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尔检索、慕课与微课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衍进、整合与优化研究

2019-01-28三峡大学443002

大众文艺 2019年10期
关键词:概论道教民族音乐

(三峡大学 443002)

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开设、教材编纂以及教学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在这50年多年间,这门课程的体系在如何衍进、整合与优化?民间音乐研究格局进行了怎样的演化?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研究进程又如何?进入信息时代,在布尔检索、慕课与微课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的整体学科建设又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发展的关键以及薄弱点,也是笔者选题的主要缘由和研究动力所在。

一、课程与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本课题包含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两个基本层面,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也将从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

中国民族音乐,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基本课程设置,其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1838年延安鲁艺的民间音乐挖掘与整理研究。1943年杨荫浏所著《国乐概论》,该书第三编“总论”,既指出了“旧谱之缺点”,也“暗示”了民族音乐将来之出路,也初步形成了《民族音乐概论》(下称《概论》)的谱式呈示方式及其衍化轨迹。此外,1963年上海音乐学院于会泳所著《腔词关系研究》,既初步呈现了《概论》在民歌、歌舞、戏曲、说唱、器乐等五大类的分头研究“竖研究”,同时对五大类中一些共同的理论命题,包括句式、结构、宫调、唱腔与伴奏关系、润腔研究以及腔词关系等六个专题“横研究”。真正标志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实施诞生的教材是1964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如前所述)。作为中央音乐学院试用教材,该书将中国民族音乐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的舞歌和舞乐分别并入民歌和器乐,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然而,不管是四类还是五类,从其的内容结构看,《概论》既不是整体意义的“中国传统音乐”,也不是层次完善的“中国民族音乐”,它仅仅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间音乐为核心,涉及部分断代文人音乐,一笔带过宗教音乐,几乎不研究宫廷音乐的中国传统音乐试用教材。说其“试用”,是因为《概论》并未严格按照教科书体例编写,其理论阐述也较多地属于知识性介绍,另外,该书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正是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发展的开创阶段。根据已有对于《概论》的研究文献表明:基本原理、典型实例、最新成果、行文简明准确、学科知识的系统完整等方面的演进过程中,其课程体系始终经历着不断的整合优化过程。

题名为《民族音乐概论》的教材,大致有6部,实为3部。即:1964版;1986台北版;1980版。3个版本均以1964版为基础:1964版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出版,是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的核心;1988(5印)、2001(7印)、2004(9印)、2011(15印)四个版本,均以1980(2印)为标准,各版本课程体系完全一致;1986台北版变化最大,丹青艺丛编委会所“编著”《民族音乐概论》,实为全文照搬1964版1印的内容,只是删除了各章最后一节,即反映新中国民间音乐“新发展”的部分。另外删除(如1版2印中的例20《万里江山一片红》)或替换(例28《毛主席像红太阳》被替换成例27《跟着太阳一路来》)中国大陆政治色彩的谱例。50年来,从出版发行史来看,《概论》共计印刷15次。其中1版2印(1980年)和1版1印(1964年)相比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1印共计295页,2印共计289页,但2印以后各次重印,版面均未发生变化。

题名为《中国民族音乐概论》的教材,共计6部。其中,陈四海1部,上音1部,程天健4部。根据书号9787556602520查询,确认上音1条,实为程天健所编著。故,题名为《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教材仅三部。陈四海增列民歌类型儿歌;合并民歌与歌舞;单列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程天健保留民间音乐四分法,各章增加少数民族音乐专题,增列佛道宗教音乐专章。

