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化浙江空间布局的若干建议
2019-01-27周世锋王琳
□周世锋 王琳
面向“十四五”及更长时期,浙江空间布局优化应遵循“543”总体思路:即遵循“五个化”布局导向、推进“四大建设”空间协同、形成“三力并举”的总体生产力布局
空间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空间布局是引导各类保护和开发行为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空间格局从“两片四区”“三区三带”发展到“一体两翼”,区域结构逐步转向多维协调发展。面向“十四五”,在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背景下,需要放眼全球、立足当下,优先思考空间布局问题,研究安排好总体格局与优化方向,为谱写现代化新篇奠定基础。
浙江空间布局的现状特点
空间开发强度呈现东高西低,用地结构日趋稳定。全省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金衢盆地和温黄平原等地区,基本形成了“平原大都市区+山区点状”的开发特点。适宜建设地区基本开发完毕,建设用地增速逐步降低,结构占比在12.5%左右,基本趋于稳定。
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北高南低,杭甬领跑全省城市发展。浙中部以北地区集聚了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0 万元以上市县,以及入围全国百强县的大部分市县,经济总量明显高于浙南地区。杭州和宁波两市占全省43.2%的经济总量和31.4%的常住人口,总体规模在省内显著领先,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领头羊。
都市区发展呈现核心外围模式,中心城市开发效率最高。全省66.6%的常住人口和73.2%的经济总量集聚在四大都市区的核心区,人口分布密度和用地开发效率呈现以中心向外围渐次递减模式,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强。2018年,杭州和宁波两市的常住人口比上年分别增加了33.8万、19.7万,增量占全省一半以上,人口仍继续向都市区的核心区域集聚。
科创资源和经济园区环湾、沿海集聚,杭州湾地区最为密集。杭州湾地区是全省创新资源最为密集、创新生态最优的地区,集聚了16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走廊四新区”主平台,以及6个万亩千亿平台,也是园区平台、上市公司、民营500 强企业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其中杭州集聚了全省大部分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超过一半的省级创新服务平台及新型科研机构,宁波则紧随其后。
同时,浙江空间布局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浙西南与浙东北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四大都市区发展参差不齐,温州、金义大都市区建设滞后,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较小;湾区优势发挥还不充分,岸线开发停留在大港口+临港制造这一阶段,创新型、休闲型、保护型发展引领不足;各类开发平台普遍存在“一主多辅、一区多片”的状况,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较低;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碎片化,还缺乏整体系统性保护。
遵循“543”的布局优化思路
总体来看,浙江空间格局在历经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后已日趋清晰稳定,重大开发和保护空间分布基本明确;空间开发日趋集聚集约,提高开发效率和深度是大势所趋;空间联系日趋协调一体,山海、城乡间的协调联动更加紧密;空间利用日趋绿色有机,新型业态空间进一步发展;空间管控日趋严格精细,保护性空间刚性与精准落地更加突出。
结合现状与趋势,面向“十四五”及更长时期,建议浙江空间布局优化遵循“543”总体思路:
——“5”,即遵循“五个化”布局导向。一体化,全域融入长三角。以共建亚太辐射核心为目标,强化陆海统筹、山海协作、跨湾联动,深化核心培育、网络贯通、创新支撑,聚焦近沪融长区域协同建设,助力杭绍甬、甬舟、嘉湖一体化发展,以区域共赢指引空间优化,协力共建长三角金南翼。网络化,互联互通互协。做强四大都市区,培育战略性产城融合板块,完善高效基础设施骨架,强化产业、科创等要素网络联系,丰富区域性生态绿道串引,形成多核心、网络化、更趋开放融合的空间体系。绿色化,良性生态循环。丰富“两山”理论内涵,保护好山体屏障、蓝色海岸的生态基底,构筑好森林公园、城市绿地、水系廊道等生态支撑,强化智慧化、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空间修复力,建设全域大美生态图景。精细化,可持续有机管控。坚守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合理调控省域人口和用地规模,推动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相协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管控体系。差异化,协调互利共生。尊重地区特质,挖掘潜力优势,聚焦聚力大战略平台,配套落实差异化发展政策,做美生态空间、做优城镇空间、做强产业空间、做亮乡野空间,形成智慧共生、协调互惠的发展共同体。
