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把握新中国70年的历史演进

2019-01-26沈传亮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时期改革开放历史

沈传亮 肖 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70年的辉煌历程。这段历史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1]。这是党的主要领导人第一次系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极具针对性、权威性。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深入思考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联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整体上把握新中国历史,有一定学术意义。

一、源: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准备了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们之间既有历史递进性,更有内在统一性。这个基础,就是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宝贵经验、人才储备。

第一,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了除港澳台之外的国家统一,取得了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社会根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大团结,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形成了政权稳固、社会安定、国际环境相对有利的政治基础。这为改革开放顺利推进提供了政治前提。具体包括:一是成立新中国并始终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而奋斗的历史,许多仁人志士都未能如愿完成这一历史使命。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新中国的诞生,“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4]。二是实现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使祖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不断加强和扩大同各爱国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的通力合作,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力地促进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5]三是努力改善国际环境并突破西方封锁,为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国际条件。新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经历的百年屈辱历史,揭开了外交关系的新篇章,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新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力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赞誉”[6]。到1976 年,世界上130 多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中,同中国建交的达到108 个。中国在国际上树立起独立自主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第二,理论准备。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正确的理论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7]。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但从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探索。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鉴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缺点错误,中国共产党决心走自己的路,领导人民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他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8]的基本方针。这是毛泽东在大量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论十大关系》阐述了处理经济问题、政治关系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9],也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1956 年9 月,党的八大在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即“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0],并由此作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一系列方针决策,开启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篇章。历史证明,这次会议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57 年2 月,毛泽东又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论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农业合作化问题、工商业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节约问题,等等。这是继《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及党的八大所制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之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的又一光辉成果。另外,当时还有周恩来提出的要充分依靠和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邓小平提出的要反对个人迷信和加强党的集体领导、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①“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指陈云在1956年中共八大上作的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中提出的经济思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是主体,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是补充。”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1905-1995)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34页。等一些好的思想观点。这些成果,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源泉。

第三,物质基础。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虽然经历了挫折,但取得的成就仍有目共睹,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我国以苏联援建的156 个重点工程和694 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国防等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是20世纪70 年代实施的“四三方案”②“四三方案”,指1973年1月国家计委在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报告中提出的在三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成套设备的方案。这个方案是新中国继“一五”计划后的第二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方案,也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引进工程。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864页。所引进的成套项目和设备,成为80 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经济发展速度总体较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从1953 年到1976 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1%。主要工业产品钢、电、原油、原煤、汽车等年产量都有较大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 年的119 元增加到1976年的319元[11]。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变化显著,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全国灌溉面积已由1952年的3 亿亩扩大到1980 年的近7 亿亩,初步控制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的一般洪水灾害。1980 年同1952 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在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12]。四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事业都有较大发展。1980 年全国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 亿多人,比1952 年增长2.7 倍[13];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方面成就突出,我国科技水平大大提高;文艺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优秀作品;烈性传染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全国人口死亡率从1949 年的20‰下降到1976 年的7.25‰,平均寿命从1949 年的35岁提高到1975年的63.8岁[14]。

第四,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自1952年底起,党领导人民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 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得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与此同时,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也得到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特别是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正如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所指出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15]当下的改革开放,不是要改掉我们的基本制度,而是要通过改革机制体制,改掉不合时宜的、僵化的体制,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第五,宝贵经验。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是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不久,就发生了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事件,毛泽东在这种背景下提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1956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讨论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会上说,这个报告“一是揭了盖子,这是好的,二是捅了娄子,全世界都震动”[16]。正是这种揭开盖子所起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积极作用,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建设道路的思考和探索。在毛泽东生命的最后20 年里,他所致力的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和如何避免党与国家改变颜色这两个方面的探索,都是围绕着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主题展开的。虽然他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并不都是成熟的和完善的,还有缺欠,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任何杰出历史人物的功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同时又带有那个历史时代的局限。

事物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17]确实,在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还不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间更短,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的基本国情获得全面的、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艰苦的探索,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指出,“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18]。正因如此,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贡献也往往与失误相互交织或交替出现;他提出的许多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思想观点,有的还不够成熟,有的处于萌芽状态,有的未能付诸实施,有的没能坚持下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实事求是地肯定毛泽东在探索中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重要准备。历史表明,我们党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走向成熟的。毛泽东作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及其所积累的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意义。

第六,人才储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 周年大会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19]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教育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党的干部队伍,是改革开放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陈云曾指出:“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胜利,毛泽东同志的一个无可比拟的功绩,是培养了一代人,包括我们在内的以及‘三八式’的一大批干部”,“现在这些人在全国各个岗位上都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这是一件极大的事情”[20]。

二、流: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

马克思指出:“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21]准确理解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有必要把它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进行比较,看我们在哪些方面是坚持,哪些方面有创新和发展,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史,才能更加科学地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22]。对于这两个时期的比较,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论述:“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当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将来也还是要坚持和发展的。”[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不仅在于真正坚持党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提出的许多正确主张,更在于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改革、发展。

第一,指导思想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24]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指出了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区别开来,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方面既坚持了毛泽东思想,同时又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加以丰富和发展。比如,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再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了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移;比如,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基础上,不断总结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

