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纪录片运用
2019-01-27刘光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510665
⊙刘光磊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 510665]
引 言
近几年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新闻性和纪实性成分逐渐增多。新闻元素和纪实元素的融入给电视综艺节目增添了活力,也使综艺节目的创作之路变得更宽更广。中央电视台于2017 年年末推出的《国家宝藏》第一季和2018年年末推出的第二季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节目中纪录性内容所占比重很大,对节目整体效果的提升和观众的认可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综艺类节目,在每件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的讲述中都穿插进了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展现了各大博物馆的历史与现实;明星守护人与国宝相遇、相识、相知、守护的心路变化和矢志守护的愿望;今生故事中两位守护人与所守国宝的亲缘关系等。在节目中,纪录片并不是整个综艺节目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满足了观众求新、求实、求真、求源的欲望,同时还帮助节目拓展了表现的时空,补足了演播室以外的内容。
《国家宝藏》节目通过纪录片再现了每一家博物馆、每一件文物,以及每一位国宝守护人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工作状态,较好地配合了小剧场“搬演”、演播室访谈等环节,让观众在心理上对文物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产生了认同,同时也延展了演播室访谈的空间。
《国家宝藏》中的“纪录”并不是仅仅对博物馆中的所藏文物进行机械式展示,而是从历史、意义、技巧、人物等多个角度思考选择,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既然节目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熔于一炉,那么探析《国家宝藏》中的纪录片在整个节目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就很有必要。
一、讲述九大博物馆的真实情况
《国家宝藏》在每期节目开始时都会用一个纪录片推介本期三件文物所在的博物馆的情况。纪录片往往采用大全景、中景、近景的拍摄方式,给观众以整体之感。各大博物馆的看门人——馆长、副馆长分别在所属的博物馆节目的开头部分(片头)出镜,介绍博物馆的历史、特点、馆藏文物和在全国同类博物馆中的地位和价值。
与此同时,各博物馆的看门人还陪同国宝的明星守护人与国宝初次见面,站在国宝前现场介绍文物的相关事迹,体现了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节目片头中的短纪录片是《国家宝藏》节目组人员赶赴各家博物馆实地拍摄,制作完成的。片子运用镜头之多令人惊叹,后期剪辑也颇费匠心,把博物馆、文物与看门人三者交替快速闪回,构成一幅迷离惝恍的瑰丽画面,再配以适宜的音乐,烘托了博物馆的地域特色和厚重历史,突出了博物馆的现代特征和人文特色。
纪录片既有宏大的纪实性特征,又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再加上后期剪、包装、特效等电视艺术手段的巧妙运用,让节目从一开始就体现出磅礴的气势。巍然壮观的博物馆、凝重丰厚的馆藏文物通过电视手段多层面多维度地呈现在屏幕之上,以真实打动观众,让观众从整体上对博物馆有一个初步认知,进而通过文物扣动观众心弦,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记录明星护宝人与国宝的相识相守
《国家宝藏》节目每期推出三件国宝重器,每件国宝都有一至二位明星守护人。明星护宝人在接到守护任务后走进博物馆邂逅文物,这是一段与国宝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通过纪录片完成的。这些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真人真事为拍摄对象,并经过了电视艺术的加工与表现,既有纪实性,也有艺术性,是二者融合的杰作。
为了体现节目的纪实性,《国家宝藏》节目拍摄了每位明星去博物馆与自己守护的国宝相见的过程。
纪录片首先推出博物馆的大全景,用俯拍镜头把观众带入到博物馆的视野中,接着镜头移动到国宝守护人出现在博物馆中。演员在进入博物馆前一般是带着守护任务前来寻找所要守护的国宝,当明星走进博物馆与文物初次接触,对文物有了初步感受。但仅凭文物的外观还不能引起明星的浓厚兴趣,甚至有些无法理解时,就会有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前来帮助明星了解文物的相关信息,比如文物制作的历史年代、与文物有关的人事典故、文物发掘的时间地点、文物的造型特征和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等。通过介绍,明星会对国宝有了新的认知,产生了亲情,坚定了守护信念,然后介绍自己,誓言担任国宝守护人。
《国家宝藏》第一期故宫博物院的各种釉彩大瓶节目中,演员王凯带着张国立老师的国宝守护任务来到了故宫博物院,开始寻找自己要守护的国宝“各种釉彩大瓶”。纪录片随着王凯的脚步跟踪拍摄,从故宫博物院的正面大全景移到博物院室内,在陶瓷馆遇到了故宫志愿者张甡。张甡陪着王凯一路寻找,一路讲解,镜头跟随二人来到了珍藏“瓷母”各种釉彩大瓶的玻璃柜前,停住了脚步。随后镜头长时间聚焦在各种釉彩大瓶的瓶身及色彩上,并几次运用了360 度的旋转特效,让各种釉彩大瓶独特的造型和十七种釉彩深刻地烙印在观众的脑海中。
