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子”情结对管理技巧的影响研究

2019-01-27娄冠汝李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6期
关键词:情结管理学面子

娄冠汝,李钰

(1.云南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昆明650500;2.云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昆明650500)

1 引言

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社会是一个讲究“面子”的社会,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面子”的重视要远远超过其他事物。研究我国组织管理中的“面子”现象和社会个体的“面子”情结,可以获取“面子”情结中蕴含的管理技巧,以及“面子”文化对组织管理和发展的影响,从而使管理技巧的运用更加灵活高效。

2 “面子”情结的本质

著名学者黄光国认为,“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个人‘面子’是其社会地位或声望的函数,揭示了社会地位或声望与面子的相互关系”[1]。本文将“面子”情结定义为:社会个体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自我修饰行为,从而与他人进行良好互动和取得社会资源。这一定义说明“面子”情结是一种兼有道德性和社会性的心理活动,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外界对自我的尊重和敬意的表达;同样表明具有“面子”情结的个体需要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同,只有得到认同的“面子”才能起到自我修饰的作用。

3 “面子”情结在管理过程中的效应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们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在尊重需求中包含内部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个人希望通过自我的能力和信心处理不同情境中所出现的问题;外部尊重即个人希望得到社会外界对自我能力的认可和赞扬,以得到名誉地位、信任和敬仰。由此看来,“面子”情结是一种外部尊重,这种外部尊重的实现能够给个体带来巨大的激励作用。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面子”作为情感性行为也不例外。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面子’与‘耻感’是中国人力争上游、取得成就的心理动力”[2]。“面子”和“耻感”是两种相互关联的情感性行为,因为中国人对“面子”情结是极为重视的,而人们为避免因工作生活中的某些失误而带来的“羞耻感”和“面子”的损失,则会在许多事务的价值性评价中加上“面子得失”这一标准。适度地考虑“面子”可以满足人的自尊需求,但过度地讲求“面子”就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4 “面子”情结对管理技巧的应用启示

4.1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并用

对于任何组织来讲,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决策机制的有效与迅捷以及决策出台后的执行效果和即时反馈是判断其能否成功运作的重要标准。但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化”和“面子化”十分突出的社会,管理者需要在制度和“面子”两者中进行抉择,选出何者居于首位。西方的传统管理学思想侧重于组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规章制度为管理准则。此举的好处在于管理效率高、执行性强。然而由于“面子”情结的存在,中国的组织管理更重视人本管理理念,即某些存在于制度边缘的细微问题和可以通过私下协调而解决的问题则尽量顾全行为主体“面子”的需要,以此达成问题的和解。

4.2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面子”情结和“面子”文化所反映的是中国人重视“人情”和人际关系的现实。因此,在现代管理学中的人际关系学派的诸多理论和思想对中国的组织管理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重视组织成员需求和人际关系使组织管理带有情感性,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分析组织成员的得失荣辱,发现激励员工的源动力,使组织成员积极响应管理者所作出的安排和决策。

4.3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学原理

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中的“面子”情结正是源于儒家文化中的“礼”“德”思想。注重“面子”情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国社会独有的一种文化。因此,西方现代管理学在中国的应用需要结合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将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管理学原理融合,重视个人的“面子”情结,让组织管理者适时地扮演“权力营销者”的角色,让组织成员在组织管理和角色任务分配中有强烈的获得感。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面子”情结的探究,结合管理学中行为学派理论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管理学原理的应用会受到管理者目标、所处立场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管理学原理的应用不能照搬照抄,管理者应当在不同的管理情境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猜你喜欢

情结管理学面子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面子≠尊严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某贪官的面子
管理学的新挑战:硅谷的“扁平化”学得来吗?
浅谈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