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教学因素在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26张万福李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技能高等教育专业课

张万福 李春

摘要:结合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特点和教学实践,本文通过总结各种非教学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技巧与成效评估,分析了非教学因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旨在探索出一条提高大学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非教学因素;教学技能;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143-02

随着大学课程的不断改革,专业课教学学时数不断被压缩,使得专业课课时比相应基础课的教学学时数要少很多。虽然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要求专业课学时被压缩后尽量保持原有教学内容,但课时数与内容成正比是毋容置疑的。如何利用有限的已严重压缩的教学学时,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自然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教学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在毕业班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学内容的夯实、教学方法的完善、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等纯粹教学因素对专业课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一些非教学因素,如“有效的课间时间利用”和“教师良好的教学技能”对教学效果也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程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了解学生动态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如若能对这些非教学因素把握得当并加以有效利用,必将有望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些非教学因素的设计与运用,已贯穿于本教学团队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实践表明其成效显著,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一、课间时间的高效利用

高考实质为一种人才选拔机制,目前条件下该体制下尚难短期内有实质性改变。然而,在其“指挥棒”的作用下,基础教育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同时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发挥学生特长,学校过早地完成文理分科,但这很难改变高中因文理分科导致的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再加之进入大学后因专业培养需要,理工科专业学生较少涉及人文社会类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即便是兴趣和爱好所致,繁重的学业压力也无暇顾及。理工科学生毕业后从事人文、社科甚至文艺和影视成功的毕竟是极少数,也可以认为这些人原本就出现了对未来的选择错误,所谓“早知现在,何必当初”。这些客观条件均造成了当代理工科大学生对人文社科类知识掌握的匱乏。

结合团队成员指导研究生时发现,学生在撰写学术论文、工作汇报、平时通信时不仅错字、别字很多,且文法、逻辑关系亦存在较多问题,这对他们科研论文的撰写发表、科研成果的文字性表述都造成了很大障碍。同样的问题在与授课班学生的文字交流中更为突出。更有甚者,教师如果不事先准备,点名时也时常出现无法正确读出学生姓名的尴尬场面。正如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所言,理工科学生一定要注重语文的学习与修养。文字驾驭能力与文学修养水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专业课教学中解决理工科文化素养问题,既不现实更不可能,同时更有违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但这的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课间时间原本是根据人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时间期,给出简短的人脑休息和放松时间。课间时间虽短,但十六周的教学周期,加上课前、课后等“零碎”时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不影响休息与放松的情况下,巧加利用,日积月累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此,本教学团队经过对多个年级发放问卷调查,在课间休息时播放轻音乐、流行歌曲、简短新闻、校内大事、作业提示、常见难字和名言警句等请学生选择,多数学生认可常见难字和名言警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常见难字及名言警句的关键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在常见难字和名言警句的选择上,在版式设计、色彩搭配、字体设计等方面既要有趣味性,还要考虑到课间休息的属性,必须在这一过程中体现轻松与愉快。如,所选难字不宜过于生僻,而应该是常见又容易出错的字,在给出印刷体外,还应尽量给出现代、古代书法家的楷、篆、行、草、隶等字体。每次对书法家做简单介绍。我们甚至还安排了一次甲骨文专题。对于每一难字还要给出其表达意义,尤其是对应的英文。这些做法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导致课间休息时间,除要求“方便”同学外,原来熙熙攘攘的走廊变得冷冷清清。此外,针对工科学生经常用到的希腊字母,尤其是大小写希腊字母的对应、发音以及一般常用表达的物理量等,也做了专题。对于常用的罗马数字,一般“3”以后“识别率”极度下降的问题,也设计了专题。对于名言警句,既要选择相对常见且富有哲理性的名人名句,还要体现时代特征,并简单标注其出处及其含义和启示。除版式、色彩、内容外,针对不同内容配以不同背景音乐也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间休息时段播放丰富多彩的难字警句,这种貌似与专业课教学无关的做法却很好地起到了促进课间利用、调节学生情绪、拓展学生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

二、教师良好的基本教学技能及其积极作用

黑板板书是传统教学最主要的手段,有其自身优点:(1)能够清晰地体现出教学意图,使所讲内容按顺序逐次展开、层次脉络一目了然、教学重点突出,直观性强,便于思考、巩固记忆及梳理。(2)学生能较好地跟随教师讲课节奏。(3)良好的板书不仅传递着教学内容,更体现着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人格魅力。然而,如上文所述,大学教育完全不同于中学,由于专业课程课时的不断压缩及新知识日新月异地增长,教师在课堂中的授课量特别的大,导致传统板书教学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板书时间较长将导致上课效率较低,特别是需要大量图片或图形时,更影响效率。同时,板书工整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情绪和上课质量的优劣,对教师基本教学技能要求比较高,如果一味注重板书质量又可能会影响到授课进度。

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各阶段教学,特别是高等教育教学中最常见的工具[1,2]。多媒体系统能够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媒体信息,并通过屏幕或音响设备将上述信息呈现出来,以完成教学活动,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动态性、交互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信息量大等众多独特功能。能给学生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多媒体教学比常规教学输出的信息量更大,因此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和深化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看出,無论是板书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都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良好的基本教学技能,如,板书教学中书法字体的好坏、排版是否工整有序,多媒体教学中PPT课件(字体、颜色、布局、板式等)、动画及视频制作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熟练运用PS、AI、SOLIDWORKS、PRO/E、FLASH、PREMIRER等基本作图及动画制作软件,甚至还需具备相关专业软件的使用技能,这些对于很多习惯传统板书教学的“老”教师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笔者教学团队在《透平机械强度与振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所有PPT课件、网站图片与动画、公式、图、表等进行了重新设计,并精心处理,各类图片都配有矢量图与位图,使我们的这些教学材料变成值得欣赏的“艺术作品”。我们发现,这些基本教学技能不仅对我们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而且最关键的是,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在教学中实现的言传身教。很多学生在后期各类课程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研究生阶段撰写专利与论文过程中,这些基本技能都时刻伴随,对他们的成长是一种无形的帮助。

三、总结

传统常规教学因素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一些非教学因素,如“课件时间的利用”、“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对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非教学因素有很多,本文列举的仅是我们在教学中实践的部分,实践表明,它们对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确实有着重要而明显的作用。应该充分重视各种非教学因素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只要对这些非教学因素进行认真总结和适当运用,使之真正融入于课堂教学之中,才能为提高大学专业课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郭晓光.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14,(02):71-74.

[2]金燕.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因素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05):66-68.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energy and power major,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kills 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various non-teaching factor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on-teaching factors on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teaching quality in order to explore a new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 specialized courses.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non-teaching factors;teaching skills;specialized courses

猜你喜欢

教学技能高等教育专业课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