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压采集器(DCZL14-SH613 型)采集成功率影响因素浅析

2019-01-27孙凯杨泗春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6期
关键词:采集器台区载波

孙凯,杨泗春

(连云港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赣榆分公司,江苏 连云港222100)

1 引言

目前,电力企业解决电力工程发展中的缺陷和问题时,需要借助低压配网基础建设工程来实现,主要通过新建、增容(分容)改造、负荷调整等步骤解决低压配网存在的关键性难点和问题。但是相应的台区分容改造、用户负荷调整等因素依旧会影响电力采集系统的抄表质量,使得在一段时间内抄表失败情况频发,最终严重影响月平均采集成功率,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情况出现。

2 台区改造和用户调整造成采集失败的相关因素

第一个重要因素是管理流程的不完整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当台区在进行增容或者分容处理时,一旦出现配电区没有及时进行后台区用电量和用电分路的处理,就会出现规定使用电量和实际使用电量不同的情况,导致用户信息的采集失败。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的用户负荷改接过程也会产生同样的危害,当居民和用户有迫切的增容或者负荷改接需求时,相关提供采集信息的运行和维护人员必须要达到现场进行核对变更处理,当以上电路改接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对分容台区的投运进行一段时间的检测,从而能够减少后去用户信息采集工作的失败率[1]。这是因为当新的公变实际投入运行之后,一旦当天并没有完成SG186 系统台区的信息采集、关口建档、用户抄表等工作,就会造成采集系统的变更流程出现错误,不仅仅影响了变压器的使用,相应的用户信息采集也是失败的。

第二个因素是调整用户台区采集信息的流程比较复杂和烦琐,由于操作失误导致问题出现的情况较为突出。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分容台区、负荷改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五个操作步骤:第一步是采集点的变更,采集点的基础信息,如地理位置、电容量、电压量、电路走向等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在进行新一轮采集点变更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原有的台区采集点进行拆除,相关操作步骤也需要特别注意。第二步是重新返还采集器的资产,将存储过程中大量的待处理和待分流信息转化为库存信息,便于数据的计算和处理。第三步是要新增大量的抄表段,在进行实际抄表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分容后不同台区的建立过程进行处理。第四步是要调整用户抄表段,原来的抄表工作是由用户自己完成,然后和电力公司进行核对,现阶段要将抄表段挪至新建台区进行工作,减少了用户的负担,也提高了采集的成功率。第五步是对采集点进行新装,要求对改接电路、电容后的用户进行采集接入处理。

第三个因素是载波通信的不稳定性。当制定电力系统用电信息采集方案时,电力企业会利用低压采集器(DCZL14-SH613 型)进行抄表工作,该类型的机器不仅仅在低压电网的基础建设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而且在10kV 以上的高压电线中也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由于低压测试信息传输技术的不完善性,相应的信号衰减、噪声、阻抗等都会影响到低压采集器的成功率。对于信号衰减来说,由于低压采集系统中的载波节点非常多,当电力线的距离不断拉长,相应的信号衰减也会更加明显。相关研究表明,农村电网的传输距离为500m,载波信号的衰减幅值为50dB;郊区电网的传输距离为250m,载波信号的衰减幅值为20dB;城市电网的传输距离为250m,载波信号的衰减幅值为20dB;工业区电网的传输距离为750m,载波信号的衰减幅值为30dB。

3 台区改造和用户调整造成采集失败的解决措施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低压采集器(DCZL14-SH613 型)的采集成功率,首先,要解决管理流程中的问题,要求采集运维人员提前收集、整理调整用户清册,做好相应的入户检查和档案管理工作,并与配电部门进行核对处理,确保调整后的台区准确无误即可。其次,按照公变台区、集中器、采集器、采集对象的对应关系,简化整个采集流程,需要强调的是简化后的流程支撑点仍在调整用户基础资料准确性上[2]。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低压采集器(DCZL14-SH613 型)进行研究和试验发现,想要使得电力载波采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首先要做到的一点是要建立起规范、统一、科学的采集标准。同时,通过实施奖惩措施和激励措施鼓励电力系统各个工作部门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实现协同合作,重点对采集成功比较低的台区进行集中消缺,从而尽可能地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促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改革和功能完善。

猜你喜欢

采集器台区载波
水声单载波扩频均衡技术研究
配电台区变-户拓扑关系异常辨识方法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单点测速算法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低载波比下三电平NPC逆变器同步SVPWM算法
基于Cortex-M4的油气管道微功耗数据采集器软件设计应用
多传感器通道多点数据并行高速采集器设计
降雨径流采集器的无功损耗分析及节能电路设计
降低台区实时线损整治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