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一些思考框架构建
2019-01-28耿阳阳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耿阳阳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伴随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上的财务重述现象越发频繁。如何在资本市场法制化的改革过程中,解决企业的财务重述问题,已经成为各上市公司首要思考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下,企业可以通过财务重述对自身经营利益进行调节,从而满足自身对利益的追求,不仅改变了财务重述制度的性质,也使其成为自身盈利的一种不合理手段。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财务重述特征
财务重述对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只针对定期报告在编制时间内的错误信息进行获取,并不适用于企业在会计政策内的各项评估与调整。但是在当前市场中,公司滥用会计政策现象十分严重,使得会计评估工作由于政策的变化而超出了其自身适用范围。
立足于财务重述的报表归属期而言,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历史性。这种历史性特征只针对上市企业的会计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而言,不与当前的会计政策发生影响,也与未来政策变动无关。同时,财务重述还兼备了连续性特征。上市企业在对前期差错进行更正时,不仅要对当前的错误进行修正,同时也要对重述后的各项财务信息进行及时的连续性披露,并将差错内容在公司进行情况说明,以此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切实提高会计部门的财务信息透明度。
二、财务重述产生的原因
(一)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财务报表的形成与修订是一个十分繁琐、复杂的过程,若财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极易发生数据的错误,这种疏忽就会直接造成披露信息中的各项差错。这就会造成在面对大量需要处理的财务信息时,账务错误的现象极易发生。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疏忽,对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引发财务重述。
(二)会计系统控制不到位
会计系统作为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工作之一,旨在保证上市公司各项财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财务部门作为会计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其负责监管财务部门各项财务信息数据。
若财务部门各岗位职责分工出现不明确现象,将直接产生各部门之间的责任推诿,最终形成错误的财务报告,无法保证其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三)三方审计质量较低
我国财务报表重述工作多集中于年度财务报表及半年度财务报表的修正与补充。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只有通过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核,才能将其报告对市场进行公开,注册会计师也因此成为了重述工作开展的第一道屏障。当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过审批过后,上市公司依旧对其前期报表进行财务重述,无论是任何环节发生差错,审计失败注定会随之发生,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财务重述的几率。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企业会计信息的记录与财务人员密不可分,由于人为因素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公司应在招聘时,对人员进行全范围考核。考核工作要从其专业角度入手,综合判断财务人员的个人素养与岗位匹配度,并在试用期结束后结合其工作情况,制定合理的工作考核机制,保证企业财务人员在通过考核后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符合岗位能力需求。
同时,上市公司应注重对财务人员能力的提升。定时举办有关财务培训与讲座,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对于企业财务部门的骨干人员,公司可在适当时机安排其参与专业机构培训,保证财务人员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及时了解到最新的会计准则。
(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系统
为了有效避免财务重述现象的发生,上市公司应尽量明确财务报告生成过程中的各岗位人员权责,实现岗位分工的合理、明确。在岗位确定之前明确人员责任,处理好兼容岗位的职能问题。除此之外,公司应针对自身涉及的业务范围进行管理,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有关会计制度。并在完善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与更新,保证财务制度符合公司未来发展计划,为财务人员工作明确目标。
同时,上市公司可以建立科学的岗位考评制度。为了促进各环节工作的有序进行,财务人员可以凭借审核差错率、报表差错率等进行业务考核,将财务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其薪资进行挂钩,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财务工作的准确度。一旦发生前期差错,公司财务部门应联合财务管理人员对事件进行全面分析,追查错误原因所在,并结合事件的发生进行针对性的纠错处理。
(三)提高第三方审计工作质量
财务重述的发生与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工作质量密不可分。会计事务所作为第三方审计机构,应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进行阶段性的测试,以此保证其专业水平与能力符合其岗位需求。关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了解其诚信情况。
上市公司应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进行保证,作为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当保证审计人员与其管理层之间的安全距离,可以有效切断其经济依赖性。通过对其职业敏感度的培养,保证其与被审计人员之间的合理沟通交流,切实提高其工作独立性。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有关部门开始重视市场运行情况,这就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重述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应对财务重述工作引起重视,切实加强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完善企业内部系统管理,同时加强第三方审计工作质量,以此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