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者无界
——浅论博物馆业务工作的“跨界”
2019-01-28鸦片战争博物馆523000
(鸦片战争博物馆 523000)
跨界,最大的益处是让原本不相干的元素相互碰撞、渗透、融会,从而开创新的思路、产生新的亮点。目前跨界已渗透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大到全球企业,小到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演绎不同的跨界故事。跨界本身逐渐成为了无界之举。作为博物馆,对外跨界的案例不胜枚举,跨影视、跨综艺、跨教育……跨界合作可谓风生水起,在这方面研究者甚多,本文暂且按住不表,只将目标聚焦在博物馆内部业务工作之间的跨界,试图从中发现博物馆内部机制优化及创新型文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一、博物馆业务工作与“跨界”
(一)为什么要“跨界”
1.“跨界”打破旧壁垒
我国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与体制外企业和机构相比,在经营管理上的自主性和活力相对缺乏,体制机制障碍有待进一步破除,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在当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观众需求丰富多样的时代,传统的以职能分工为基础的组织形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不少博物馆各部门之间存在的业务鸿沟和壁垒越来越明显,“跨界”势在必行。
2.“跨界”适应新常态
这是一个融合发展的时代,媒体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三地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等耳熟能详提法正逐渐落实为行动,在这大局融合的态势下,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博物馆或许也该反思内部业务的融合现状,不断开拓未来的发展之路。而“跨界”,作为融合的基础和更有效汇聚合力的前提,是时候被提上博物馆的议事日程。
3.“跨界”开辟创新路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国崛起的关键是人才的崛起,强国大业寄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让文博创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是每一位文博工作者的使命。在这一点上,严格固守各自本职工作的“一亩三分地”,恐难种出创新之果,只有勇于“跨界”,敢于“嫁接”,以本职工作为原点,多角度延伸,文博人才有新的竞争力,文博事业才有新的发展。
(二)“跨界”与分工
工业化进程以来,为了提高专业的水平和操作的规范化,职能式的组织结构及专业化的分工在一定程度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组织活动的效果、效率越来越不尽如人意,博物馆各部门容易只关注自己所分担的那一部分工作任务,追求本部门利益最大化,但没有人为整体项目或者文化产品的成功负责,没有人为观众的需要负责,博物馆开始对观众新的需求反应迟钝。部门的本位主义严重,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跨部门流程不畅、效率低下,对全馆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影响。这个时候,传统的部门专业分工带来的鸿沟亟需“跨界”之桥来连通。但“跨界”不是对专业分工的否定,“跨界融合”中仍需要分工,“跨界”与分工相辅相成,相互贯通。
二、如何“跨界”
(一)思想上“跨界”
要“跨”得“界”,首先要有全局的理念与视角。大河不满小河干,无论是一个部门的员工还是部门负责人,不仅仅要看到自己个人及部门的效益与绩效,还要看到整个博物馆甚至整个文博事业的发展。跳脱个人与部门,放大格局,摒弃防守思想和防守意识,放眼于部门之外,站在全馆更高层面去思考问题,是“跨界”的重要前提。
要“跨”得“界”,还要有危机意识与自我培养意识。大部分作为事业单位的博物馆,在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后,工资由财政统发,没有经营压力,“铁饭碗”下员工相应也少了许多竞争压力和前进动力。如果没有对自我的更高要求,不能自觉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危机感进而寻求发展之路,就很容易被时代抛弃。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是文博人“跨界”的动力所在。
(二)流程上“跨界”
