瘫患儿疗效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脑性瘫痪(CP)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小儿CP可出现癫痫、语言障碍等合并症,影响患儿身心健康。CP可引起关节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功能及以后工作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和精神负担[4]。小儿CP的病情特点决定了其康复训练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内CP康复疗效现状不佳,患儿基数大、专业康复治疗师缺乏及家庭康复薄弱等致使大多数康复治疗项目存在康复疗效不佳的问题[5]。

本研究中,采用单因素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脑CP患儿康复疗效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康复有效和无效CP患儿初次康复训练年龄、康复训练持续时间、家属脑瘫康复知识教育以及政府及社会支持4项因素是影响患儿康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年龄小于6个月患儿康复疗效高于年龄大于6个月患儿,康复训练时间大于6个月患儿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小于3个月患儿。文献[6]显示早期脑损伤经过及时治疗,肢体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代偿性治疗。就诊年龄小于6个月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就诊年龄大于24个月的患儿,6个月内早期校正能使患儿肢体更大可能恢复正常化。结果显示家属重视家庭康复并主动学习康复训练方法,能够持续巩固康复训练效果;文献[7]报道家长参与康复训练会对患儿的康复起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政府及社会支持因素方面,本研究从有无社会支持对康复训练情况的影响做了简单分析,结果显示有社会支持患儿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使患儿有机会进入康复机构治疗,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马晓琴[8]研究结果报道来自政府等机构的社会支持极大程度帮助农村CP儿童减轻家庭负担,获得康复治疗机会,进而对CP患儿康复产生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CP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对CP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是保证患儿潜在能力最大程度发挥的唯一途径。而CP的最佳治疗时机是1岁以内[9]。出生后1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期,脑损伤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尚未固定化,可塑性较强。早期针对CP患儿具体的特点诊断,制定符合其病情的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延长康复训练时间,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甚至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高未等[9]研究发现,早期对CP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可增加治愈几率。康复机构对患儿家属应同时进行脑瘫康复知识教育,提高家属认知度。为从根本上改变CP儿童受救助面窄、获救助少的局面,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康复治疗纳入医疗保险范畴;社会福利机构与慈善组织应加大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患儿初次康复训练年龄、康复训练持续时间、家属脑瘫康复知识教育以及政府及社会支持4项是患儿康复疗效危险因素。脑瘫患儿临床应尽早诊断和治疗,医院应延长康复训练时间。

猜你喜欢

脑瘫康复训练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