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提高产能方法

2019-01-26

山西化工 2018年6期
关键词:套压流压通径

韩 勇

(山西潞安金源煤层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长治 046200)

引 言

在能源日渐紧缺的背景下,煤层气井开采还要获得更高的产能,以便更好地满足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而加强产能预测,可以更好地进行排采工作的安排,合理进行煤层气开发,继而使气井产能得到提高。因此,还应加强对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提高产能方法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推动煤层气井开采工作的开展。

1 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分析

在煤层气井排采期间,想要获得较大的煤层气井排采效率和采收率,还要结合产能大小变化对排采工作制度进行合理调整。现阶段,在煤层气井产能预测上,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较多,如数理统计方法、物质平衡法、数值模拟方法和简化解析模型方法等等。采用数理统计法,需要利用数学理论对产气量数据展开分析,无法对各种因素给产能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采用物质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需要获取岩石流体、地质等数据,方法的实用性不强。采用简化解析模型方法,分析结果受简化条件的限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1]。因此,还要寻求有效的煤层气井产能预测方法,从而为煤层排采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2 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提高方法研究

2.1 产能预测模型

在对煤层气井产能进行预测时,应考虑气井产能将受到生产中井底压力、套压等排采参数影响,并选择对产能贡献最大的因素,实现最优产能预测模型的构建,从而掌握煤层气产能变化规律。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式,能够建立回归方程,并带入产能影响因素。通过对各因素进行检验,可以使方程在引入新变量前只包含给产能带来显著影响的变量。在实际分析时,以某煤层气田部分区块为例。该区块煤层气井的产气过程包含三个阶段,分别为排水降压、稳定产气和产量递减阶段。在排水降压阶段,由于区块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压力波传播速度较慢,在煤层气解析后日产气量会出现短期降低情况,呈现由无到有,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2]。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可以完成气井产能模型的建立,对参数影响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区块内10口典型气井排采参数及质量进行分析,结合不同产能和处在不同排采阶段的气井动态排采参数,可以从中完成与产气量相关程度较大的套压、井底流压和累积产气量这三个主要因变量的选择,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原理进行软件编制,完成气井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如第115页式(1)所示。式中,xty、xjdly、xicp分别用于表示套压、井底流压和累积产气量,y为气井产能。通过对模型进行F和P检验可以发现,F检验数为134.331,P检验数为0.001,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差异显著,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y=5 645.909-4 303.992xty-770.796xjdly+
0.000 025xicp

(1)

2.2 日产气量构成分析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以使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得到消除,从而使各因素与产能间的真实关系得到反映。但在对偏归回系数展开分析时,各因素单位不同,还要通过通径分析对各因素对产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展开分析。如式(2)所示,为直接通径系数与间接通径系数的关系,ρj→y为直接通径系数,ρi→j→y为间接通径系数,rij为相关矩阵,为每两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ρi→j→y=rijρj→y

(2)

针对得到的回归产能模型展开通径分析,可以得到日产气量构成因素通径分析表,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直接影响因素中,套压给产气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直接通径系数达到了-0.558。相比较而言,累积产气的直接作用最小,仅为-0.042。从总体上来看,三个因素对产气量都会产生负效应。在间接影响因素中,井底流压将通过套压给予产气量较大影响,通径系数达-0.441。除此之外,累积产气量给予产气量的间接影响较大,并且为正效应,其他因素间接通径系数则较小,产生的间接作用可以忽略。从参数对产气量的综合影响来看,套压、井底流压和累积产气量与产气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36、-0.547和0.142。因此从总体来看,对产气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套压,该因素与其余两个因素存在负相关关系。

表1 日产气量构成因素通径分析表

2.3 产能预测结果分析

在区块煤层气井产能预测上,采用可行性较强的GM(1,1)模型与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展开比较,以10口典型井实际动态数据为检验数据,可以得到各时间点上产气量相对误差平均值。表2为2种方法产能相对误差平均值统计分析表。从表中的数据可知,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产能预测,相对误差平均值不超出12%。采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相对误差平均值最大能够达到50%。由此可见,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现产能预测的相对误差更小,预测精度更高。

