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中国哲学术语词典出版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9-01-28刘亚杰河南大学475000
刘亚杰 (河南大学 475000)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因其意义丰富、游移多变和高语境性,给术语的理解、翻译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因此,一部在收词、译文、释文、例证方面处理得当,同时又能充分考虑读者需要,提供丰富文化信息的汉英中国哲学术语词典定然会广受欢迎。然而,遗憾的是,迄今国内外出版的汉英中国哲学词典不仅在数量上可谓是凤毛麟角,且在词目收录、译文选择和释文编排上均有不少需要改进的空间。
一、严格意义上的汉英中国哲学术语词典
笔者借助各种搜索方式进行查找,均未找到严格意义上的《汉英中国哲学术语词典》,唯有郭尚兴编译的《汉英中国哲学辞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总体上与搜索条件较为吻合,收录了大多数中国传统哲学术语。
《汉英中国哲学辞典》的修订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其编纂原则被概括为“保持文化个性,力求形神兼备,减少文化亏损,平衡语用效果”。为了实现这一宗旨,该辞典的第二版收录了中国哲学术语、流派、人物、著作、概念、学说、事件等方面条目3400条,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绝大多数术语,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该辞典在编纂过程中基于中国哲学的发展特点和中国哲学术语的特征,注意到了条目翻译处理中的一词一义多译、一词一译多释(指“释文”)这里和一词多义多译等问题,力求科学地反映中国文化术语在漫长的历史演绎中发生的实际变化,为准确地理解和翻译中国哲学术语奠定了比较可靠的基础。
总体说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收词广泛,释义丰赡,体例实用。不论是编纂原则,编纂方法还是编排体例都对本研究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然而也并非意味着该辞典已臻于完美,仔细阅来,其中亦有不少有待改进之处。对一些核心术语,部分核心术语所给出的英语译文与释文似未准确匹配。除此之外,因为涵盖的词条过于广泛,一些意义极为丰富的术语未能得到全面的阐释,与之对应的译文也不尽准确。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其仍然堪称双语中国哲学词典之翘楚,其重大意义自不待言。
二、具有工具书功能的英译中国哲学术语著作
具有工具书功能的英译中国哲学术语著作也是寥寥几部,它们分别是:(1)吴怡(Wu Yi)编著的《中国哲学的术语》(Chinese Philosophical Terms)(Boston :Univeristy Press of America ,1986),以下简称 CPT;(2)陈荣捷(Chan Wing-Tsit)编译的《北溪字义》(Neo-Confucian Terms Explained)(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以下简称NTE;(3)由赖登(Edmund Ryden)英译的张岱年原著《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Key Concepts in Chinese Philosoph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2)。后两本著作虽不太符合双语工具书的标准,但因均有中文版本与之对应,故暂列为此类。
严格说来,CPT只能算是一本中国哲学术语手册(事实上,作者在前言中用的亦是英文“manual”一词),全书仅有154页,收录了50个单字的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这50个术语按照其繁体的笔画数顺序排列,编者吴怡还尽可能沿袭了中国传统辞书的编纂形式,在目录页将这50个术语的中文原文、音译形式和意译译文以表格的形式呈献给读者。
显然,CPT的作者试图把中国传统辞书编纂形式与西方词典学中意义理论进行结合。这本手册的出版不论是对于熟悉这种编纂体例的中国学生,还是对中国哲学术语感兴趣的英语国家的人士,均具有开创性意义。正如著者在该手册的前言中所言:“在这本书中,我就像一位锁匠,意在为西方读者打造两把钥匙:一把是为他们打开通往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大门;另一把则为开启他们的心智。为了打造第一把钥匙,我选了50个极为重要的中国哲学术语,并对它们在不同学派中的各种意义加以解释;为了打造第二把钥匙,我采用了音译(这里的音译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从某些程度上说,著者吴怡的确实现了编写的初衷。该手册的编写体例和释文结构对汉英中国哲学词典的编纂研究也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不过手册终究不是词典,不论是从收录规模还是编纂体例上,仍有不少改进的空间。50个术语显然无法满足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要求。此外,我们亦无法解释作者在每一条术语的音译后列出的英语译文的根据,有些似乎只是该中文术语作为普通词汇使用时在英语词典中的对等词,故难免有一味追求字面上的对号入座之嫌。
《北溪字义》是陈淳的重要著作之一, 书中选取了“理”“心”“性”“命”“诚”“太极”“中庸”“中和”“义利”等26个常见哲学范畴进行探讨与总结。陈荣捷编译《北溪字义》(NTE)的初衷是认为此书是介绍朱熹理学的最佳读本,这一点与吴怡的把中国哲学介绍给西方读者的编译目的明显不同。除了完整地翻译原著中的内容,陈荣捷还翻译了有关此书的大量背景资料,并在必要处附加了详实的文中注释和相关资料以加强对原著的理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翻译同一个中国哲学术语时,陈荣捷根据不同的语境,给出了不同的译文。遗憾的是,这本译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词典,只是有着工具书的部分功能。
