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乡村发展新思维助推乡村振兴新跨越

2019-01-27崔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城乡生态农业

崔伟

(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山东 临沂276000)

1 引言

乡村作为中国主要的人口聚居地,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区域,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与城市同等重要。目前,许多地方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存在“中心城区好,周边县乡差”的短板,对农村、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普遍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如何消除城乡差距鸿沟,实现全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好的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问题,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是城乡发展思路的重大战略性转变。

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要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真正使乡村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活幸福、人文和谐、管理完善的生态宜居之地。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把握的新思维

迈向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新思维、新理念、新思路的伟大战略。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以党中央的新思维为基准去理解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这种新思维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从“农村”到“乡村”的系统发展思维。传统意义上,“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单元,而“乡村”是集生产与生活、社会与文化、历史与政治多元要素为一体的人类文明载体。全面振兴乡村,要树立系统发展新思维,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生态的整体角度系统性加以解决。

第二,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的城乡互补共生思维。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之路,就是城乡各自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推动各种要素资源高质量双向流动的城乡互补共赢、共生发展的新模式。

第三,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的熟人社会治理思维。虽然当代中国乡村比原来更加开放,但乡村熟人社会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正是适用于新时代中国乡村最有效的治理模式。

第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亲情换位思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最有新意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基层党员干部要更好地熟悉新时代的农村,与新时代的农民打交道交朋友,就必须以同样的亲情思维来换位思考。

第五,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绿色发展思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

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快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抢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机遇期。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规划先行,制度优化。一是政府要对乡村实际情况、可能发展方向和可用的资源进行摸底调查,深入研究振兴什么、谁来振兴、用什么振兴、如何振兴、何时振兴和谁做决策等问题,在充分理解城乡融合、绿色发展等乡村振兴新理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研究制定有前瞻性的系统规划、长远规划及中短期规划。二是要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党员干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第二,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要依托本地特色和优势资源精准施策,实现农村产业大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强化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以项目带动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其次,要尽快落实农村土地、产权、户籍改革等惠农兴农的政策举措,做好连通“三农”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再次,要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优势,利用电商平台等现代商业模式,盘活闲置资源,把优质农产品品牌推向全国。要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的模式,积极解决乡村振兴中面临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关键问题,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三,学习借鉴,示范引领。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国内外典型经验。比如,德国的“城乡等值”发展模式、美国的“城乡共生型”发展模式、日本“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瑞士“生态环境型”发展模式、我国的浙江“安吉模式”、怀仁县“五村联创”模式、袁家村模式等。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也不相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培植本地乡村振兴样板,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一个好的样板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发展。以袁家村为例,它从乡村旅游起步,把第三产业越做越大,直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而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对优质农副产品原材料的需求,促进了种养殖基地和订单农业的发展,使第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实现了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四,创新理念,多元发展。要引入先进的乡村开发理念,创新乡村发展思路,实现乡村经营模式的多元化。一要在生态农业上做文章,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打造集科研科教、试验示范、孵化培训、休闲体验、美食采摘、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等农业休闲产业园区,实现生态上和经济上双赢局面。二要坚持“一村一品一特色”,依托乡村现有资源,将历史文化与乡村特色相结合,开展好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三要拓展“互联网+”思维,利用好网络、微信等电商平台,创新运营模式,大力发展“新六产”,进一步打响本地特色品牌。

第五,尊重人才,加强领导。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搭建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的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政策支持,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就业新渠道、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此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逐步发展、壮大、完善乡村各级党组织,打造过硬干部队伍,使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起到核心领导作用,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1]。

第六,注重生态,均衡发展。处理好乡村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均衡发展。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二要坚持城乡均衡发展,通过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和行政管理,着力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和功能齐全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三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四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在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的同时,要引导村民转变生活方式、改变不良习惯,积极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的良好乡风民俗,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更有古道乡愁、更加和谐稳定、更富人文情怀的美丽新乡村。

猜你喜欢

城乡生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