——“4”,即推进“四大建设”空间协同。把握“四大建设”互补互联、协同协作、有机统一的整体性特点,以核心城市为引领,以环湾区域为能级衍生,以生态区域为可持续支撑,以交通主轴为联动开放网络,协同实现整体最优发展。大湾区突出创新驱动主引擎功能,围绕产业空间整合、内涵提升,以环杭州湾经济区为主体,建设浙江对外竞合的两大“金南翼”,即长三角的金南翼、大上海的金南翼。大花园突出生态服务主屏障功能,围绕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经济培育,以浙西南生态功能区为主体,形成浙江空间可持续的战略支撑。注重统筹保护生态资源,创新特色人文和生态经济,补足发展短板,实现绿色崛起。大通道突出开放带动主动脉功能,围绕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以义甬舟大通道为主轴,形成海陆多元立体、绿色智能、安全便捷的综合性联动网络。缩短浙西南和浙东北的时空距离,加快规划建设智慧化沿湾沿海快速交通通道、生态花园地区美丽交通廊道,提效都市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区际通勤线网。大都市区突出城市化引领主平台功能,围绕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体系,以核心区为主体,形成浙江参与全球竞争的主阵地。强化极核功能和区域分工,促进要素梯度转移与空间重组,培育新型示范型能级驱动平台,引导周边腹地一体化发展。
——“3”,即形成“三力并举”的总体生产力布局。“一湾引领”,即聚焦环杭州湾地区,主动强化杭州和宁波都市区间的设施对接、功能联动、机制优化,率先形成环杭州湾大都市连绵区,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能级区域联合体、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浙江重大战略承载地、现代化发展引领极。“两翼拓展”,即拓展蓝色海域和绿色山区两大“保护翼”的空间内涵和潜力优势,强化陆海统筹战略支撑,培育形成新兴增长点;拓展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翼”的辐射通道与腹地建设,全面打开陆海丝绸之路两大扇面,构筑全方位联通世界的大通道。“四极辐射”,即突出四大都市区的主核辐射,强化综合功能配套、高端要素集聚。在做强环杭州湾的同时,强化甬台温廊带在联结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作用,并提升浙中区域在连接浙西南和浙东北区域的战略通道作用,推动以温州为核心的沿海城市群的复兴,强化以金义为核心的浙中城市群建设。
围绕六个重点优化布局
围绕精准施策,调整优化主体功能定位。建议设置城镇化发展、农产品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三个主体功能大类。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开发强度、战略安排等因素,在城镇化发展县市中进一步划分以优化发展和以重点开发为主的两类。优化发展的城镇化地区以四大都市区核心区为主体,重点开发的城镇化地区以大都市区内、核心区外的县市为主,更多承担人口等资源要素的外溢和功能性平台的建设。
围绕科产城融合,整合打造高能级平台。建议重点建设“六大城市新区、两大科创廊道”。六大城市新区,在钱塘新区、南太湖新区、前湾新区和滨海新区基础上,考虑辐射联动、区域均衡因素,进一步培育金义新区、瓯江口新区,打造新兴的产城融合平台。两大科创走廊,即G60科创走廊和沿海科创走廊,推进多点联动,培育高能级的创新带动极和集聚群。其中,沿海科创走廊以宁波为创新引擎,以温州和台州为重点支撑,与甬台温沿海产业带发展相结合,带动浙江沿海地区复兴。
围绕统筹一体,建设跨区域合作发展区。重点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在省际边界、大都市区区际和区内的重点区域,谋划若干合作平台。省际方面,加快部署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苏浙皖产业合作区、浙沪产城融合发展区、浙赣衢饶合作区、海西合作发展区、浙徽生态旅游合作区六大协同发展区;都市区方面,研究部署杭绍、甬绍、甬舟、嘉湖、杭嘉五大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推进区域内高水平协调联动。
围绕协调均衡,增强温州、金义大都市区综合能级。温州和金义两地是沿海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的主体,具有联动南北、东西的重要枢纽作用。建议突出都市区和城市群共生理念,以“轨道上的都市”建设为先导,加快建设快速交通线网,完善区域公共服务的联通共享,并以金义科创走廊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为主体强化创新驱动、以金义新区和瓯江口新区为重点,建设高能级示范平台,促进都市区在广域城市群网络中蓄能,更好地支撑全省网络化空间发展。
围绕绿色大美,建设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议围绕浙江十大名山,在“十四五”时期优先推进钱江源国家公园、天目山国家公园(拟)、大盘山国家公园(拟)、凤阳山和百山祖国家公园(拟)、雁荡山国家公园(拟)五大名山国家公园建设,高水平规划生态资源体系,建好旅游休闲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发展高端个性化产品,推动形成自然风景绵延生态群,描绘出现代化的“诗画浙江”新版图。
围绕网络共建,构筑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设施体系。建议实施“东北区域加密、沿海区域提效、西南区域增联、海港区域集群”的总体策略。东北区域加密,即率先建立环杭州湾智能综合交通环。谋划构建沪杭甬高速高铁双回路,规划建设沪嘉城际轨道、杭绍甬、沪杭甬、杭州绕城西复线等智慧高速项目,提高一体化联动效率。沿海区域提效,即扩容提升长三角区域与海西经济区的联系通道,建好宁波经台州至温州的沿海综合交通带,强化浙东南区域在北承南接中的枢纽作用。西南区域增联,即加快形成衢丽花园城市群生态交通大通道,推动美丽示范廊道建设,提升西南区域城市群联系紧密度。海港区域集群,即加快建成联动上海具有重要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港口集群。重点做强宁波舟山港“核心层”地位,加强海港和陆港联动,积极推进大小洋山港合作开发,更好地服务于浙江和长江经济带的全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