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2019-01-28劳势智冯宇欣李晓龙邓莹莹陈晓亮
劳势智,冯宇欣,李晓龙,邓莹莹,陈晓亮
[1.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 放射科,广东 深圳 518000;2.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放射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兼遗传学和特定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发病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有关研究表明[1],骶骼关节病变是AS的早期病理改变。由于AS骶骼关节病变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诊治难度较大[2]。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影像学手段对该病进行诊断,电子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 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临床常见的检查方法。为评估MRI与CT诊断AS骶骼关节病变的临床效果,现对本院接诊的72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拟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的7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男39例,女33例;年龄26~57岁,平均(41.55±3.31)岁;AS病程2~9年,平均(5.52±1.14)年。纳入标准:患者意识清楚;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人类白细胞抗原呈阳性;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者;合并风湿及类风湿疾病者;伴有外周性关节炎者。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SIEMENS Definition AS 64排螺旋CT扫描仪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自骶骼关节上缘起,向下扫描至整个骶骼关节。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50 mAs,层厚与层间距均为2.5 mm,矩阵为512×512,采用骨窗摄片观察,窗宽2 000,窗位500。
MRI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 1.5T磁共振设备,应用相控阵体线圈行常规斜冠状面和横状面扫描,横状面扫描序列为SE T1WI和TSE T2WI,T1WI扫描参数为 TR 348 ms,TE 18 ms,T2WI扫描参数为 TR 2 560 ms,TE 118 ms; 斜冠状面扫描序列位STIR和SE T1WI,STIR扫描参数为TR 3 500 ms,TI 115 ms,TE 19 ms,T1WI扫描参数为TR 400 ms,TE 15 ms,矩阵为256×256,层厚与层间距分别为5 mm、1 mm,视野为380 mm×380 mm,脉冲重复激发次数为2~5次。
1.3 观察指标
AS分级标准[3]:无炎症改变为0级;骨髓出现局限性软骨下硬化或侵蚀为I级;骨髓中度脂肪堆积和/或软骨下硬化、侵袭为II级;关节间隙出现假性扩大,或存在轻度部分强直,软骨下硬化程度严重,并伴有脂肪堆积为III级;确定强直为IV级。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计算MRI与CT的诊断准确率(确诊例数/总例数)、特异度(检测所得阴性结果中被确诊为阴性结果例数/总例数)、敏感度(检测所得阳性结果中被确诊的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与CT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对比
72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为AS骶骼关节病变66例,其他6例;CT检出68例,确诊57例,其他4例;MRI检出67例,确诊65例,其他5例。MRI检查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均明显高于CT(P <0.05),见表1。
表1 MRI与CT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比较 %
2.2 MRI与CT疾病分级检出率对比
两种检查方式在II级及以上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在0级和I级病变中的检出率较CT高(P <0.05),见表2。
表2 MRI与CT疾病分级检出率比较 例(%)
3 讨论
A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有关研究指出[4],AS的发病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激发的一种不正常免疫应答。AS通常累及骶骼关节,并会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从而诱发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另有研究表明[5],AS还会累及外周关节,其中以髋关节最常见。由于早期AS骶骼关节病变起病隐匿,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诊断难度较大。
CT和MRI均为用于诊断AS骶骼关节病变的常用检查方法,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不同。骶骼关节病变被认为是AS的早期病理改变,该病变以滑膜炎和关节旁骨髓炎为主要特征,且这些特征的发生时间均较肌腱和韧带附着点炎早,因此骶骼关节病变的形成可能遵循骨髓—血管翳形成—累及软骨下骨板—破坏软骨这一过程[6-9]。因此,笔者认为,可通过观察骨髓水肿程度,对病变进行分级,评估骶骼关节病变的炎性活动性,有助于AS骶骼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
CT具有分辨率高、无层面干扰的优点,对于较小病变仍能清晰显示,因此在AS骶骼关节病变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10-11]。但CT难以显示软骨异常改变、关节周围骨髓脂肪堆积程度以及软骨下骨板侵蚀及硬化情况,同时对于骨髓内水肿情况的显示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对于进展期疾病在其活动性方面的应用效果欠佳。MRI则能清晰显示骶骼关节病变的早期微小异常改变以及关节滑膜软骨形态,针对CT难以发现的滑膜、软骨炎症和关节面下骨髓内水肿程度、脂肪聚集程度均有明显优势。本研究结果提示,MRI在0级和I级病变中的检出率较CT高,而在II级以上病变中的检出率与CT相当,表明MRI在诊断早期AS骶骼关节病变的效果较CT更有优势,其结果与有关报道相符[12]。原因可能是MRI的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关节软骨形态,同时能够准确地检出骨髓病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13-14]。通过比较MRI与CT诊断AS骶骼关节病变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结果提示,MRI均较CT高,表明MRI在诊断AS骶骼关节病变中的临床效果较CT更好。
综上所述,MRI在AS骶骼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较CT高,尤其在早期AS骶骼关节病变的诊断中,MRI比CT更具有优势,可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