第二,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实际出发,打破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一统天下的旧格局,实行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分配,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同时,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所不同,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联系起来的,注重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改革开放前,我国曾接受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和西方国家有一定的经贸往来,但总体上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勇敢打开国门,从引进设备、技术到资金,从开放沿海到沿江、沿边,逐步实现全方位的整体开放,不断扩展开放的广度、深度。在农村,改革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有这些,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25]

第三,政治体制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坚持共产党在国家事务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反复强调不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不搞西方的多党制、议会民主、三权分立。这些充分说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改弦易张。同时,我国注重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发展。我国致力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病,纠正忽视民主与法治的现象,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通过改革,建立政治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的民主参与体制,形成全国范围的基层民主政治体制,等等。

第四,文化体制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求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全国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影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同时,摒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工作中“左”的做法,切实贯彻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其中的关键节点是: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从较为宽泛意义上探讨文化领域建设问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五大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明确提出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使得文化建设的地位发生实质性转变。党的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专题研究文化建设问题,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明确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在文化建设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和观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但是,新时代文化改革无论如何深化,文化制度无论如何完善,但方向是始终如一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大胆推进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丢,阵地不能丢。”[26]

第五,社会建设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迫切需要巩固和发展新生人民政权,在没有足够物质资源保障和改善民生时,中国共产党把一些关系民生的社会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颇具成效。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层层递进、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进入1990年代,“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社会体制的变化及社会各领域的制度革新。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各项制度的重塑使社会管理主体日渐多元,社会开放自由程度不断扩展。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制度创新’在社会各领域制度改革逐渐展开”[2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8]。公平正义如同我国社会建设的一面旗帜,以此为导向不断地调整我国社会建设的路向。

第六,对外关系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坚持奉行新中国成立之初所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我国又根据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把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参加国际多边事务,开展全方位的外交工作,推动国际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对外关系逐步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国家间关系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政治与安全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我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大大增强。这都是我们党在坚持过去原则基础上,根据新的国际环境和局势,发展、创新国家对外关系政策的结果。

三、统: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实践

针对如何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了论述:“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同时,如果没有1949年成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29]。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有机统一,高度概括了两个历史时期探索的同一主题、主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从本质上说,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接力探索、蕴蓄积累和开创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历史。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性质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与解释,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抓住新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质,科学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逻辑。

第一,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党领导人民接力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持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实践,是一场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和历史逻辑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中。党领导人民成功找到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为进行更广泛的社会革命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社会主义建设征程,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接力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社会革命角度看,新中国70 年的历史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不能分割,不能断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的主题和主线,都是党领导人民为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体现了继承和超越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30]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继承和超越的辩证统一。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对前一个时期既是历史的继承,又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

现在有些人否认这两个时期之间的传承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是对前一个历史时期的偏离和背叛,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以来最鲜明的特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行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的改革是改机制体制,不是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要改革过时的、不合理的、僵化的传统体制机制,更好地坚持、完善、发展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比如,在4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虽然没有包括毛泽东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等内容,无疑是这一理论体系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离开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在艰辛探索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31]。

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与前一个历史时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继承关系,而是一种创新和超越,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但没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让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正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初步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课题,从而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第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由于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所面临的社会矛盾、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的变化,必然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密切相关,受世界发展大势、国家发展进程、党治国理政实践、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等各方面的深刻影响。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新中国70年的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发展的内在逻辑呈现出“变”和“不变”的特点。“变”的方面,是指两个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发展绩效上有着很大差别,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别;“不变”的方面,是指两个时期有着共同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务、奋斗目标等方面不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之所以称为新时期,是相对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而言,这一“新”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发展和创新。与前一个时期相比,新时期主要体现以下变化:其一,国际局势、时代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作出抉择之时,“和平与发展”替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另外,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经济出现全球化,科学技术革命浪潮迅猛发展,这些都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紧密性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这些变化,必然促使中国在发展思路、建设模式上作出时代回应和战略调整。其二,建设模式、发展理念、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自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思想局限等各方面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发展方式、建设模式上存在机械模仿苏联、脱离中国实际国情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从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所遭遇的发展困境,东欧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都陷入了照搬苏联模式的泥潭,因此如何走出一条新路成为各国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国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我国发展的时代背景、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发展理念、治理方式方面也发生巨大变化,所形成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等在国际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因时代新和模式新而具有新时期的历史特征,使得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较之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不仅是时空概念上的延续,更是在建设模式、发展理念、治理方式等内在价值上体现了创新。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特征,在历史主体、历史逻辑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一致性。这两个历史时期,都是由同一个党领导即中国共产党领导,都在同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搞建设,都是同一群人即中国人民在建设,具有同样的初心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历史,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无论世情、国情、党情如何变化,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没有变;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没有变。”[32]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3],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没有变。

从大历史、长时段来看新中国70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前行的70 年,向着建成现代化强国奋力前行的70 年,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前行的70年。历史犹如一条长河,可能弯弯曲曲,历经曲折,但终归流向大海。不能因为河的上游、中游、下游名字不尽相同,就把它硬说成是三条河,这属于唯心主义。新中国70 年,是中华民族抱团前行的一个整体,谁也割裂不了,也不允许人为割裂。妄言割裂,肆言对立,不是对历史的无知,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要遵循唯物史观来看待70年历史,把握“变”和“不变”的辩证统一,既要看到前辈的勉力行进,不苛求他们,又要顺应历史大势,担起吾辈应负的责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共谋国家发展大计,共建民族复兴伟业,共享民富国强福祉。

猜你喜欢

时期改革开放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开心一刻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清代时期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