题名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的教材共计四部。其中,王耀华、袁静芳、杜亚雄各1部,王耀华、杜亚雄合著1部。王耀华是对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进行早期系统探索的的第一人,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在该书中,他首次界定了“传统音乐”的概念、属性及其学科范畴;并首次采用中原、四域、外国三大源流和形成、新声、整理三大时期的表述体系,阐释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他打破了以民间音乐四分法或五分法来构成中国民族音乐做法,构建了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的民族音乐结构层次体系;并将世界音乐构成的三大乐系理论应用于中国音乐体系的阐释中,并尝试将中国音乐体系划分成秦晋、荆楚、齐鲁燕赵、吴越、巴蜀滇桂黔、闽台、粤、客家九大支系。袁静芳吸收了《概论》的民间音乐的积极成果,并增加了乐种学的相关内容;并将宗教祭祀音乐与民间音乐形体并论。杜亚雄与桑海波合著吸收了王耀华民间、文人、宫廷与宗教四分法的结构层次理论与中国乐系三大构成和支脉成果,拓展了青藏支脉、粤海支脉与台湾山地支脉,并将欧洲乐系与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进行了支脉实体化,扩展了和完善了王耀华的乐系与支脉理论。此外,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艺术特征与美学特征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提出了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系列主张。以王耀华、杜亚雄合著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为标志,中国传统音乐的课程体系的衍进、整合与优化暂告段落,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架基本形成,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

名之以《民间音乐概论》的各类教材仍未脱离上述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如江明惇将全书分为特征、体裁、形态三部分,翔实地回答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特征的文化、文艺、艺术成因及其表现,突出地挖掘了审美、内质、载体与体制特征。其体裁主要分为民歌、戏曲、曲艺、器乐四大类,沿袭并合并了《概论》基本体例。其形态,相比其他中国传统音乐教材更为系统深入,大致包含了旋法、调式、节拍节奏、乐思发展方法与逻辑、曲式结构、段落变化、腔词关系、综合分析等。应该说,江明惇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形态分析中堪为集大成者。在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个不能忽略的另一个大师级人物当属刘正维,他的《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全书体例与《概论》无异,然而刘正维教授的综论的价值尤其值得重视:他高度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概念、范畴及分类;关注发展史;尤其是其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基因结构的整体格局划分的“三线”、“四径”、“五态”划分值得重视;风格特征;曲式体制;调式体系;传播、交融、分布;审美意识。

布尔检索、慕课与微课,共同构建了《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衍进、整合与优化研究的教学改革背景的基本研究方式、手段和策略,把握三者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是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整合优化的前提。

布尔检索,是数据库检索最基本的方法,是用逻辑“或”(+、OR)、逻辑“与”(×、AND)、逻辑“非”(-、NOT)等算符在数据库中对相关文献的定性选择的方法。逻辑“或”的组配方式扩增检索结果,提高查全率;逻辑“与”的组配方式增加了限制条件,即增加检索的专指性,以缩小范围,减少文献输出量,提高检准率;逻辑“非”的组配方式用于排除不希望出现的检索词,能够缩小命中文献范围,增强检索的准确性。布尔检索的功能是非常那个强大的,运用布尔检索可以将检索的条件进行多重叠加、筛选、组合、删除等,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检索的查全率、准确率。

慕课,简称MOOC,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国外研究始于1998年,MOOC于首次出现在2007年中文文献中。2015年“慕课”进入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视野。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核心构成是课例片段,具有鲜明的教学主题,包含组织教学、授课、教学反思、练习测试、教师点评等完整的教学过程设计,体现出动态生成,易于扩展的“半结构化”。其特点有八:教学时间短(5-8分钟);内容少;容量小;情景化;主题鲜明、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微课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通过小课堂成就大教学,关注学生细微,带动学习积极性,所以微课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根据已有资料显示,“微课”一词首次出现于1956年,仅就中国知网平台,迄今为止(2018-5-12),全文文献中出现“微课”一词的文献量高达27186篇,“微课”题名文献8990篇;“微课”书名著作304部。

相对而言,布尔检索是三者的灵魂,是整体研究的基本构建手段,微课是实施教学的基本手段,慕课是必要补充。

二、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内容陈旧、缺乏最新成果的整合与更新

《中国民族音乐》作为音乐类高等艺术院校的必修课程,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规范和表述体系。

首先,创作型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尽管高校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研究特征,课程体系不能象文化馆、文化站、群众艺术馆等民间音乐机构那样就地取材,现编现演地进行创作型实践研究。所以,早期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型的研究模式,也不会成为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主体。但是,随着全民创新意识的崛起,和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适当增强创作型课程的比例已势在必行。

