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实施后的会计与税务筹划方式研究

2019-01-28李智磊中国人民大学

消费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进项计税营业税

李智磊 中国人民大学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营改增”也在不断普及与实施,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新财税制度对我国经济制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从各方面中体现出来。“营改增”的作用也在我国社会市场各行各业中体现出来,比如,在服务行业中,能够分化不同职能,明确发展目标。在企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能够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管理等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在企业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税务的不断改革当中,使我国财税管理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我国经济体制的更好发展。所以,本文将针对“营改增”实施后的会计与税务筹划影响等内容进行相应阐述。

一、“营改增”实施优势

(一)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营改增”的实施,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在有效实现增值税对服务以及增值税对货物两者发展的同时,疏通增值税抵扣链条。由此可见,“营改增”实施不仅加强市场中的分工工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与转型。“营改增”的实施促进新动能产业更好发展,能够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升级与更新,进而在我国服务行业与制造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能够将服务行业与制造行业进行有机结合,加快社会市场中各产业的转型与优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充分发挥自身最大价值。除此之外,“营改增”的实行,推动我国社会市场中大部分企业资产的改革与创新[1]。尽管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背景下,很多企业已经完成内部技术创新优化,但是并没有从企业深处实行。但是“营改增”的实行,能够将企业这一情况进行改善,促进企业各项发展战略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尽管在“营改增”实行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影响,但是从长期发展中来看,能够为政府创造更多效益,从而造福人民群众。

(二)改善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的制定,需要结合国家实际发展情况,它是一种税系体系与税种体系。在税制结构中包括两种不同实体税类型。在“营改增”没有实行前,间接税通常包括两种,分别是增值税和营业税。但是在“营改增”实行后,营业税被全部改为增值税。进而产生双主体复合税务制度体系,即增值税与所得税。增值税在间接税当中占据主体地位,消费税为辅助。如此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其价值也能被充分利用,量能课税原则也能在所得税当中得到充分体现,税制结构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与优化。

二、“营改增”对会计的影响分析

(一)对税务会计影响分析

在“营改增”实施前,税收会计工作依据是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但是,在“营改增”实施后,计税形式由价内计税转化成价外计税。销售方所需要担负的税款被称为价内税,而销售款主要是指销售方所获得的货款,价内税税款可以从销售方的销售款内扣除。买方所需要担负的税款被称为价外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营业税包括企业销售产品所得价款以及提供劳务获得价款,实际受到价款可以直接计入到企业账面中。“营改增”实施后,在增值税背景下,需要将进项税发票与销项税发票两者之间进行抵扣,抵扣数额情况,与开具发票能力等产生直接关系,由此可见,“营改增”实施后计税方式变得更加复杂。相较于营业税而言,会计财务处理以及账户设置等工作较为困难。这种情况的产生,致使纳税申报表工作量较大,并且填写内容也更加复杂,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营改增”实施后,对税务会计工作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营改增”实施前与“营改增”实施后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等及时了解与明确,尽快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在税务处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升,“营改增”实施前后相关法律法规等能够有效衔接[2]。相关财务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营改增”条例展开相应工作,在销售额、进项税额以及应收额的计算当中需要选择最为适合的计算方式,从而得出更为精准的数据。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严谨,反复核对。对各项工作业务等需要熟记于心,做好数据分类与表格规划等工作。在不断工作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与综合素养。

(二)对财务会计影响分析

“营改增”实施后对财务会计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中:第一,影响企业会计核算。“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量将会增加,因为核算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包括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已交税款、出口退税、销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虽然给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与难度,但是对企业会计财务而言是一次新的挑战,跨过这一困难,企业会计财务核算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财务会计核算各项工作环节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所以,认真对待每一环节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避免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问题。第二,影响企业会计报告。通常情况下,各企业都会拥有自身固定资产,大型企业固定资产可高达上千亿。在“营改增”实施后,从资产负债表角度出发,在原值中会将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掉,虽然固定资产净值会产生变化,但是负债总额不会受到影响。所以,通过“负债÷资产=资产负债率”可以得出,企业负债率将会发生变化。除此之外,企业在日常物资采购过程中,有部分销售商因为规模较小,不具备开具增值税发票能力,致使进行税额无法抵扣,从而对企业负债产生影响。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企业财务在短时间内会受到波及。

三、“营改增”对税务筹划影响分析

(一)时间对税务筹划影响分析

在“营改增”实施前,相关条例等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明确规定,虽然建筑工程未得到许可项目或者建筑工程老项目,但是得到承包合同允许下,计税方式通常采用一般计税法或者较为简单的计税方式,简易计税法还可以应用在一般纳税人不动产计税当中。一般纳税人通过自身建设的不动产以及通过销售所获得的不动产都需要按照百分之五计税,但是通过自身建设的不动产与通过销售所获得的不动产计税方式存在不同,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计税过程中要认真严谨。在“营改增”实施后,一般纳税人不动产计税方式也发生改变,要将不动产获得的全部价款与价外费用相加,减去该不动产在购买时的原价作为销售额。一般纳税人需要在不动产所在地区预缴税款,按照百分之五进行税款征收。预缴款缴纳后,需要与税务机关联系,缴纳剩余税款。

