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信用“连连看”

2019-01-26孟佳惠

中国信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诚信养老检测

1.河北:在政府采购等领域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

近日,河北省印发《关于开展重点领域政务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意见》,对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集中开展政务失信问题排查整治,2019年6月30日前,重点针对政府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政策承诺和合同契约失信违约、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深入开展自查自纠。11月30日前,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和目标导向,列出责任主体,建立措施清单,切实抓好整改。同时,认真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相关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政务失信行为发生。

《意见》指出,各地各部门在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招投标、招商引资、政府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开展诚信建设,建立政务诚信监测评价和督查机制、政务诚信民主监督机制、政务诚信司法监督机制,完善政务诚信社会监督机制。加强政府失信惩戒问责,对存在重点领域政务失信问题的,要及时采取书面警示、约谈告诫等措施,督促有关严重失信政府及部门主体停止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加强公务员失信惩戒问责,在干部考核、奖惩工作中,将公务员诚信记录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鼓励自我纠错、修复信用。

(来源:河北省公共资源中心)

2.河南: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公积金将记载失信记录

日前,河南省出台了《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规范公积金提取,职工只有在住房公积金缴存地或户籍所在地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通知》提出,职工偿还商业住房贷款提取公积金,所购房产在郑州的,提取公积金需提供购房合同(二手房提供《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借款合同、贷款银行出具加盖印章的个人还款明细、提取人身份证。所购房产在郑州之外的,提取公积金需提供:购房合同(二手房提供《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借款合同、贷款银行出具加盖印章的个人还款明细、提取人身份证、购房人在购房地的身份证或户口本(或购房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

据悉,对提供虚假材料违规提取公积金的缴存职工,将记载失信记录,随个人账户一并转移。要求已提取的,资金责令限期全额退回,并限制其缴存账户五年内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向相关部门移交违法线索,报送失信信息,实施联合惩戒。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缴存职工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情节严重的,将向所在单位通报。

(来源:新华社)

3.北京:地铁霸座、进食处罚或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

日前,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关于对轨道交通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实施细则》,明确了对地铁霸座、进食等“严重违规者”的处罚细则。有不文明行为,且不听劝阻,拒绝下车、出站,扰乱轨道交通车站、车厢秩序且拒绝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人,即日起将被记录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细则明确,乘客实施信用不良乘车行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一是不听劝阻,拒绝下车、出站,扰乱轨道交通车站、车厢秩序,拒绝参加或逾期未参加轨道交通志愿服务进行信用修复的;二是不听劝阻,拒绝下车、出站,扰乱轨道交通车站、车厢秩序,参加轨道交通志愿服务不听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安排或志愿服务不合格的;三是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相应行政处罚的。

因实施信用不良乘车行为拟被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乘客,自不文明行为发现之日起30日内可以通过参加轨道交通志愿服务进行不良信息修复。逾期未参加志愿服务或不听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安排参加志愿服务的,由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报市交通执法总队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

(来源:新华社)

4.新疆:旅游行业承诺抵制“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经营活动

近日,在新疆诚信旅游签约大会上,来自新疆以及兵团的多家旅行社、多名导游郑重在《旅行社诚信经营承诺书》《导游诚信守法承诺书》上签字,抵制“不合理低价游”“黑车”“黑导”等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

在《旅行社诚信经营承诺书》中,各旅行社承诺“七做”“八不做”,包括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黑车”“黑店”“黑导”等违法经营活动;“不超范围经营,不非法转让和变相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不搞挂靠承包”“不使用不具备旅游营运资质的车辆和社会上无导游证、无领队证的人员接待游客”“不搞‘零团费’‘负团费’等低于成本价的不正当竞争”“不违反合同约定,不降低服务标准,不组织参加合同约定以外的自费项目和购物项目”等。

《导游诚信守法承诺书》则承诺:严格遵守《旅游法》《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抵制“零团费、负团费”、赌团等违法行为,自觉抵制行业不良风气的侵蚀,不向游客索要小费,不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购物和参加自费项目等。

(来源:新疆日报)

5.四川:启动环保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检查

近日,四川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已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行解读。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营造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氛围,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9年专项检查从5月开始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主要针对三大类监测活动,覆盖全省约200家监测机构、40家重点排污单位、60个自动监测站点。

据悉,四川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并建立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监管优势,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形成合力,打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除了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对机构实施处理外,还将建立完善检验检测领域失信惩戒机制及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按照四川省《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联合相关部门对检验检测领域失信被执行人在出行、消费、投资、经商等领域实施联合惩戒。

(来源:四川新闻网)

6.安徽:严打工程质量检测中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

近日,安徽省住建厅下发通知,推出一系列严格铁规,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防范行业中存在的“猫腻”和暗箱操作行为。