其次,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音乐比例失调。根据中国的民族构成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各民族的实际表现,其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可能均等地逐一地将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系统介绍。现行教材要么以汉族音乐为绝对主体,如《概论》,要么纯粹的少数民族音乐,如各类《少数民族音乐》教材。不管是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等量齐观,还是片面只强调两者之一,都不符合我国民族音乐教学的健康协调的长远发展目标。

第三,中国民歌的经典研究缺失,一是经典理论缺乏整合,二是经典作品缺乏宏观研究。由于民歌是民间音乐的基础,民间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民歌也是中国民族音乐整体的基础。因此中国民族音乐应突出民歌教学,突出民间音乐教学,文人音乐来自民间,又经历了专业文人、艺人的艺术创造,其艺术品格理应引起音乐艺术高等院校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视。

第四,宗教音乐与宏观民族音乐比例失调。而宗教音乐因其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排他性、虚幻性、歪曲性等特征,仅供了解,不宜深究,但也要为部分同学的专业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学术服务。

第五,宫廷音乐的研究未能引起整个民族音乐界的重视,对其思想本质缺乏深度认知,也缺乏应有的价值判断。宫廷音乐就其实质来讲,不过是统治阶级享乐腐化的工具,虽有其卓越的艺术形式上的成就,但其思想本质是腐朽的,因此,对于宫廷音乐,只能择要介绍代表性乐种、舞种、曲种、剧种,以此体现宫廷音乐艺术成就的形态特征、构成原则、美学思想等,不可能将其置于与民间音乐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民贵君轻的价值定位,既是民间音乐在民族音乐构成中的基础性地位所决定,也是音乐艺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学历层次所决定的。因为《中国民族音乐》虽是必修学位课,但是学时只有32课时,不宜就宫廷音乐的细部形态结构、组织原则、美学思想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否则就会颠覆民间音乐的基础地位。同时也要为部分有志于研究宫廷音乐,发掘整理国家品格的宫廷音乐遗存提供必要的学术基础和文献线索,至少要紧跟宫廷音乐研究的前沿动态。此外,在研究上培养上,要能有志宫廷音乐研究的学生准备必要的文献基础、研究思路和科研经费储备。

2.教学方法陈旧,课题所涉检索、大数据与微课问题在整个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力度薄弱

首先,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文献中论及“布尔检索”的数量极少,主要涉及川剧、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白族大本曲等三个领域。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其次,目前,中国民族音乐的“慕课”教育研究主要局限在民间音乐影像资料库建设、高校美育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数字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中等豫剧职业教育研究、竹笛教学时效性研究、民族地区高中音乐教学等非常有限的几个领域。

第三,“微课”的题名文献却极少研究中国民族音乐,仅有内蒙古传统音乐、黄梅戏校园传承、传统南狮音乐等三个论题。所检资料,无“微课”书名的中国民族音乐著作。

三、整合与优化对策

1.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慕课、微课与布尔检索的教学优势,先试点,然后逐步推进研究进程,深入挖掘课程价值,积极推广先进教学经验。

以《中国民族音乐》核心教材《民族音乐概论》面世50年来,《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衍进、整合与优化问题为契机,积极展开教学方法的探索,整合慕课、微课与布尔检索的优势:布尔检索是三者的灵魂,是整体研究的基本构建手段,以此确定研究目标,集中优质高效的专题文献,充分论证,使小型课题得以全面深入展开,提升学生基础研究的厚度与广度,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操作性。发挥微课课型小,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分解难点的优势。整合慕课大数据,扩展研究空间。

以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前提,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趋势,突出《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关键问题,紧跟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服务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的整体学科建设,夯实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根基,传承经典,适应现实,为音乐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提供全面、规范的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知识体系。

