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思考
2019-01-27徐忠哲
徐忠哲
(庄河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庄河1164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大,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森林的建设与保护力度。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森林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着林木的健康和森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此,应当进一步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途径。
2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通过对我国各大森林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时间不固定,发生面积加大,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范围逐渐增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愈发严峻;第二,通常情况下,只要森林发生了病虫害,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并且由于当前病虫害的种类在逐渐增加,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够成熟,这就导致病虫害的危害性有所增加;第三,森林病虫害发生愈发频繁,有些地区受到气候环境和周围工业的影响,森林病虫害发病间隔逐渐缩短,甚至每年都会发生病虫害,这不仅给森林病虫害防治部门增加了工作难度,也不利于森林的健康成长,很多幼小的林木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后,很难长高长大;第四,森林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很多新型病虫逐渐产生,这给森林病虫害防治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举例来看,四川省的森林目前已经有1200 多种病虫害种类,要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这些病虫害非常困难。总而言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给森林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
3 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1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落实不到位
要想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就需要相关人员预先了解病虫害的具体情况,而这离不开监测预报工作。但是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大部分林业部门在此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是林业部门的领导层以及管理层对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不够重视,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治理上,忽视了监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当前我国在森林病虫害监测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这两个原因导致我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很难落实到位,大部分地区都是森林病虫害发生后才进行事后处理,导致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3.2 防治手段不科学
目前,我国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时主要采取的是人工调查的方式,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些林业部门会使用灯诱或者性诱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时都是采用化学方法,喷洒大量的化学农药,虽然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杀死病虫,但是长期下去病虫也会出现抗药性,导致治理效果下降,并且喷洒农药还会污染大气环境,甚至杀死病虫的天敌,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上加难。
3.3 病虫害防治的资金基础薄弱
在林业工作人员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得工作人员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受经济因素的限制[1]。我国林业部门由于资金有限,而负责的项目又比较多,因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资金不足就意味着无法聘请到更加专业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人才,也无法购进先进的防治技术与设备,进而影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4 工作人员的主观防治意识薄弱
森林资源不仅具有环境效益,还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一些林业部门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过于注重开发森林资源,忽视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观防治意识较为薄弱,严重影响着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第一,由于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意识较弱,未能有效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第二,病虫害工作的缺失,扩大了灾害的面积,导致无法遏制的态势;第三,一些病虫害防治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科学治理,而是完全凭借自身的经验开展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治质量。
3.5 工作机制有待健全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多数林业部门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体制不具有针对性和上传下达环节中存在问题等方面。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不同和地理环境不同,森林病虫害的种类以及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其在治理过程中应当结合本地区森林病虫害的实际情况进行防治方法的选择与改进,然而一些林业部门在治理时完全依照政府制定的工作机制开展工作,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不明显。另外,林业各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也影响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
4.1 提高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加大领导力度
森林病虫害引发的各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具体应做到:第一,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森林问题,其还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第二,充分了解和认识防治森林病虫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让森林资源的经济利益发挥得以充分实现;第三,相关人员应明白,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林业行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第四,森林病虫害防治部门应积极配合国家环保部门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高森林的环境效益。更重要的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队伍要不断地充实壮大,要对防治工作进行领导,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合作、配合,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位。
4.2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对害虫的发展状态做科学分析,找出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然后制定出科学的防治对策。预测预报工作坚持的是以预防为主的原则,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危害性。预测预报工作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事,还应当是人民群众的事,因此,在各乡镇、场圃应加强预测预报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预报工作。
4.3 增强林木自身的抵抗能力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除了自然环境、监控手段等外部原因外,林木本身也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也是引发病虫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林业部门应当找出相应的方法来提高林木自身的抵御能力,确保其能依靠自身来抵御病虫害。具体加强林木自身的抵抗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来提高林木的抵御能力;第二,增加林木的多样性,通过种植多种类型的树木来提高森林整体的抵御能力;第三,在进行林木砍伐时应注意砍伐的密度和时间间隔;第四,着力于对森林卫生环境的改善,注重卫生情况,达到林分生态环境的净化[2]。
4.4 加大对防治资金的投入力度
我国各级政府要重视森林病虫害,贯彻落实“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谁经营,谁防治”的方针政策,同时加大对防治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来优化病虫害防治技术与设备,积极引进专业性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人才,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资金与人才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部门只有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优化防治手段,加强资金支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效果,才能促进我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