根据新的要求,全省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同时,安徽将实行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省统一教材统一大纲。检测机构根据已有检测资质及动态核查结果,自主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合格人员由检测机构发放企业岗位证书,作为人员持证上岗的依据。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检测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检测机构不得转包检测业务。

(来源:合肥晚报)

7.吉林:建立“4清单3名单”整治科研不诚信

为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日前,吉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科研诚信信息化和制度化建设、加强教育宣传、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等方面,在全省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科研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明确要对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严厉惩处。

《意见》规定,要完善科研诚信的管理制度和记录制度,由吉林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完善诚信典型范围、严重失信行为及主体范围、守信激励政策措施、失信惩戒政策措施等4张清单。同时,建立覆盖指南编制、项目申请、立项评审、过程管理、评估评价、项目验收全过程的信用记录。

建立守信“红名单”和一般失信“黄名单”、严重失信“黑名单”的奖惩机制,并逐步探索科研失信“黄名单”“黑名单”的失信修复和退出机制。对于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意见》明确要严厉打击,依法依规实行终身追责。对纳入省级科研计划“黄名单”的一般失信行为和纳入“黑名单”的严重失信行为,按照分类分级原则,给予严肃查处。

(来源:科技日报)

8.宁夏:清查职业学校虚假宣传等违规招生行为

为进一步严肃职业学校招生纪律、规范招生和办学行为,宁夏教育厅近日决定在全区开展职业学校虚假宣传等违规招生行为全面清查。

按照清查要求,各市、县(区)教育局要立即组织对辖区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含举办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高职院校)招生行为全面清查,重点清查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虚假承诺、欺骗招生、有偿招生、违规联合办学等情况。要对各校印制的招生宣传资料严格审核,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的监管。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立即叫停,责令整改并追究责任。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2019年中职学历教育招生学校名录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招生学校资质核查工作。办学经费、基础建设、教师队伍、实训实习等主要办学条件未达到基本办学要求的学校,不得招生或联合招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在招生、联合培养、学籍管理、学生资助、实习等方面存在违规行为的学校,主管部门要采取措施,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各级教育部门和中职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招生办学有关规定,压实压紧责任,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招生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来源:新华社)

9.山东:建立信用监管机制整治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通报会,通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情况。截止到5月15日,山东省共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27,861家,抽检检测食品1120批次。总的来看,城市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业户资质基本齐全、经营行为相对规范,基本消除无证经营和“三无”食品;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仍存在食品经营业户进货查验不到位、经营过期食品及个别无证经营等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进行了处置,其中,责令整改3280家,立案查处140件,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业户322家,取缔无证食品摊点528家。

下一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将在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相关部门探索制定针对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的食品标准,努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围绕建立分级监管、智慧监管、家长监督、学校吹哨、信用联合惩戒等长效监管机制,重点推进开发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店铺地图。在校园周边经营者网格化监管台账的基础,形成店铺地图,实施精准监管。店铺地图完成后将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开,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完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建立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通讯网络、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通讯网络、学校与家委会通讯网络,加强监管部门与经营者、学生家长、校方管理人员信息沟通,开展学校吹哨、“随手拍”行动,形成密切互动,共同维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来源:齐鲁网)

10.上海:推出养老机构“红黑名单”制度

日前《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方案》针对当前上海养老服务领域各个方面通盘考虑、系统设计。文件包括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工作机制五个部分,特别是提出了6个提升计划和26项主要任务,全面推动养老服务深化发展。

《方案》明确,未来四年,上海养老设施主要指标数量“倍增”。到2022年,上海养老服务领域重要的指标数量将有新突破,比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在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数量要实现“翻番”,不少于400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总量实现“翻番”,达到1600家。同时,在结构上更加优化。到2022年,养老机构床位数在确保不低于全市户籍老年人口3%,即17.5万张的基础上,护理型床位数要达到总床位的60%。

针对养老服务行业质量的提升,《方案》明确,上海将建立养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其中,养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养老服务质量日常动态监测评价。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表示,“也就是说,要建立‘红名单’和‘黑名单’制度,要将信用信息作为各项支持政策的重要衡量因素,特别是对‘黑名单’中的失信主体,要加大惩戒,用信用约束行为。”

在加强养老服务队伍质量管理方面,《方案》明确,未来四年,上海将多渠道扩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规模,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褒扬机制。其中,针对护理员队伍薪酬待遇偏低、评价标准不统一、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方案》提出了发布养老护理员市场工资指导价、探索建立综合评价标准、加强对先进事迹的宣传褒扬等措施,旨在建立体现劳动价值、合理合法、可持续的薪酬机制,增进职业认同,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来源: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诚信养老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