表2 2种方法产能预测相对误差平均值统计分析表 %

如表3所示,为采用2种方法的产能预测结果统计分析表。相比较而言,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产能预测,可以得到排水降压阶段、稳定产气阶段和产量递减阶段的产能平均值分别为12.21%、5.77%、5.56%,可以更好地对前两个产气阶段的产能进行预测。

表3 2种方法产能预测统计分析表 %

2.4 影响产能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产能的因素可以发现,在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套压将对产气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排水降压阶段,套压的增大将导致产气量先增大后降低。在稳产阶段,产气量在达到峰值前,套管与产气量成正相关关系,达到峰值后为负相关关系。在稳定产气和递减阶段,套压将发挥井筒储集效应,使产气量在短时间内改变。综合来看,气井产能受套压影响较小。从累积产气量影响来看,在排水降压阶段,该参数与产气量先成正相关关系,之后转变为负相关关系。而在稳定产气和递减阶段,煤层中的水基本被排空,累积产气量基本保持稳定,因此与气井产能间的关系不大。相比较而言,井底压力对气井产能产生的影响更大。在套压和累积产气量的双重作用下,井底压力将发生变化。而在任何排采阶段,井底压力的增加都会导致产气量降低[3]。因为在井底压力增加的情况下,生产压差将随之减小,煤层气在从煤层向井筒渗流的过程中会受到阻碍。在排水降压和稳定产气阶段,井底流压都与产气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将对气井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2.5 产能提高方法

针对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结果,想要提高气井产能,可以采用注气增产技术。主要通过向煤储层中进行高压气体的注入,以使生产压差随之增大,使煤层气顺利从煤层向井筒渗流。通常情况下,需要注入CO2、N2等高压气体,促使煤层气由吸附态转化为游离态,从而使煤层气解吸扩散速率提升,达到提高气井产能的目标。从开采机理上来看,在储层中注入高压气体的情况下,煤储层能量得以增大。在相同的井底流压下,煤储层压力梯度将得到提高,继而使解吸出的煤层气快速运移至井底,使井口产气量增加。与此同时,注入对煤分子吸附力较强的气体,也可以使煤对甲烷的吸附进行竞争,促使甲烷分子由煤基质表面发生解吸,从而通过提高煤层气浓度加快扩散渗流速度,使气井产气量得到增加。此外,注入高压气体,可以使煤储层在小分子气体作用下产生新的裂隙。伴随着储层孔-裂隙系统的发育,煤层气的产出通道将得到增大,从而使煤层渗透率得到提高。在实际注气的过程中,结合煤层实际情况,可以分别采用先注气后采气和边注气边采气的方式。采用第一种方式,需要以合适井距进行注入井的钻探,然后将CO2等高压气体注入,使其与煤层中的煤层气进行吸附置换,使煤层中的CH4得到解吸,通过孔、裂隙运移至井底。采用连续性注气方法,需要在气井生产期间进行高压气体注入,使气体在较大孔、裂隙系统中参与产出气体渗流[4]。采用该种方法,高压气体无法及时进入煤基质单元与CH4发生吸附置换,但是能够使储层能量得到维持,使CH4的分压得到减小,继而使煤层气渗流速度得到提高。

3 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煤层气井排采期间,还要实现产能的合理预测。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产能预测结果,明确产能将受到井底流压的影响,在流压增大的情况下,出现日产气量降低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还要采取注气增产技术加大生产压差,从而使日产气量维持稳定,最终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

猜你喜欢

套压流压通径
牡丹江市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影响通径分析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条斜率性质
气动通径机设计及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聚合物驱生产井流压特征规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海上油田油井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M110区长8油藏合理流压研究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新疆阜康煤层气排采中的应用
带压挤水泥封堵高压水层技术分析
夏店区块低恒套压下井底流压控制研究与应用
气大井合理套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