这是一部完整的纪录片,片子把明星与国宝在博物馆的相遇、相知、相守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帮助我们认识到国宝的真实面目,有利于了解国宝背后隐藏的历史故事、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节目的后期制作和包装中又运用了特效、音乐、调色等影像技术手段,让节目的开头既充分展示了纪实性的一面,又具有艺术化的色彩,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创作人员追求的“纪录式综艺”的目标。
三、记录今生故事第一位国宝讲述人的事迹
《国家宝藏》节目的今生故事部分有两位国宝守护人。第一位是由明星守护人引出,这个国宝守护人的出场设计非常巧妙,他不是由 001 号讲解员请出,而是讲解员借明星之口巧妙引出。第二位国宝守护人和第一位相关,引出的方式也各有千秋。在节目中,两位今生故事的国宝守护人的出场以及他们的守护背景都是用纪录片体现的。
在《国家宝藏》第二期曾侯乙编钟节目中,有关编钟第三次被敲响的纪录片着重讲述了曾侯乙编钟今生故事的第一位讲述人谭军的事迹。他是新时代编钟钟槌的设计者,也是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大型交响乐《天·地·人》敲响编钟的第一人。在谭军出场前,首先播放了由王刚解说的谭军与编钟的纪录片。
纪录片展现了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庆祝画面,由谭军敲响编钟的现场演奏震惊了世界。片子继而转接到节目的主题编钟的新时代钟槌设计者谭军设计钟槌的画面。正是他改进的这把钟槌让编钟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让编钟的千万乐音有了新的生命,也让我们见识了谭军及他在当代编钟演奏和钟槌改进方面的成就。
在纪录片的创作上,创作者采用了1997 年7 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庆典画面作为前奏,雄壮的国歌、高高飘扬的国旗、挺拔的礼兵、庄严的会场是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真实写照。由谭军敲响的编钟显示了这场盛事的典雅庄重。
四、记录今生故事第二位国宝讲述人的事迹
《国家宝藏》节目中今生故事的第一位讲述人的讲述即将结束时,会引出与国宝相关的第二位今生故事的讲述人。对这位讲述人的介绍也是通过纪录片实现的。如第一期节目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的传承人仇庆年先生在野外采集矿石颜料的短纪录片;第三期节目中郑振香的学生唐际根继续发掘殷墟妇好墓的纪录片;第四期节目中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西安大唐芙蓉园,上海世博会大明宫展览馆的纪录片;第六期节目中林安在海外搜集研究长沙窑青釉瓷器的纪录片等。
《国家宝藏》第四期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节目中,其今生故事的讲述人是建筑界著名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在张院士出场前先播放了一个纪录片《大唐气象建筑师——张锦秋》,介绍了张院士的事迹。
纪录片把人物和建筑物结合在一起,以人物为主线,通过人物的构思、设计、绘制等画面带出张锦秋院士设计的一座座当代建筑设计界的精品。片子运用多种拍摄角度,让精美的建筑物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分层次、分角度地呈现在画面中;片子还十分重视色彩的运用,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作为建筑物的基本底色贯穿于全片中,给观众建筑设计知识科普的同时还提供了审美艺术的享受。
五、追踪守护人助力国宝回归的旅历
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国宝级珍贵文物流落到海外,有的成为各大拍卖行的常客,多次流转、漂泊各地,遭遇磨难;有的作为出口物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沿线各国的器物。让这些遗留在国外的文物“回家”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做着同样的努力。随着我国的国力日增,越来越多的文物历尽磨难终于回到祖国。这一回归旅程凝聚着帮助国宝“回家”的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赤子之情。《国家宝藏》节目中很多地方使用了纪录片来记录今生故事中国宝守护人促使国宝回归的旅程,显现了华夏儿女心系祖国、关爱文物、不忘根源、共同促进国宝回归祖国的赤子之情。
在《国家宝藏》第六期节目中,长沙生产的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在丝绸之路开通后,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大量出口海外,在国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商品为国家带来了滚滚财源;作为使者,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那个时代的历史见证,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遗留在国外的成品及碎片让中华儿女心生怜惜,他们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这些遗留在国外的文物回归故里,虽然道路漫长,充满坎坷,但不畏艰险,终获成功。民间收藏人林安就是这样一位帮助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回归祖国的文化使者。在林安出场前播放了他奔波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收集文物、促成文物回归、潜心研究和保护文物的纪录片《瓷路苦旅——林安》。
