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019-01-27卢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营业税发票纳税

卢军

(湖北德盛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黄冈 438000)

1 引言

“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企业只需要将自身或者是对外提供服务项目所获得的增值额进行纳税,简化了企业的应税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的纳税风险。但是,与此同时,“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也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加强对“营改增”政策的分析,明确“营改增”政策的现实意义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从而研究相关的优化措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为企业的持续经营保驾护航。

2 “营改增”的概述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营改增”可以说是一种减税政策。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全面实施“营改增”,可以促进有效投资带动供给,以供给带动需求。

“营改增”最大的变化就是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不能退税的弊端,实现了增值税“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企业税负。更重要的是,““营改增””改变了市场经济交往中的价格体系,把营业税的“价内税”变成了增值税的“价外税”,形成了增值税进项和销项的抵扣关系,这将从深层次上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企业的内部架构。

3 “营改增”政策的现实意义

3.1 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就是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表现为: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按照我国的宏观政策承担一定的税负,税收制度在约束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也增加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难度。但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企业只需要对产生了资本增值的部分进行纳税,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纳税支出,使得企业可以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3.2 有利于推动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发展

在“营改增”的政策背景下,纳税试点的范围在持续扩大,尤其是体现在一些进出口企业中,这些企业的纳税额降低了30%左右,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进出口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另外,进出口企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拉近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距离,增加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另外,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我国进出口企业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也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最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4 “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4.1 对企业发票管理方面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推行以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受到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发票管理方面的影响。在“营改增”之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所使用的增值税发票是企业在各项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原始凭证,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企业的增值税发票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实际利益,买方需要用增值税发票进行税额抵扣。因此,企业和税务部门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企业和税务部门都会对增值税发票的种类、时间和规格以及印章等进行全面地审核,发票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

4.2 对企业经营收入核算方面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企业在进行经营收入核算时使用的营业税为价内税,也就是含税价格,应税服务销售额则实行的是全额计税的模式。在“营改增”以后,企业在进行经营收入核算时,增值税采用的是价外税,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进行价税分离,且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的成本进项抵扣额度和入账价值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联系,因此,企业的经营利润与以前相比较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4.3 对企业财务报表编制方面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企业经营决策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报表的编制一直以来也是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重点。新时期下,随着“营改增”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企业因为日常的生产经营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是可以按照相关的税法规定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因此,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企业固定资产的金额就会相应减少;第二,影响企业利润表的编制,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的经营利润也有所提升,进而利润表的编制也有所变动,另外,企业经营利润的提升,也有利于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第三,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企业的营业税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含税金额,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企业的税额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净收入,反映在企业的利润表上,企业营业收入的账面数额就会减少;第四,“营改增”以后,增值税是一个单独的会计科目,在财务报表编制上也需要保证增值税的独立性;第五,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营改增”之后,企业可以直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

5 “营改增”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5.1 积极学习最新的税法规定

“营改增”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就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有关事项作如下通知:第一,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第二,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外收入一般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如果有按规定需要计算增值税的(如处置二手固定资产),也应该按要求计提增值税申报缴纳;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方法举例来说,如果开票1万元(票面金额),则需将1万元分离出税额来,税额=10000/1.03×0.03=291.26元,差额做销售额=10000-291.26=9708.74元。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首先应该做得就是积极学习我国最新的税法规定。

5.2 加强会计核算

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合理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提高核算工作的水平。首先,企业要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改革,根据“营改增”的相关规定,改进记账方法;其次,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设置相关的缴纳增值税的账户,严格按照“营改增”的相关规定在账目中填写各项金额;最后,由于营业税与增值税相比较具有明显不同,因此,财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告时也需要适当地进行一定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5.3 完善记账管理体系

记账管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税收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因此,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还需要完善记账管理体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过中结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程序,确定企业的费用成本,改进整体抵扣体系,避免出现重复纳税问题[1]。

6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的“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发票管理、经营收入核算以及财务报表编制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为此,企业应该加强对“营改增”政策的分析,研究相关优化措施,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猜你喜欢

营业税发票纳税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民营企业纳税管理风险规避策略思考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上海市2018年度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名单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采购发票系统:全流程电子化实现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6.按月申报营业税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