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个坚持” 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繁荣发展
2019-01-28郭玉红河北省群众艺术馆050000
郭玉红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050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习主席提出的四个坚持,为我们从事群众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明确更坚定的原则和方向。我们要努力践行,让“四个坚持”落地有声。具体到我省群文工作实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增强服务意识,多出文艺精品
群文艺术精品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群众文艺繁荣的标志,既代表了当前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又充分展示着群文队伍的组织、辅导、培训的整体实力。在精品生产过程中,要以“突出特色、勇于创新”为原则,量体裁衣,发掘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既保留其原有的艺术形态,又给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精品生产的过程是战胜困难的过程,是自我超越的过程,更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文化工作者提出的具体目标:“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好的文艺精品离不开生活,更离不开人们群众的智慧。在群众生活中蕴含着众多富有代表性的内容素材,需要更多的发现与提炼。文艺精品的创造需要文艺作品选拔通道的通畅和高效,我们应该多多利用各种类型的评比评奖(如国家艺术基金评选,国家和省市级文艺作品优选和比赛等等),形成文艺精品内容生产的比、学、赶、帮、超局面。加大对各类专业与非专业文化艺术内容创作者的培训和交流,加大对特定文艺品类(如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书法、曲艺、杂技、摄影等等)的针对性培训和交流,生产出更多易于推广、易于普及、易学易演的群众文艺作品。
二、立足实际,广泛开展群众文艺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反映好民生、民情、民意。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做到:
建立更多平台和机会促进群众文化交流、展示。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好的文艺作品不能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更多的走向广大受众,接受市场检验,在与受众的实际交流中不断完善和进化。因此,要更多的组织优秀作品的巡演、展演等活动,提升优秀文艺作品接近受众的频率,例如我省组织的 “燕赵群星奖”优秀作品巡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群文工作交流展示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我们都要重视受众需求的调查和受众反馈的分析,了解群众需要的文艺作品的类型和细节,了解不同受众对不同题材作品的特殊要求和期待。
将某些有潜力的群众文艺项目品牌化。积极通过数据积累,分析反思哪些文艺作品和文艺项目的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口碑良好。对于有一定延展潜力的群众文艺项目要积极塑造其品牌。在品牌化的过程中,要尤其重视当代青年人的审美诉求和文化消费需求,结合时代发展,有效更新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方式。在群众文艺项目品牌化中,也要积极引入专业指导和市场咨询,切记拍脑袋而忽视各类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消费诉求。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些可以精深耕种的群众文艺项目品牌,如河北省“七进”活动、“大地情深”——河北省“燕赵群星奖”获奖作品巡演、京津冀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等等。对于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项目品牌,千万不可虎头蛇尾或者故步自封,要保持敏锐的嗅觉,及时发现群众不断提升的文艺消费需求。
实现文化艺术普及的多样化和高效化。艺术普及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艺术普及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延展空间和更新维度,传统的形式有通过“百姓课堂”公益讲座,普及推广群众感兴趣、乐于学习的艺术形式,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依托传统节日,组织群众开展各项节庆文化项目等等。随着新媒体在生活中的不断浸入,我们的艺术普及方式和渠道也应该更多的更新,艺术普及活动的宣传渠道也应该和更多更高效的传播方式接轨。
三、群众文艺骨干资源的开发和培养
群众文化工作要不断创新发展,需要努力健全群众文艺人才队伍,加强群众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文化人才长期培养计划,逐步形成并健全一支门类较为齐全的群众文化骨干团队。目前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模式仍然较为传统,在文化馆的岗位设计上仍然存在职责混乱的现象,在各类文化活动的效度考评上仍缺乏更加合理的评审办法。对文化馆专业人员的工作激励力度不够,这些管理上的欠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文艺骨干资源的有效开发。因此,我们首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调动文化馆站专业人力资源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各级文化场馆的制度规章,带领各级文化馆站服务人员多走多看多交流,学习先进文化馆站的优秀服务方式方法。文化服务专业人员,特别是基层文化服务专业人员,往往并不能一招先吃遍天,他们除了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艺术特长,还需要具备多种综合能力,能策划、懂心理、善教学。因此,针对这些基层文化服务专业人员,开展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针对性培训,对于提升文艺作品创作质量,推广文艺项目的维度和广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运用整合资源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发展群众文艺骨干。随着群众文化活动在数量拓展和质量提升的压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文化馆意识到,合格的文化服务人才仅靠文化馆自身的培训培养已经力不从心,于是,很多文化馆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业余力量,将活跃的文艺业余骨干列入到文艺创作人才库中,将传统的培训和培养方式拓展,促进奖励机制的改革以调动更多的业余文艺骨干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社区、军队、企业、村镇等组织优势,在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项目中锻炼和培养多层次的文艺创作骨干。
也有一部分文化馆站开始运用整合思维,把橄榄枝抛向了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大户”——艺术类院校,各级文化馆通过与艺术院校的合作,实现联合育人,这样既能有效利用和与艺术院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又给众多的文化艺术学子提供了接触真正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平台,从而更有效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培养合格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是文化馆和艺术院校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双方的联结点,文化馆和艺术院校为了共同的价值目标,不断扩大彼此联系界面,功能也出现了交叉和重叠,双方合作的步伐逐渐加快。
四、坚持服务基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又是活跃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始终走进农村,服务农民,认真做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尤其是在创建农村文艺辅导基地的工作中,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通过在农村建立“不走的文艺队伍”、为农民搭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平台、挖掘整理创新“基地”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养农村文艺骨干队伍等多种工作方式,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五、结语
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服务工作是新时代给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将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事业发展“四个坚持”的鼓舞下,传承核心价值观,传递真善美,引领时代风尚。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大时代,为繁荣新时代群众文艺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