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几个小改进的方法

2019-01-26沈洁

考试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电学实验改进初中物理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中学生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同样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核心,通过探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希望能够对初中生学习、运用初中知识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改进

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关键手段,或者说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工具,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电学实验的实验方法进行有益的改进,有利于初中生灵活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对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让他们更加乐于学习物理。

一、 建立启发式的互助模式

在我国,教师大多遵循教材设计上课流程,然后安排实验。但是这样,会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无聊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将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两者便可以齐头并进,功效加倍。在课堂上,老师围绕理论抛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适当地给予指导改进,当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完成总结和归纳,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当谈到并联电路分流时,老师可以在干路和两个支路中各放一个相同规格的灯泡,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灯泡的亮暗程度提出可能原因,留下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得出并联分流的知识。

二、 培养独立实验的能力

(一)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的内容中,可以先给学生演示一些简单发光的器具,比如眼睛可以发光的奥特曼玩具(并联),比如由小灯泡组成的发光广告牌(串联)等。通过观察它们的发光情况,进一步探究,当一个发光的灯泡被拆卸下来,其他部分还是否能够正常发光。最后拆解一下这些器具,让学生观察内部电路,试着将灯泡的不同发光情况归因到两种不同的电路结构,即串联和并联电路。

(二)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许多学生在电学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常识性错误,为了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教师应该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电学实验知识:严格根据电路图的知识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实验仪器的安装;充分熟悉电学实验中要用到的仪器;对仪器安装的顺序跟规则做到了然于心;电流表只能串联在电路中,而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完成电路连接后,不能马上通电等。

三、 细化实验步骤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根据教材演示一次实验,然后告诉学生实验的结论。例如,在讲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原因时,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适当的引导,首先,提出问题,如: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其次,提出猜想跟假设,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器具?怎样正确地连接电路?还有,制定实验计划,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电路图并尝试连接电路。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测到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在实验结束后,帮助学生进行数据的对比,寻找其中的差别,得出正确的结论。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即控制变量法,教会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分析导体电阻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 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在学习欧姆定律时,需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因为已经在“电路初探”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有过搭建电路的经验,所以教师只需给出适当的提示以及思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电路的设计以及表格的制作,实验完成后教师只需协助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根据数据独立总结实验结论及规律。再举个例子,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特征”的实验中,考虑到学生会因为实验比较简单而产生马虎轻视的心理,在实验过程不能够严格遵循步骤,潦草地得出实验结论,也不会再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的论证。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教师需要在实验室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将一个“220V、40W”的白炽灯泡和一个“1.5V、0.3A”的小灯泡进行串联,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将它们连接到220V的电路中吗?这时,大部分学生会做出不可以的回答,认为小灯泡一定会被烧坏。但将它们实际接到220V的电路中后会发现,小灯泡依旧能够发出微弱的亮光。这一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会让他们感到惊奇跟质疑的同时,对整个实验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地进行实验。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五、 研究实验报告

在目前的实验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得出实验报告便意味着实验完成了,认为实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出填空形式的书面结果,而没有能够将实验课看成一个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的机会。改变这种情况的方法之一,便是将实验得出的报告当作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只作为指导者,除了在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上进行提点外,只需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明确实验的目的。

六、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了解,适当地对电学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创新、改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用科学直观又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發挥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雪梅.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7):150-152.

[2]徐彤,杨志军.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新课程中的作用[J].物理教学,2008(1):15.

[3]翁美红.谈初中物理教材中电学实验的改进[J].成功(教育),2011(07):156.

作者简介:

沈洁,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猜你喜欢

电学实验改进初中物理
初中两种版本教材中电学实验的编排比较与分析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常见问题及实验策略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思想,加强中学物理电学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的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