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分析

2019-01-27■邱

质量与市场 2019年19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核算成本

■邱 爽

(广州市能源检测研究院)

引 言

现下,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为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应从质量成本核算工作入手,基于合理的质量成本核算模式助力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以此拓展企业利润空间,并逐步提升企业经济实力。足以见之,该论题具有探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具体内容如下。

1 理论介绍

1.1 质量成本

所谓质量成本,指的是企业基于用户需求维持产品质量,在此期间产生的费用及经济损失[1]。上世纪中期,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这一概念,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式运用质量管理定义,自此之后,相关研究学者展开探究,并得出具有实践借鉴意义的研究结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质量成本内涵随之完善,且质量成本在效益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强等方面的价值全面突显。

因经济用途不相一致,故而,质量成本类型各异,一般来说,质量成本细分三种类型,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损失成本。因存在形式不尽相同,将质量成本分为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两种。因成本控制效果存在差异,据此将质量成本分为控制成本和失控成本。

1.2 质量成本核算

质量成本核算指的是,基于货币形式表达质量管理现状及效果,以质量成本定位、质量改进、质量需求供应为基本任务。正常情况下,质量成本核算内容随企业需求变化而改变,常用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统计核算法、会计核算法、会计与统计结合核算法,不同核算方法的应用要求存在差异,基于此,质量成本管理主体应选用适合的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核算任务优质完成。

2 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要求

不同时代背景下,企业质量成本核算要求存在差异性,要想提高质量成本核算准确性,应优选适合的质量成本核算模式,在此期间,客观总结关键影响要素,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2.1 优选成本计算法

企业获取成本信息的过程中,基于成本计算结果筛选价值信息,据此制定成本测量方案。以质量成本核算模式为切入点来分析,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资源消耗成本法。对此,成本管理者客观分析经营环境,并简化成本核算流程,以期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资料支持,促使企业会计工作有序推进,最终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

2.2 体现成本收益原则

成本计算法优选后,着手准备成本分析工作,在此期间,充分准备经济资源,并权衡成本与收益间的关系,针对成本核算内容详细显示,最终选定低成本、高收益的质量成本核算模式。从中能够看出,成本收益原则全面显现,意味着质量成本管理主体在分析多样化核算模式的成本及收益配比的基础上,优选可行性、有效性质量成本核算模式。

2.3 落实基础工作

除了上述两种因素外,企业硬件设备及软件条件对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有关键性影响。此外,基础工作、员工素质、信息化水平等内容也是影响成本核算模式的重要因素。核算模式选择的过程中,企业各层管理者以及核算人员应协商沟通,确保选定的核算模式契合于基础工作水平,这是质量成本核算效果优化的前提条件。

2.4 参照成本管理水平

当前,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同行业中占据主动的竞争地位,企业势必要提升产品质量,将质量成本管理环节作为核心环节。鉴于国内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水平偏低,要想真正发挥质量成本管理优势,据此增强经济效益,应视情况选用核算模式,以便为质量成本核算及管理提供优质服务[2]。

3 质量成本核算现状及常见问题

M企业主营项目即电子科技产品,该企业成立于2012年,企业员工近1300名。经营期间,企业秉持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所研发的产品具有多样性、实用性、智能化特点。下文围绕M企业介绍质量成本核算现状以及现有问题,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3.1 基本现状

迄今为止,M企业财政部门肩负成本核算职能,所运用的核算方法以分步法为主。随着企业订单的不断增多,财务部门成本核算压力随之加大,即便运用财务软件系统辅助质量成本核算工作,但人工操作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且信息化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间低效联系,致使核算结果真实性得不到保证,并不同程度的出现成本虚增现象。由此可见,M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现状日况愈下,若成本核算真实性得不到保证,那么财务决策有效性会大大降低,这对企业长期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3.2 常见问题

M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仅形式化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环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希望通过问题总结为质量成本核算模式选择提供思路。