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创意、创业的现实需要,离不开民族音乐的基础研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导师引领的团队协作模式将取代满堂灌的知识传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来优化配置。慕课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学习与研究来说,既是新市场、新产业、新机遇,但也是变化极快、潜力极大、陷阱也极深的新领域。由于微课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通过小课堂成就大教学,关注学生细微,带动学习积极性,所以微课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慕课微课各有所长,扬长避短,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导师引领的方式,以布尔检索为辅助手段,采用大数据小步幅战略,稳步推进《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良性衍进,多层次整合与整体优化。

2.切实研究《民族音乐概论》面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衍进的积极成果,整合、优化出富有历史积淀和时代气息教学内容。

第一,形成、发展和深化民间音乐研究格局,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概论》《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与《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第二,以陈四海、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为基础,吸收千余篇核心期刊文献,78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著作的积极成果,与,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内容体系的全面整合与优化。

第三,以《概论》基础,总结杜亚雄、王耀华、雷维模等著的拓展研究,积极吸收李向京、陈四海、费邓洪、赵少英等人对文人音乐研究的积极成果,推进文人音乐研究。

第四,全面梳理宗教音乐研究的缘起、探索、深入与丰硕成果。

缘起于1958年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宗教音乐》与《湖南音乐普查报告附录之一 宗教音乐》。改革开放后,田青、周凯模、勒宗伟、刘同生、史新民、张兴荣、杨秀昭等开始了宗教音乐研究的纵深探索。从1992年开始至今,以胡耀的《佛教与音乐艺术》开始,佛教音乐研究开始了收获的季节,其后,韩军的《五台山佛教音乐》、尼树仁的《中州佛教音乐研究 论文选集》、包•达尔汗《蒙古佛教音乐》、袁静芳的《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杨民康的《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研究》、李小荣的《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多杰仁宗等著的《青海藏传佛教音乐文化》、黄凌飞的《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高翔的《中国佛教音乐文化文库 西藏“觉木隆”藏戏研究》相继问世,一批学术力作和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家产生了持久的社会影响力。与佛教音乐相比,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音乐的研究更可谓风生水起,成效显著。1984年,苏州市文联编写了我国当代第一部集成性质的道教音乐著作《苏州民族民间音乐集成 苏州道教音乐》,1987年,史新民主编了当代中国第一步具有一定研究性质的道教音乐著作《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其中,蒲亨强执笔的《概述》是全书研究的点睛之笔。因为,全书除《概述》外,就是《武当道教音乐》、《谷城火居道音乐》是资料集成,而《道人小传》具有附录性质,不是音乐本体。而《后记》、《补遗》更与内容本题无关。1988年,甘绍成出版了我国当代第一步研究性质的道教音乐专著《川西道教音乐的类型及其特征》。此后的道教音乐研究成果颇丰,但其层次良莠不齐,主编、编著类著作占据相当的比例,总体呈现研究表面化、资料化,缺乏独立见解。专著类著作也非全部名副其实,整体呈现出宏观体系化和微观个案化两种基本趋势。我们需要首先梳理出部分研究实力雄厚,影响深远的道教音乐学家的著作:1993年,曹本冶、蒲亨强著《武当山道教音乐研究》实录与文献互证。1994年,周振锡等著《道教音乐》突出了科仪音乐的套曲构成原则。2000年,胡军著《中国道教音乐简史》奠定了其后道乐审美、现代文化与养生领域的研究基础;同年,甘绍成著《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研究计划编.青城山道教音乐研究》,是其10余年道教音乐研究的全面总结,也体现了道乐研究世纪回眸的开阔胸襟,并开启了见微知著的外域拓展与成都道乐研究的纵深取向。2001年,张鸿懿著《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研究计划编.北京白云观道教音乐研究》是其10余年道教音乐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和提升。2012-2013年,蒲亨强著《中国道教音乐之现状研究》《道教音乐学》,是作者道教音乐研究集大成之作,也是道教音乐界的厚实之作,两书涵盖了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20余年主要的道教音乐研究成果,包括两个国家社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2013年,赵书峰著《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 以瑶族还家愿与梅山教仪式音乐的比较为例》,是其博士论文成果的一个修订本,蕴含着开启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宏伟志向。2016年,黄剑敏著《明清以来江西道教与地方音乐文化研究 以宜春、南昌、鹰潭为中心》,陈瑜著《晋北民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均为作者的博士论文。2017年,刘欢著《道教仪式音乐及其心理影响机制探析》,这是一部道教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著作,具有社会学、宗教学、音乐学与心理学高度融合而相得益彰的著作。如下著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道教音乐研究的局部成果:1993年,王纯五、甘绍成著《中国道教音乐》,曹本冶、蒲亨强著《武当山道教音乐研究》,马吉玉编著了《碧霞祠的钟声 泰山道教音乐》。1996年,曹本冶主编《中国道教音乐史略》。1999年,袁静芳、李世斌、申飞雪合著《陕西省佳县白云观道教音乐》。2000年,曹本冶、徐宏图著《杭州抱朴道院道教音乐》《温州平阳东岳观道教音乐研究》。2001年,向思义编写了《中国茅山道教音乐》。2004年,史新民编著《道教音乐》。2005年,史新民编著《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卷》。2006年,史新民再主编《武当道教音乐》,陈莲笙主编《上海道教音乐集成 第1卷》。2007年,朱瑞云著《扬州道教音乐考》。2008年,周振锡等再著《道教音乐》。2009年,刘红主编《天府天籁 成都道教音乐研究》。2010年。孙秀华、张磊著《山西道教音乐》,张明贵、康至恭讲说《白云山道教音乐》。2012年,丁常云主编《浦东道教音乐集成》。2013年,刘红主编《中国道教音乐史略 修订版》。2016年,胡军主编《道教音乐研究文集》,徐宏图、郑金开编著《东岳观道教音乐》,蒋燮著《畲客共醮 乐以相通 赣南道教节日祈祥法事科仪音乐研究》。2017年,钱铁民、马珍媛编著《无锡道教科仪音乐研究》。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相对薄弱,今有刘明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教音乐与民俗音乐文化》与周吉所著《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礼仪音乐》。相对而言,周吉的伊斯兰教音乐研究更地道一些,但多为音乐本体研究,与宗教关系并不明显。王楠、王新磊、马兰、钟隽迪的三篇硕士论文分别对河南开封、山东临清、内蒙呼和浩特、宁夏市四地伊斯兰教音乐作了较为详实的个案研究。