建立面向观众、面向社会效益的流程,是博物馆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以陈展工作流程为例,在我国的博物馆陈展工作中,一直都是首先由内容研究部门进行内容的策划编写,再由陈列设计部门进行形式设计,即便陈列设计提前介入,也只是在内容编写的同时,依据未完成的内容进行初步的设想。而日本博物馆展示工作流程却是将内容涉及与形式设计合在一起进行的,展示脚本、形式设计、预算、工程表的详细程度也是随着程序的不断推进而更详细、更确定。1实践证明,前者容易造成内容研究部门只追求内容的完善,陈列设计部门只追求形式设计的美观,内容与形式分离,内容与形式结合的水平难以保证;而后者将内容编写者与形式设计者“捆绑”为一体,相互启发,突破彼此的专业局限,工作更灵活、更有效率,更能保证展览质量。此例说明,博物馆业务工作上的“跨界”,需要从工作流程上进一步优化提升,形成合作推进,平等交融的工作状态,惟其如此,才能将合力汇聚于文化产品的最终呈现,才能将视角聚焦于观众的需求与体验。
(三)业务上“跨界”
业务上实现“跨界”,是“跨界”的核心。近年来大火的策展人制度,就是博物馆业务上“跨界”的重要实践。湖南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都进行了策展机制的改革探索。其中广东省博物馆自2013年起实行原创展览遴选制度并竞争性选拔策展人,凭借“项目负责人制”实现了策展由部门制到项目制的转型。鸦片战争博物馆也于2017年制作出了首个策展人制度下的临时展览,研究人员担任了策展人,文保人员尝试了内容大纲编写,新媒体工作人员参与了陈列设计,办公室人事专员参与了社会教育……人人都把项目当成自己的事,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该展览收到了广泛关注,并获得2016-2017年广东博物馆开放服务最佳做法评选最佳展示推广奖。此外,该馆还推出了教育活动策划人制度、课题研究承担人制度,在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学术研究等业务领域实现“跨界”。
在跨部门合作、自愿组合、凭实力竞争选拔的制度下,人人有机会担任策展人、策划人、承担人,人人有机会参与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学术研究工作,在本职工作之外,发现自身的另一种可能性,展现自己的另一面。对于个人而言,这是跨界的自我实现,对于博物馆而言,这是人才的跨界培养和业务界限的破除。不分部门,不论专业“出身”,在项目中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鲜明用人导向,以才能论英雄,有效激发内部的良性竞争。
(四)能力上“跨界”
业务界限模糊了,势必带来竞争的压力。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促使自我能力的提升。现在是一个迅速更新迭代的时代,过去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都有被淘汰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时刻注意与时俱进。就陈列设计师而言,只懂用画笔画纸手绘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还需要熟练的设计软件操作、能读懂大纲内涵、了解文物属性,才能做出形式内容完美结合的设计,展现文物的魅力;就新媒体小编而言,只会写写文章还不够,板绘、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摄影摄像、web前端开发等等都需要涉猎。如果还停留在内容设计只是内容研究人员的事、文物布展只是文保人员的事、编写代码只是技术人员的事,那么能力的“跨界”与“跨越”就无从谈起。
三、“跨界”的影响
(一)学习与竞争环境的形成
“跨界”,是新思想、新概念、新路径、新模式的摇篮,同时也是释放“鲶鱼效应”的有效机制。鼓励“跨界”的博物馆,必然会打破“编制”束缚、穿越“身份”障碍,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人才获得更多施展才华的渠道,进而形成人人向学、良性竞争、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个人价值的取得
在自由的环境下,内部员工的自我发展更趋多样,个人价值的实现之路更加宽广,迎接时代考验的能力更加强大。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工作将不再是工作而成为一项事业,为事业而努力的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将更加强烈,所获得的成绩也必将更加显著。
(三)博物馆社会价值的提升
博物馆机体无跨界,则如同血脉不通。一个允许跨界的组织之活力,在于其中的每个人在单向时间里凝聚多样性与可能性。而每个人的多样性与可能性又将激发个人成就的多元化,进而助力博物馆社会价值的实现。本质上而言,业务上的“跨界融合”,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内部力量的聚合,是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其社会价值提升的动力所在。
“跨界”,需要由内而外,在内部先融通跨界,才能拥有对外跨界的良好基础。能跨界者,发展无界,创新无界,未来无界。
注释:
1.王卫东.《关于博物馆展示工作程序之思考——从中日展示程序的比较出发》.《中国博物馆》,200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