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本土跨国公司培育的政策研究—基于柯桥区大型企业的研究
2019-01-28张丽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张丽红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绍兴市柯桥区是绍兴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柯桥区现在拥有科技型企业一共27家,拥有全国五百强企业1家,此外还有各类在行业中的领军企业8家,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其中精工集团、索密克汽车配件、天圣控股、天马实业等公司都是行业内的翘楚。
一、柯桥区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绍兴市柯桥区的大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往往都是国内市场,从事的行业也都是较为传统的机械制造、建筑工程、汽车工程、酿酒、印染等行业。柯桥区大型企业的销售额基本都来自对内销售[1]。为了争取培育出本土的跨国企业,柯桥区政府也在加大力度培育本地的大型企业,希望通过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方式来培育出柯桥区本土的跨国公司。但是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先要了解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比较优势的丧失。首先是关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的逐步丧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于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者到国内办厂,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力人口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搬迁到劳动力更为廉价的东南亚国家,这种变化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高素质人才的梯队建设没有及时跟进,高层次人才的缺乏也是导致目前柯桥区大型企业发展受限的主要问题[2]。这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传导到产品成本上就是产品价格的上涨,加上国内的税收的增加,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的运输成本增加等,使得很多产品在美国的制造价格和中国的采购价格趋于一致,而在质量方面美国产品的质量要比国内的好很多。
(二)低端环节被锁定。我国企业跨国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地段环节被锁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开始积极的融入到全球市场经济的体系之中,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出口低价产品和低端工业品为主,产品的附加值很低,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小。这种局面让我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被锁定在了低端环节,进一步恶化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柯桥区的很多印染企业就面临这种问题。面对出口订单和国外客户的时候,订单的利润都会被压缩到很小,导致很多企业只能依靠出口退税来维持生存。柯桥区的一些机械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跟多的关注国内市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够所致。
(三)高端环节受限制。由于欧美市场对我国的科技出口一直处于封锁状态,导致了我国在出口贸易中一直处于市场竞争的低端环节,高科技产品由于科研水平和研发技术的限制一直无法制造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这也是制约目前柯桥区高科技企业跨国发展的主要原因[3]。尤其是在很多领域外国政府还会出面以政治理由来限制中国企业的参与。国际竞争环境的恶化也进一步导致了企业跨国发展的困难。
二、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政策方向
在了解了目前柯桥区大型企业发展面临的 问题之后,柯桥区政府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市场政策,培育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政府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一)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出口贸易。本土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的跨国发展,最常见的思路就是先要扩展自己的海外市场,只有在海外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够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将产品生产的部分环节或者整个环节全部放在海外,实现企业的跨国发展。因此鼓励和推动企业进行出口贸易是实现企业跨国发展的基础,也是柯桥区政府想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的立足点。具体来说,柯桥区政府可以针对印染行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等行业实施税收优惠和出口退税政策,以此来刺激区内的生产企业投入更多资源从事出口贸易。为企业的跨国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二)通过海外金融支持来推进企业海外建厂。虽然,柯桥区的企业在出口贸易方面的销售额还远远比不上对国内的销售额,但是目前柯桥区的一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出口能力,同时每年都会接到大量的海外订单,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已经具备了海外建厂的客观条件,比如远东化纤、天马实业、索密克汽车配件等企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出口订单。这些订单一些是发往欧美国家,还有大量的订单是发往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等国。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在国外建厂无疑可以通过跨国经营和海外建厂的方式来降低企业出口贸易的成本,而海外建厂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和投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金融信贷方面制定出更加有利于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条款。
(三)通过政策导向推进本土企业的海外并购。海外并购也是本土企业实现品牌、资本与资源的结合一种很有效途径,目前对于柯桥区的企业来说,大部分企业在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和世界上的先进企业相比,无论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在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方面都尚有欠缺。想要实现本土企业的跨国发展,跨国并购无疑是一条有效的捷径。所以地方政府也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本土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技成果。通过并购方式实现本土企业的跨国发展。
总结: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各级政府应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通过创新的政策扶持来推动我国企业的国家化发展,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