中国基督教音乐研究也是比较薄弱的,好在有部分核心期刊论文提升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实力。见诸记载的图书仅有杨民康著《本土化与现代性 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孙晨荟著《谷中百合 傈僳族与大花苗基督教音乐文化研究》。在期刊文献领域,宫宏宇的研究独树一帜,然其重心不在“中国化”上,而在传教士对于基督教音乐的传播上,因而宫对于中国本土的基督教音乐的现实性关注是不够的。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研究主要有欧阳宜文的《<众圣歌集>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于涛的《中国基督教音乐的民族元素》、诸炜《当今中国社会转型中基督教音乐文化的考察与思考——以江苏省常熟地区为例》、张雯霞的《基督教音乐在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环境中的发展与演变》、王鑫的《基督教(新教)圣诗音乐中国本色化探研》。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以贵州、云南、广西研究影响最大。如王承祖等著《贵州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苗族篇》、杨方刚等著《贵州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布依族篇》、张中笑著《贵州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侗族篇》;陈蔚著《云南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传承与变异》、张兴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 云南卷》;杨秀昭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 广西卷》等。在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宏观研究上,田青编著了《佛教、基督宗教、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一书,袁炳昌(《少数民族宗教音乐小议》)、李莉等(《经济视阈中的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世俗化》)、李雨佳(《关于音乐宗教性、社会性与民族性的思考——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进程研究》)、刘桂腾(《“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少数民族原始宗教音乐的保护问题》)等人在其相关论文中均有论及。