(二)兼营与混合经营影响分析

兼营纳税人不仅兼营销售货物,还有服务、不动产以及无形资产等。“营改增”实施后,兼营需要对适用不同税率销售额以及征收率销售额进行分开核算,如果两者之间未经分开核算,那么需要从高适用税率[3]。从高适用税率包括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等。如果兼营免税项目与减税项目没有进行分开核算,那么不允许免税、减税。混合经营不仅涉及服务行为,还包括销售行为,其增值税物划分依据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经济项目。通常情况下,根据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的包括批发个体商业户、零售个体商业户以及货物生产个体商业户。而个体户与其他单位在增值税缴纳时,需要根据销售服务实际情况,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很大不同。财务筹划工作在“营改增”实施后,在展开增值税核算工作时,需要严格检查纳税人属于哪一缴税类型,从而避免在缴税过程中出现问题。

(三)计税方法和纳税人身份影响

“营改增”实施后,纳税人被分为两种,分别是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需要根据实际销售情况,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两者在计税方式上存在不同。通常情况下,简易计税方式被应用在小规模纳税人计税中;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式,如果一般纳税人产生特定应税行为,那么则需要采用简易计税方式。如果纳税人符合免税、减税情况,那么可以在两者之间自行选择。但是,纳税人一旦选择某种纳税方式,需要在三年内都采用该纳税方式。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预测,采用合理方式减轻企业负税,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四、“营改增”实施后的会计与税务筹划方式分析

(一)完善管理制度

在如今“营改增”全面实施背景下,各企业需要抓住机遇,对企业内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从而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保障。例如,要对企业内核算工作与内部经营结构进行优化创新,从而使记账科目得到明确规范,核算项目细化工作得到有效保障。针对企业施工项目以及生产项目所使用材料购买需要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这样项目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等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对发票以及管理供货商进行严格管控与监督,尤其是企业材料供货商和大型分包商。“营改增”的实施,能够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企业要是经营合理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要提高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要对成本工作、分包管理等各环节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与创新。企业员工要认识到各项工作并不只是企业税务会计部门工作,要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中,从而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二)加强发票管理

增值税在征税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规定和流程展开。所以,上游环节工作与下游环节工作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加强对各环节管理工作,科学合理进行抵税。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本环节征税,无法获得合法发票进行抵扣,同时企业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果企业收取到的进项发票出现随意进行抵税情况以及其他任何情况,会被认为企业产生偷税漏税行为。企业要加强对增值税的管理,避免因为管理不到位给企业发展造成影响。但是,只有原增值税当中才会经常产生该种情况。企业需要对“营改增”范围内营业税发票以及非试点地区营业税发票重点关注,在非试点区的营业税发票工作中,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直接抵扣销售额,同时需要将内容及时记录在相关明细表当中。如果企业因为“营改增”的实施,导致企业负税增加,那么可以向财政部门申报,从而对企业进行补贴。从企业负税平衡点中可以看出,“营改增”的实施不仅使企业进行发票收取变少,而且增加企业负税。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国家可以出台相应政策与文件,为企业更好发展提供支持。

(三)加强不合理税金转出工作

在纳税申报表填报中有个别特殊项填报,企业要对其进行关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注重“营改增”为实施前进项待抵扣税金。因为在很多企业当中,在“营改增”实施前,到期末企业中仍然有进项待抵扣税金[4]。但是,在“营改增”实施后,许多企业的进项待抵扣税金会被抵扣在企业固有货劳项中,新增加“营改增”项目,并不会使用进项待抵扣税金进行相应抵扣。企业在处理不达标进项税金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展开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税务风险问题的发生。虽然“营改增”已经全面实行,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没有参与到“营改增”中,但仍然需要按照规定缴纳营业税。针对该现象,在处理进项发票过程中,需要将其剔除,将其排出在抵税当中。混合经营收取性发票一方面可以用在营业税生产中,另一方面可以应用在增值税项目生产中,所以企业需要对进项税款进行合理转出,进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营改增”实施后,对企业会计工作以及税务筹划等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虽然为企业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但同时也带来更多机遇。所以企业要抓住机会,采用合理方式避税、降税,减轻企业负税,从而推动企业更好发展。“营改增”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扩张,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所以,企业要认识到“营改增”实施对企业发展重要作用,更新相应财务体制与管理制度等,从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进项计税营业税
年终奖税收优惠再延两年
●企业租入固定资产,同时用于一般计税项目和简易计税项目,其租金对应的进项税额是否允许全额抵扣?
浅谈增值税进项管理
外购农产品最新抵扣政策的财税处理及申报填列分析
●企业租入固定资产,同时用于一般计税项目和简易计税项目,这笔租金对应的进项税额是否允许全额抵扣?
谈“营改增”后工程项目的进项税筹划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营改增计税条件下选择项目分供商及付款需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