3.2.1 意识有待增强

M企业围绕技术指标进行质量管理,相对来讲,成本质量管理内容被片面关注,致使成本单据存在内容缺失、遗漏传递、重复传递、延时传递等现象。究其原因,从业者对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持片面认知,且质量成本管理要求不够细化。加之,现有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缺乏实用性,财务人员仅被动服从质量成本管理规定,故而,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长此以往,企业内部矛盾会大大增加,进而质量成本核算任务低效完成。实际上,质量成本管理工作需循序式推进,若管理主体急于求成,亦或是管理方式不当,那么企业成本会大大增加,导致企业经济利润因此减少。

3.2.2 核算系统相脱节

之所以质量成本核算结果会失去真实性,这与财务信息内容、数据信息获取速度、系统连通情况有直接联系。本文基于核算系统联结角度予以分析,据此了解系统间连通效果。当前M企业成本单据传输方式以人工为主,且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势(监控、预警等)片面发挥,这无形当中会增加质量管理风险,并不同程度的降低质量成本管理效率。由于系统连通效果未达到理想要求,致使不法行为滋生,这为质量成本低效管理、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做出了解释。若核算系统与相关系统长期脱节,那么所在企业的显性质量成本无法全面反映,最终会影响成本核算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M企业持续发展将产生阻碍作用。

3.2.3 责任划分不当

分析M企业质量成本核算问题可知,质量管理责任划分不当,致使成本管理问题延时处理,最终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低效推进。现今,M企业仅惩处表面责任人,实际上,根源问题未能深入分析,长此以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将处于混乱状态,且质量成本核算任务低质量完成,这对企业良性发展、持续进步将产生不利影响[3]。

4 选择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具体策略

质量成本核算模式合理选择,这能推动质量成本核算工作有序进行,同时,还能顺利实现质量成本核算的阶段性目标,进而循序渐进的提升质量成本核算质量,取得质量成本管理的良好效果。下文通过思路确定、基础准备、策略实施来充分发挥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实践价值,以供同行借鉴。

4.1 思路确定

质量成本核算模式选定工作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发挥关键性作用,选择核算模式时,应考虑核算目标、核算要求、核算对象,据此选择实用性较强、便捷操作的核算模式。在此期间,通过试点操作来验证核算模式的可行性,并客观分析核算模式的实践效果,据此决定是否将这一核算模式大范围推广。

质量成本核算模式选择的过程中,首先,构建质量成本团队,为团队成员分配相应的工作职责,其中,财务部门起到引导作用;其次,基于行业现状整合并分析质量成本要素,待职能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后,确定M企业质量成本要素,进而为质量成本核算工作指明方向;然后,适当调整质量成本管理流程,以便简化质量成本核算程序,大大提高质量成本核算效率;最后,整理并分析财务数据,以报告形式呈现财务数据分析结果,以期为质量成本核算方案编制提供依据,并保证所选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真实性。

4.2 基础准备

首先,确定成本核算目标。质量成本核算模式基于特定目标而设定,在这一过程中,客观了解质量成本管控需求,结合企业质量成本水平以及真实的数据信息来获知初始目标。实际上,企业间产品功效、管理需求、客户满意度等内容鲜明对比,这为核算模式选择提供了方向和条件。在此期间,企业应以质量改进、服务水平提升为终极目标,确保选择的核算模式能够灵活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促使所在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4]。

然后,确定质量成本要素。预防成本由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商家评审、质量策划、部门培训等质量成本要素组成。鉴定成本由材料检验、过程审核、专项测试、设备调试、现场检查、出货检验等质量成本要素构成。内部损失成本的质量成本要素分别为采购损失成本、返修损失成本、重测成本、报废成本、纠错成本等。外部损失成本的质量成本要素分别为投诉调查、商品返还、销售损失等。从业者将增值性成本和非增值性成本分类显示,以期为成本核算模式选择提供思路。

最后,构建成本核算规程。适合的质量成本核算模式,能够助力于质量改进工作。基于此,优化质量成本核算规程,使其与质量控制目标相一致,确保成本收集、成本估算等工作按照相应的程序有序开展,最终提高数据收集效率。鉴于部分质量成本非显性存在,故而,质量成本管理者需深入挖掘,以此保证质量成本金额的真实性,根据真实数据作出预测,并制定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策略[5]。