第五,加强宫廷音乐研究。全面整理、整合与优化宫廷音乐研究的基本文献。宫廷音乐研究力作主要集中在断代史专题论文,教材类著作多属常识性介绍。早在1990年,王耀华在其《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一书中专论开始宫廷音乐。2000年,杜亚雄如法炮制。事实上,在名之以“民族音乐”标题下,专论“宫廷音乐”的教材有9部,包括蒙古族宫廷音乐研究(柯琳、卢国文主编《民族音乐续论》,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藏族宫廷音乐(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第2卷)。宫廷音乐研究的博士论文有成军的《隋唐宫廷音乐表演研究》、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柏红秀的《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等3篇。硕士论文20篇。核心期刊、C刊文献47篇。

第六,整合与优化音乐形态研究。形态研究是《概论》课程传统的核心构成,也是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重要特色,江明惇的《中国民间音乐概论》集中地诠释了旋法、调式、节拍节奏、乐思发展方法与逻辑、曲式结构、段落变化、腔词关系、综合分析等形态特征。伍国栋首次提出了音乐形态分析的民族音乐“语境”的概念,并将形态变量的母语分析和模式化提炼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性方法论(参见:伍国栋《音乐形态分析的民族音乐语境》)。

第七,加强整体与格局研究。整体与格局研究是《概论》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之一。主要关涉如下问题:第一,民族问题,如何协调汉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的关系;第二,中国乐系与世界乐系的关系;第三,学科与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关系;第四,中国民族音乐的概念、历史、体裁、特征、形态、审美、基因结构体系;第五,民歌、民间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层次关系;第六,中国乐系的文化支系划分。

第八,整合《概论》中的概述部分的历史体系研究。本研究可吸取中原、四域、外国三大源流的积极成果;整合中国民族音乐历史分期的多家成果,特别是中国音乐专门史研究的成果。中国音乐体系的文化支系划分,有助于理解民族音乐的整体部分的内在关系;形态特征与美学特征有助于提升研究的理论品格;中国民族音乐母语教育观念的提出和实施,既有民族自立和自信的问题,也有文化归属的自觉,值得也需要在研究中予以重视。

第九,加强布尔检索、慕课与微课为核心的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教学法研究,建立导师引领,学生中心,见微知著;立足民间音乐,重视文人音乐,关注终极关怀,发掘国粹价值的教学研究体系。

四、结语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衍进、整合与优化表明:《概论》奠定了课程体系的民间基础;名之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的系列教材加强了少数民族音乐、增加了佛教和道教音乐,在民歌中增加了儿歌的分类与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系列教材在保留民间音乐基础上,拓展了文人、宗教、宫廷音乐广度和深度,将世界三大乐系划分的理论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研究实践,并尝试将我国音乐体系进行九个到十三个的文化支系划分,并对形态特征、美学特征进行了大胆探索,并提出了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思想主张;以江明惇、刘正维为核心的“民间音乐概论”系列教材,深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形态内涵,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概念、范畴及分类,尤其是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基因结构的整体格局划分的“三线”、“四径”、“五态”划分,深化了民间音乐的研究深度,提升了民间音乐研究的理论品格,揭示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深层次的文化、文艺、艺术特征及其成因问题。然而,自1964年以来,教材内容一直沿袭“五大类”的框架未做改变,缺乏新的开掘、补充,也未及时吸收不断挖掘出的传统音乐资源和本学科很多新的学术成果;音、视频资料质量不高,无法印证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神及其历史价值和人文品格;五十年间,该课程基本保持“以一当一”之态势,没有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而进行教材内容的量、级、度分层;带有指令性的全国性教材与各地院校的教学实践相互脱离,没有起到它应该有的指导或引导作用。而各地自行编写的分散状况又影响了课程教材的相对统一和质量提升。如此之类的问题应引得每一个从事中国传统音乐工作者的深思。以布尔检索、慕课与微课为核心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整合与优化,应当建立导师引领下,以学生中心的,发现式、渐进式的大数据背景下的,既立足民间,又重视文人情怀,关注终极理想,体现国家气象的课程教学与研究体系。

猜你喜欢

概论道教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道家道教研究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