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文化自信路径探析
2019-01-27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21000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21000)
一、青年文化自信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主流价值观的“西化”
当前,我国主流价值观受到了西方价值观及国内多元化思潮的多方冲击,青年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正经历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意志还不够坚定,面对社会中纷繁复杂、泥沙俱下的一些社会错误现象及行为缺乏完全判断能力,因此有一些青年陷入了价值取向迷茫,面对问题焦躁不安、理想信念薄弱的窘境。从国际和国内来看,各种思潮纷繁复杂,部分青年容易感到迷茫,缺乏精神营养。互联网与各类社交媒体迅速发展为西方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提供了方便。尤其是西方国家推出的游戏、电影及交互软件,赢得了很多青年的喜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逐步影响着青年朋友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
(二)青年文化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紧密
现如今,传统教育模式固化,针对青年的文化教育也只是单一依靠学校课程,而教育体系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也只是局限在文言文及古诗词课程中,青少年在机械地背诵之外,并没有自觉地形成体验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能力,也为能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二、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客观要求
习总书记曾提到“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当前我国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国内来看,各种矛盾此起彼伏,各种思潮纷繁复杂,部分青年容易感到迷茫,只看重物质享受缺乏精神营养。从国际上来看,互联网与各类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在开辟了人类活动空间的同时,也为西方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提空了方便的路径。尤其是西方国家推出的游戏、电影及交互软件,赢得了很多青年的喜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逐步影响着青年朋友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
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整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反映了青年一代的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他们对个人的要求与期待影响着国家人才的培养。因此,青年人群个人知识、身体素质以及品德形成状况都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优秀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影响力
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仅包含着“德育”,还包含着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语言平实,耐人寻味。例如小孩子们看的《弟子规》、《孝经》以及《三字经》,都教会人们处事做人之道;除此之外还有教人培养爱国精神的古诗词等等。
春秋时期,孔夫子提出“修己”的观点,要求人在生活中要不断反省完善自己;宋代大儒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间要“立”的这个心就是对青年成才的要求;“是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是大司马的人才观,要求做人必要先成有德之人,广有才华是远远不够的,这些熟悉的名言如今依旧起着教育青年的作用。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由古至今,很多思想的确生生不息,为当代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之大,影响力之深是当前很多文化宣传形式无法比较的。
三、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
(一)营造互学促学的社会文化氛围
想要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培养文化自信心,首先要有一个互学促学的社会文化氛围。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宣传推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促进社会整体都能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可以通过各类社会组织,如企业、社团等,都认真承担起了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各企业。社团在宣传的同时对自身的要求提高,在租金他人学习的同时也达到了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效果。最终能够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深入到社会日常中。近几年,很多社团组织依托街道、社区以及企业,组织义务讲解、公益演出、举办主题日活动、集体诵读等,在社会掀起了很大的追逐热潮,不仅自身获得了内心上的满足感,还吸引了很多青年参与进来。这些青年群体在开阔视野同时,也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除此此外,很多企业也加入其中,为增添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助力。随着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很多文创企业涌现出来。其中有很多都是基于传统文化创造出来的。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支持这些产业,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中。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及家庭氛围
青年群体包含青年学生,学生群体作为青年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引导青年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因此有必要在学校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很有必要。在学校开展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可以帮助同学更好地建立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开设一些诗词吟唱、传统乐器的认知教授等、高等教育阶段文科可以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理科可以开设选修课。
“家”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如今重视家风的培养,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建立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日后为人处事的一言一行。所谓“家教”,即是如此3。
(三)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的阻碍力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内容的贫乏,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4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只有看到青年群体的真正需求,贴合时代特色,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才能真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青年文化自信上的重大作用。新时期,各种媒体是各类信息广泛传播的重要手段,青年群体作为最“时髦”的群体,在各种媒体平台上最为活跃。想要要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引领社会风气,转变青年思想,就避免不了将现代传媒手段与传统文化的弘扬结合起来。例如近年在各大平台播放量居高不下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一封家书等等。这类电视节目不仅在在全社会掀起了一阵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更是推动了青年加入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队伍当中。以这样的形式宣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注释:
1.习近平.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尤文静.用优秀传统文化为青年筑好思想堡垒[J].人民论坛,2017.
4.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