4.3 策略实施

4.3.1 统计核算模式

这一模式实践的过程,即组成内容应用的过程。对于传统制造成本法,即通过成本计算来获取、整理、分析质量成本数据。该方法操作便捷,且成本核算误差在控制范围内,因此企业能够借助统计核算模式来完成质量成本计算任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该模式以凭证收集的方式辅助成本核算工作。对于普通收益成本比,即凭借新兴成本核算体系来统计企业经济效益,对比于上述统计核算模式,它以成本资料为切入点,全面显示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对于中低水平企业基础工作,统计核算法适时应用,其目的即直观显示质量经济发展规律,相对来讲,核算资料片面获取,且从业者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要求偏低。因此,发展阶段的企业能够利用统计核算模式来支持质量成本核算工作。若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经验、质量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此类企业无疑要通过统计核算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4.3.2 会计核算模式

首先,运用作业成本法。站在成本计算角度予以分析,之所以运用作业成本法,主要是因为该方法能够客观显示资源使用情况,并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之处,确保质量成本分类、整理等工作落实于过程。在此期间,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资源使用情况,准确计算各类作业成本,基于成本汇总获知整体成本。

其次,高收益成本比。会计核算模式用于质量成本核算工作,对于从业人员来说,需遵循相关步骤,即设置质量成本科目→细分账目→详细显示账目内容→质量成本再分配。此项工作对成本管理人员认真度、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想将质量成本管控工作长时间维持,选用会计核算模式能够实现这一目的,最终企业经济效益会大幅度提高[6]。

然后,高水平企业基础工作。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质量成本管理要求会逐项细化,具体体现在凭证获取、账户设置、报表系统完善等方面。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对自我严格要求,并循序式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确保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落实于细节。基于此,会计核算模式有效引用,这要求核算人员加强团队协作,在遵循质量成本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全面收集利用价值较高的数据信息,并优化数据信息传递程序,以免出现数据信息遗漏、会计核算结果失真等现象。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完善信息系统,以便为质量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推动质量成本核算活动规范化进行。

最后,质量成本核算体系较完善。对于质量成本核算体系较完善的企业来说,质量成本核算工作能在健全机制的引导下顺利推进,同时,成本核算活动趋近标准化、规范化。要想更好的满足企业核算需要,灵活运用会计核算模式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对企业良性发展、持续进步有积极影响。

4.3.3 结合式核算模式

首先,运用资源消耗会计法。质量成本核算期间,以成本计算为切入点,借助这一方法细分资源结集点,在此基础上,顺利完成资源配置任务,将其联结于产品成本。需说明的是,资源配置环节应考虑货币指标、非货币指标运用条件。一般情况下,货币指标用于作业向产品分配计算成本环节;非货币指标用于资源向作业分配环节。从中能够看出,对于资源消耗会计法实践主体来说,能够自由选用统计核算模式和会计核算模式[7]。

其次,高收益成本比。联合运用核算模式,需要应用企业能动性调整质量成本数据,并结合时代变化情况,以及成本管理需要,针对财务资料、财务报告体系大幅度调整。必要情况下,通过凭证添加、报表出具等方式全面反映会计信息。实则,这对质量成本维持、企业效益增加有促进作用。对比于单一的核算模式,结合式核算模式能够传递丰富的质量成本核算信息,经统计核算模式和会计核算模式联合使用后,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且企业竞争实力显著增强,足以见之,联合核算模式有效用于高收益企业,其现实性意义不言而喻。

然后,高水平企业基础工作。对于质量成本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来讲,此类企业能够视情况运用适合的核算模式。因此统计核算模式和会计核算模式联合运用期间,财务人员应掌握各类核算模式应用技巧,并全面了解联合核算模式的实践要求,通过灵活运用联合核算模式来满足质量成本核算要求,确保质量成本核算任务高效完成。

最后,用于质量成本核算经验丰富的企业。此类企业具备质量成本核算管理经验的同时,其质量成本核算管理要求相对较高,同时,质量成本资料较完整、相关管控体系较健全。如是运用统计核算模式和会计核算模式,能够满足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8]。

总 结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与时俱进的调整质量成本核算模式,以期迎合质量成本有效管控需要,并从整体上提升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优选质量成本模式的有效策略,确保选定的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价值全面发挥,进而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核算成本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