纪录片选取一位普通的青釉褐彩诗文执壶收藏爱好者林安,以他的海外搜集长沙窖瓷器的事迹为主线,贯穿了文物收藏室、外国的诸多国家,以及众多文物。他以坚忍执着的爱国之心跨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收集了大量文物并促成它们回归。林安不仅是一位文物收藏者,还是一位专心研究者,钻研文物、保护文物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纪录片的镜头跟踪他走过了很多国家,他的身影和当地的景观是画面中的主色调,一张张地图见证了他走过的历程。
六、讲述普通文物修复者和考古发掘队员的日常工作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修复文物,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国宝级文物,一定是年长者、经验丰富、水平极高人的专利。这项工作要求耐心细致、专业性强、心灵手巧,还要能耐得住寂寞。因为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些饱经风霜、年代久远,甚至是残缺不全的老古董。从事这样工作的人大概年轻人不多。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在我国各大博物馆中的文物修复大军中除了年长阅历丰富的老专家外,还活跃着一大批年轻有为、甘于寂寞、专业性强、团结协作的文物修复工作者。
在古城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就有这么一个壁画修复团队,他们虽然年轻,却修复了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这样顶级的国宝,还为后来的上海世博会的大明宫展览馆的设计提供了创作灵感。在壁画修复团队出场前,先播放了一个纪录片《修复丹青的“千年时光”——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修复师》来介绍这群年轻的壁画修复者。
纪录片以壁画修复队员为主线,以他们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为重点,让每一个队员都出现在镜头前。让观众从一个个片段、一个个场景、一个个修复动作以及一件件修复工具的使用中了解他们的工作及“每一刀都触及历史,每一刀都如履薄冰”的深刻含义。
考古领域和考古工作对于普通的国民来讲有些陌生,甚至带有一些神秘感。在《国家宝藏》第八期节目中,一部有关玉琮的发掘之地良渚遗址的考古队员们日常工作的纪录片《良渚遗址考古队》向我们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纪录片记录了一群普通年轻人的日常考古工作。他们很年轻,但对考古工作有着一颗执着的心。他们分工不同,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不懈的工作,探寻到良渚遗址中更多的远古人类的生存信息,通过解读这些信息密码尽可能还原当时先民们的生活原貌。
纪录片的拍摄视角接近普通考古集体,和观众保存持更近的距离。队员的语言平实质朴,画面简洁无雕琢之嫌,人物和考古场景转换自然,音响朴素平和,这些都帮助普通观众了解了良渚考古队员的常规工作和敬业之心。
七、讲述由国宝衍生的相关故事
发掘文物、保存文物、研究文物,不仅在于揭示其蕴含的各种价值,还在于借助文物的知名度和光环效应提升国家的品牌形象和城市软实力。南京市借助明朝的珍贵文物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的历史知名度和国际影响,重建遗址公园,打造“南京周”,向世界展示六朝古都的文化魅力,扩大了南京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国家宝藏》第九期南京博物院节目中,在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的今生故事中重点讲述了南京市委市政府于2015 年重新建造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事情。为了保护原来的塔基,在原来塔基的基础上重建了大报恩寺塔,整个宝塔通体玲珑剔透,很有当年琉璃塔的气度,让世界再次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纪录片《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讲述了这一盛况。
纪录片由现实讲起,然后通过历史图片展现了大报恩寺琉璃塔过去的辉煌岁月,它从中国走向西方,通过纽霍夫的游记让西方掀起了中国热,在安徒生童话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甚至在很多影视剧中它也成为中国符号的代言者。画面转接自然流畅,运用现场拍摄、照片展示、影视片段、动画元素记录了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前世和今生,对帮助观众深入了解这一文物有较大帮助,也拓展了演播室以外的信息。
结 语
纪录片把东方元素和西方元素融合起来,把古典与现代对接起来,既有宏观场面,也有现场采访;既有文化论坛,也有服装表演;让观众看到了演播室之外的东西,延伸了视觉和听觉空间。纪录片讲述了有温度和情怀的南京故事,让南京与各地深入交流,融合互动,让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和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