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MOOC下的一些思考

2019-01-26奚文娜刘姣李凌康兰徐立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程图学慕课思考

奚文娜 刘姣 李凌 康兰 徐立群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慕课热”的风潮,对慕课的特点和现状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以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5级、2016级机械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共4个授课班的《工程图学Ⅱ》课程做试点进行了慕课改革。实践表明,慕课平台的使用率与学习效果并不能直接挂钩,应针对学生特点定制授课方式,多元化地进行授课。

关键词:MOOC;慕课;《工程图学Ⅱ》;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235-02

一、引言

时下热门词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意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国内音译为“慕课”[1]。它从2012年开始,兴起于美国,Udacity、Coursera、edx三大MOOC平台对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3年初中国大学开始了MOOC的建设发展。在加盟现有的三大MOOC平台的同时,中国部分顶尖大学也开始打造自己的MOOC平台。清华大学建有“学堂在线”平台;上海交大自主研发了“好大学在线”平台;阿里和北大联合打造了“华文慕课”平台[2]。除此以外,另有“超星慕课”是国内首家专业制作MOOC的公司,为很多学校提供了MOOC平台,使慕课在国内高校迅速普及推广,如星火燎原之势发展壮大。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认为:“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3]。

二、初期慕课平台的特点分析

1.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多数高校刚开始制作的慕课以录制PPT授课视频为主。为了省时省力,有些课程更是直接将教师平时的课堂讲课视频上传至慕课平台。此类视频音效较差,互动性低,缺少对学习者的持久吸引力,不能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

2.学习效果评测方式客观化。多数高校将慕课的评测方式设置成客观题的集合,以期利用慕课系统自动评判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但客观题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课程,过度使用客观题会降低学习难度,使学习者达不到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

3.学习支持较少。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多数慕课课程不能提供实时、有针对性的解答,同时也导致学习反馈无法到达慕课设计者层面,课程内容不能针对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做出实时调整。

初期慕课平台的这些特点使之出现了高注册率、低完成度的情况,有些平台设置了“奖学金”等鼓励机制,效果却差强人意。由此可见,慕课的发展仅靠自身的光环吸引学习者是不能实现良性循环的,需要更高层面的支持与引导。

三、慕课的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在线开放课程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对慕课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因此专业录制公司应运而生,慕课的制作愈发精良,慕课的授课方式出现多样化。一门运作良好的课程背后,有一个分工明确的教师团队,花费大量时间,对慕课内容进行录制、编辑、改进,对学习者定时在线答疑,使慕课的学习支持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团队对在线题库的扩容更新,指派专人批改在线习题,也使学习效果的评测方式不再以客观题为主。由此,慕课的可持续发展初见端倪。

四、对《工程图学Ⅱ》进行慕课改革的效果分析

慕课平台的受众主要可以分为在校学生与校外网络学习者。与校外网络学习者的低学习完成需求不同,在校学生有着明确的高学习完成需求,为了观测在校学生使用慕课平台的学习行为,以期用观测结果来探讨慕课与传统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5级、2016级机械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共4个授课班的《工程图学Ⅱ》课程作为慕课改革的试点。

本次慕课改革使用的是超星慕课制作的“河海课堂在线”慕课平台,在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平台课程资源陆续建设为:部分章节课前预习作业(通过平台导入,客观题可自动评判)、每节课对应讲课微视频、对应PPT(PDF版)、典型例题(PDF版)、习题精讲视频、二维及三维绘图软件入门操作视频。

对2015级、2016级4个授课班采用如下教改方式:第4、5节在课堂上自学并完成课后纸质作业,除这两节外,要求每次课都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方式为观看“河海课堂在线”讲课微视频或看教材,每个微视频均设置了任务点,平台后台可以统计学生的观看时长、反复观看段落、是否全部看完,為后续的课程教学改进提供客观的观测数据。同时,要求必须完成平台的预习作业,作业成绩将成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图1是4个授课班在“河海课堂在线”《工程图学Ⅱ》11节讲课微视频完成度的在线统计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总体趋势是完成度随时间推移越来越低,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面对新的授课方式,从一开始的充满新鲜感到慢慢淡漠;另一方面也因为课程自身的特点,从第6节开始不再有平台预习作业,缺少作业任务点的支持,讲课微视频的完

成度大大降低,但在第4、5节,由于学习要求不同,不是提前预习,而是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这2节内容并完成课后纸质作业,4个授课班均保持了较高的完成度,说明在给予充足自学时间,并有课后纸质作业压力的前提下,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相比看教材,利用现有的慕课平台会更有效地学习,更快捷地获得学习成果。

图2、图3是4个授课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布。由于2015、2016两个年级考试不同卷,不具有可比性,所以需分别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成绩分布均比较符合正态分布,2015级的两个专业成绩分布基本无太大差异,而2016级能动专业的学生虽然在完成度的统计中数值不高,但90—100、80—89两个高分阶段的比例却比机械专业学生高5%左右,不及格人数也相对较少。这个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慕课平台的使用率与学习效果并不能直接挂钩,不能单纯以提高平台使用率为手段,以期提高学习效率,应针对学生特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定制授课方式,多元化地进行授课。两个专业中,能动专业学生的特点为思维较活跃,课堂听课效率较高,因此可以考虑增加课堂讲授内容,适当减少平台使用率;机械专业学生的特点为预习配合度较高,课堂互动性较弱,则考虑在课堂内释放部分讲课学时,把学时更多的留给学生自学,增加平台的使用率。

五、结论与思考

本次教学改革的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校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是否使用慕课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能缺少教师的实时引导。慕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可以提供反馈数据给教师,使教师对授课方式进行实时调整,引导在校学生用好慕课平台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之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5-10.

[2]宋姝颖.中美“慕课”发展综述及未来展望[J].今传媒,2016,(3):124-126.

[3]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6).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trend of "Mu lesson hot",this paper makes a certai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Mu lesson,and takes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II" as a pilot project in 4 classes of 2015 class,2016 grad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Hohai University.Practice shows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otown platform can't be directly linked to the learning effect.The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customi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Key words:MOOC;Mu class;"Engineering Graphics II";teaching reform;thinking

猜你喜欢

工程图学慕课思考
“变被动为主动”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作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应用实践
创新实验班工程图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讨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