除了前文提到的《汉英中国哲学术语辞典》,赖登(Edmund Ryden)的译著 Key Concepts in Chinese Philosophy一书可称得上是迄今最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哲学范畴概念且具有工具书功能的译著。原著《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不但对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解释和辨析,而且针对每一概念都从哲学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进行诠释,对该概念范畴的内在逻辑演化也都有所交代,这就为中国哲学概念的翻译在明确语境信息和指导其准确使用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原书与译著两相对比后,可以发现,译者赖登翻译时在整体上尊重原作并保留原著大体结构的同时,做了部分调整,以便于西方读者理解,或者以顺应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引导英语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涵义。译者赖登的翻译也非常出色,不过,其中仍有部分中英文概念不对应,翻译不够全面、准确的问题。
三、收录了部分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的汉英文化类辞书或手册
除此之外,部分中国哲学术语亦散见于一些汉英文化类词典或手册包括:由基督新教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独著的《华英字典》;南京思马得学校主编的2005年出版的《汉英中国文化词典》;2014年由教育部、国家语委集合国内外文史哲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编著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丛书,迄今已发行四册,收录了400余条术语,以及2015年由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汉英大词典(上)》。
《华英字典》内容丰富,收录词条及例句涵盖了中国历史、哲学、宗教等内容,不仅为西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提供了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人编纂双语词典建立了基准。该词典的释义特色尤其值得关注。马礼逊在对译的基础上,利用了多种释义方式解释字的本质,围绕“音、形、义”三元素进行阐释,有效揭示了汉语词的文化内涵,触及了中华文化的诸多层面,远远超出了解释文字本义的范围。
《汉英中国文化词典》是一部小型的文化词典,所收录条目均为具有浓郁中国文化色彩的专有名词和一般词汇,数量有限,规模较小,哲学术语更是微乎其微,在此不再展开评述。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中文文本是由国内文史哲三大领域的学者整理撰写的,每个术语均由条目、释义、引例三部分组成;释文均十分概括、简练;引例均是从古代中国的经史子集中挑选而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目的在于说明术语的来源、补释义之不足或引证古人对相关术语的解释。其不足之处是术语之间的学科界定不够准确,各门学科的术语混在一起,不太方便读者查找使用;部分术语条目后的译文与引例中的译文并不一致;对于一些意义极为丰富的术语,大多数给出的只有一个译文,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待斟酌。
《中华汉英大词典(上)》由陆教授历时十五载完成,收词广泛,源流并重,集义训、音训、形训于一身。在词条尤其是包含文化限定词的词条的释义方面,一般是通过直译说明字面意义,再通过意译阐释引申或内涵意义,从而能较好地弥合文化上的裂隙。这样的解释方式不仅让词典的使用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是该词典涉及的中国哲学术语不多,且词目的哲学意义与普通融在一起,彼此纠结,不易区分。
以上四部著作或手册虽各有亮点,但因为皆属综合类工具书,涉及的哲学术语十分有限和散落,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工具书或著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显而易见,一方面,专门的汉英中国哲学词典确实紧缺;另一方面,前述的工具书或著作,单就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这部分来说(其余部分在本研究中暂不做讨论),存在着以下问题:(1)大多数词典或工具书收录的中国哲学术语均十分有限,尤其是在综合性词典中更是尤为突出;(2)多数工具书的编排体例不够规范,个别手册的收录标准不够明确;(3)译文乱象层出,某些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中国哲学术语的特殊性;(4)对一些意义比较丰富的中国哲学核心术语的译文比较单一或不全面,过分强求译文的唯一性,未能体现中国哲学术语意义的流变性和多义性;(5)词典条目的释文或缺席或极为简略,或者释文提供的语境不能与译文进行有效地匹配。
中国哲学典籍时空跨度大,中国哲学术语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且意义游移多变、多义性特征明显。因此提高汉英中国哲学术语词典的编纂水平,须先解决好中国传统哲学术语意义的准确、全面认知这一关键问题。其次,在英译中应遵循本原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力争反映出中国哲学本身的独特性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最后,此类词典编纂中的释文部分是译文语境化的体现,是汉英中国哲学工具书编纂的核心与灵魂,故在编纂中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毋庸讳言,上述的任何一部词典或工具书类著作都是编者或众多编者们潜心数载、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结晶,本研究对他们毫无指责苛求之意。刍荛之言,难免有失偏颇,敬请方家批评或编者见谅。只是,每部词典面世,人人都有责任指瑕、斧正,不断地对其丰富改善,以求臻于完美。本研究权作引玉之砖,希望随着词典编纂学和翻译学的日趋成熟,早日编纂出更加与时俱进、符合读者需求的汉英中国哲学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