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人民观的生成逻辑和科学内涵

2019-01-26吴健文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吴健文

(南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这与我党审时度势和高瞻远瞩密不可分,与我党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与我党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路线休戚与共。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人民”一词高达203次。由此可见,站在新时代的发展起点上,我党高度重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习近平人民观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主要内容,蕴含丰富的人文情怀。它不仅是我党治国理政的“方向盘”,也是为人民增进福祉的“航向标”.

一、习近平人民观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人民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批判,是在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历程演变和习近平自身从政阅历的基础上发展和日臻成熟的。

1.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习近平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深受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极大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产物。1848年,马克思发表了震惊中外的《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纵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恢弘巨著,唯物史观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他们始终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支撑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巨大的“人民观”财富运用到我国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人民观要义,使我党永葆生机,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也是习近平人民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毛泽东反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1](P1031)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将人民比喻成为 “上帝”、“眼睛”、“土地”、“水”,这些生动的比喻,充分表明毛泽东敬爱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P372)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最终情感归宿在人民,价值旨向在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胡锦涛指出要让人民由内而外地获得幸福感。习近平继承和发扬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时刻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惦念在心,时刻以“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作为推进各项改革的价值准绳,带领亿万人民向“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昂首迈进。

2.实践逻辑:我国主要矛盾的历程演变和习近平自身从政的阅历。自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党主要矛盾发生了四次极大的转变。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矛盾。”1956年,中共八大《决议》中将我国主要矛盾上升为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深化对我国主要矛盾的认识,这一时期我国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持续时间长达36年之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我国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习近平同志根据新时代的发展方位和国情变化,我国的主要矛盾正式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纵观我国主要矛盾的演变进程,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战略部署和实践抉择,体现了我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永葆与时俱进的理想品质。

习近平人民观的形成、发展、日趋成熟与本人从政的经验和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顾在梁家河七年的青葱岁月,习近平带领当地百姓一起修建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解决当地百姓烧饭困难和照明不良的恶劣情况。当他离开这片黄土地,充满了不舍与留恋,抒发“我爱这里的土地,我爱这里的人民”的感慨。1982年,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继续下到基层倾听百姓的难处,解决百姓的困惑。在他眼里,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3](P323)“以百姓忧而忧,以百姓乐而乐”是习近平同志从政的真实写照。

2002年,习近平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他反复强调:“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4](P26)从2012年习近平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至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贯彻落实,切实保障人民在各个领域享受改革红利、享受美好生活。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为民做实事。

3.历史逻辑: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国积蓄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基因,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如一颗明珠熠熠闪光。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显现出“以民为本”的萌芽。《尚书·夏书》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意思是说:“百姓是水,君王是船,老百姓既可以让船安稳航行,还能使船沉没于水中。”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根本上是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有其历史局限性,但蕴蓄的民生价值仍为新时代治理国家提供借鉴意义。

4.世界逻辑: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共建美好世界的强烈愿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我国与俄罗斯、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开展深度合作,结成友好伙伴关系。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要和平,各国要发展。1991年11月,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6月,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9月,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竭尽所能营造开放包容、稳定有序的国际环境,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

习近平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立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烈期盼,2012年11月在十八大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极大地丰富人民观内涵。这里的“人民”不仅仅指中华儿女,也延伸到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世界人民。中国人民向“中国梦”昂首迈进,世界人民对“世界梦”翘首期盼。“中国梦”符合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符合时代发展的滚滚潮流。“中国梦”熔铸于“世界梦”,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同舟共济、风雨共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这不仅源于习近平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魄,也源于对构建美好世界的强烈愿望。

二、习近平人民观的科学内涵

人民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当今治国理政的价值旨向。习近平人民观包含丰富的科学内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领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1.经济上兴民: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发展。2018年,我国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雄踞于全球。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原因有很多:毫不动摇地巩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政府和市场充分发挥各自积极作用,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我国还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制约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具体表现为城乡之间人均生活水平差距悬殊,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党中央采取稳步举措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促进城乡一体化。[5](P207)

对于各地区发展水平落差等问题,党中央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破西部地区边缘化发展格局,给予东西部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机会,实现互联互通。这些举措的贯彻落实是为了使广袤大地上的每一位中华儿女真实感受到新时代阳光普照内心。通过党中央的有力领导和全体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共同富裕的日子指日可待。

2.政治上安民: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党必须将人民放在首位。推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相统一,这是习近平人民观在政治领域的生动体现。政法机关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自十八大以来,我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击腐败现象。习近平如此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情系人民的政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必须要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大众利益的行为遭到党和人民憎恶和唾弃。一方面,党内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机关简化办理事务繁琐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好人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保障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3.文化上利民:提高人民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积淀时间越长,越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历史底蕴。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拥有千年的文化厚度,我们有理由更有信心把中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5](P3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步加强,文艺工作者要紧扣时代的旋律,倾听人民的心声,创造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提升老百姓文化自信,增强人民大众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6](P153)加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为最高信仰,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的根本利益,做人民的好公仆。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对整个国民素质的塑造起着决定作用。习近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民族儿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主体,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长河中的绚丽瑰宝。

4.社会上惠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人民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对住房、医疗、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等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程度最高。因此,要加大力度从百姓日常生活的问题抓起,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和国家针对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惠民举措。[7]

就脱贫工作来看,继续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教育方面,坚定不渝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理念,让更多的人民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拥有展现自我的舞台。就医疗服务来看,完善基本医疗制度建设,提高医疗人员道德素质,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重大难题。在住房建设方面,加快推进住房保障的供应体系建设,严重遏制“炒房现象”,确保让中等收入以下的人群买得起房,还得起房贷。就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来看,加大对各地方、企业食品药品监察力度,让百姓吃上健康的食品,安全的药物。

5.生态上为民:增进人民生态福祉,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休戚与共,相互依存。习近平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譬如:“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6](P208)“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8]生动地阐释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水污染、光污染、城市雾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人民群众怨声艾艾,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获得幸福感。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功在当代,立在千秋。保护好大自然既造福当代人,又福荫后代子孙。党中央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规范人们的生产、消费行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意识,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让每个人生活在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的大自然庇护中。

6.外交上亲民:加强与各国人民友好合作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6](P443)习近平不仅立足于本国人民的发展,而且拥有极宽广的国际视野。习近平坚称为全世界人民谋福祉是作为大国的使命和担当。中国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团结合作,秉承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实现各国人民互利共赢。截止2018年8月,我国共与178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共同开展外交活动。我国积极开展上海合作组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融入世界人民要和平、要发展的滚滚潮流中。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日内瓦进行演讲时,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谱写各国人民共商共建共享的美好画卷。当今世界还存在恐怖主义、难民主义、零和博弈、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严重影响世界人民安全感指数的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题是大势所趋,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生动体现。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友好伙伴站在同一片阵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卓越努力与积极贡献。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人民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党各项事业发展的价值导向。习近平人民观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将群众路线落实到各大方针政策中,始终将“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为人民做实事,为百姓谋福祉”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习近平充分发扬“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私奉献情怀和弛而不息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习近平人民观的要旨,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翘首可盼。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