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中西历史思维范型之史观比较为视角

2019-01-27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55130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史观历史观中西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55130)

通过比较中西史观的异同点,对于今天史学史的研究以及融会中西史学之长、推动当代史学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在汗牛充栋的史学史研究成果中1,鲜有从宏观角度全面梳理中西史学的论著。本文拟择其大端,对中西史观的发展演变进行概要论述,并尝试从宏观上分析中西两种史观发展脉络的差异。

一、中国史学史观的流变

中国传统史学的史观大多强调政治因素,为封建统治服务。封建社会也萌发了许多不占主导的史观,如商鞅等人的“进步史观”等,它们都未产生太大影响。

中国史学成型很早,在中国上古时期,史家就开始思考天人关系,借以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由此形成天命史观。

董仲舒诏对“天人三策”,结合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说”和儒家思想,创立了天人感应为主要内容的神学体系。他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天生万物,皇帝就是天的代表,天命史观就为封建社会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天命史观独领风骚,历经发展演变。

天命史观主要是针对史学本体的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方面而言的,对于历史发展规律或者说历史发展的形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循环史观上。战国末期,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说”。所谓“五德之观念盖盛于东方,故为五德论者亦为齐人邹衍”2,这是循环史观的最初形态。他认为,王朝更替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相生相克的五德顺序相继、终始循环的规律进行。

天命史观与循环史观相互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占有正统地位的史观。直到近代,随着欧美史学的冲击,中国史学气象一新,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各种新史观。

中国近代社会的史学由于受到西方史学的冲击,产生了许多新的史学思想,梁启超的进步史观、战国策派的文化形态史观以及顾颉刚代表的疑古史观影响最大。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在这时期传入中国,历经发展,成为今天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二、西方史学史观的发展

与中国史观相比,西方史观更加多彩。

希罗多德开创了西方古典史学的新纪元。希罗多德发展了人本观念,能从人自身找到原因。这是对西方史学史观的巨大转折。

修昔底德时期,已经可以用朴素的唯物史观。修昔底德认定历史上的成败兴衰是由人事而非神意所决定的。发展了希罗多德的人本思想,高度重视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

罗马时期,李维在《建城以来史》中,以独特的“道德史观”称颂了罗马人的精神风貌,以道德的演变来解释罗马的兴衰。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史观兴起。

基督教神学史观认为历史是进步的。提出了普遍主义和进步主义等史学观念。但是它属于唯心史观,人的行为成了上帝的目的的实践,人丝毫没有主动性可言,人本思想让位于宿命论。

近代,人文主义史学冲击了基督教神学史观。启蒙运动时期,史学家除强调人性之外,还强调人的理性。浪漫主义史观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之交兴起于史坛。浪漫主义史学贬抑理性,认为理性破坏了情操,应当把感情从理智这个暴君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客观主义史学认为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认识论上则坚持夸大人的认识能力,认为历史认识可以真实、客观反映的反映历史存在;认为通过“内证”和“外证”的史料考证方法和一整套严密的史学批判方法就可以对历史“如实直书”。

二战后,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是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史观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派别。人本主义强调人的理性、目的、情感等精神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决定因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史观。科学主义强调通过经验观察到的“经验世界”及其“经验规律”才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的精神因素体现了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能动性,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受到客观的物质世界的限制和制约。出现了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多元折中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多元折中主义强调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既包含物质和经济因素,也包含精神和文化因素。多种因素随机组合,决定了历史进程和格局。

二战后兴起的全球史观主要是针对传统史学的世界史观而言的。全球史观企图打破欧美中心论的影响,将视线投射到所有地区和所有时代,把历史看作连续和累积发展的结构。

19世纪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之后,找到了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的因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日益增长的实践能力。这种科学的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角度出发,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归宿在于人自身。

三、中西史观的区别

通过以上梳理,不难发现中西史观在具体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统一性,但这不能掩盖它们各自的特性。中西史观大致有如下几点区别:

首先,中国史观尚同、尚稳,西方史观求变、求新。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史学的史观强调自然和人类联系的协调和统一;西方史观则深受其独特生产方式和古希腊史学传统的影响,强调自然和人类的对立、区别。

之所以会有这种天壤之别,根源在于中西方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核、经济形态以及哲学体系,进而影响了史学思想。古代中国虽然濒临海洋却无力开发,这种地理环境对于民族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最终形成了保守的内陆型文明。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形式。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对中国传统民族性格的培养奠定了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养成了国人较为封闭、向往安定的心理。中国农业社会也形成了稳定和统一的特点。这种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这些思想反映到哲学中,思想家所思考和追求的就是历史中持久存在和稳定的因素。社会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暂时的和外在的,而社会生活中根本的层面和基本要素则是作为“道”和“常”而恒久不变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观把历史视为稳定、恒久的过程,并以历史循环论思想为基本倾向的原因所在。

西方历史观赖以形成的环境因素也与中国有异,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对民族历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希腊本土山岭纵横、平原狭小,不适合形成农耕文明。半岛周围的海洋为古希腊人形成商业社会提供和海外殖民提供了便利。地中海成了古希腊人的练兵场,促使希腊人形成了外向型的海洋型文明。换言之,古希腊人是海的民族。因濒海而进行航海、经商、殖民,这些活动都是动态的生活,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历史认识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形成了求变求新的历史观念。

西方历史观赖以形成的环境因素也与中国有异,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对民族历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其次,中国史观重综合,西方史观则更重分析。中国的辩证思维思想很早就萌发了,《周易》就是突出代表,养成了国人注重综合的思维习惯。反映在史学上,表现为中国史学的“通史家风”。郑樵就曾经反对班固专修断代史的史观。而西方史学则更注重探索历史表象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规律。

三、总结

比较与综合各种史观,不仅要为借鉴中西史观服务、完善学科体系,更要从中找到历史思想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观受到史学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的各种思想的影响乃至制约。生活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人,史观也大相径庭,史学成果势必迥然相异。能够找到其中的发展规律才是核心任务。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不是僵化的,而是适应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不断发展的。唯物史观接受多元化史观的冲击,才能保证中国的史学之树长青,这才是对比中西史观的落脚点所在。

注释:

1.代表成果有李宗侗、蒙文通、金毓黻等人的中国史学史论著,以及张广智等人的《西方史学史》、《欧美近代现代史学史》等大量论著。

2.[台湾]李宗侗.中国史学史[M].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9.第216页.

猜你喜欢

史观历史观中西
大历史观视域下“新四史”教育的逻辑向度、重大意义与优化路径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蒙古族风格合唱艺术的中西融合与创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