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警卫工作中的运用

2019-01-26罗海龙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警卫以人民为中心中心

罗海龙,沈 聪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2015年10月26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核: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为了人民是根本目的,强调要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依靠人民是根本动力,突出人民才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根本价值,坚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对警卫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进一步明确了警卫工作的宗旨和使命,为党的建设保驾护航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建设也始终围绕这一点展开。从“八项规定”到反对“四风”,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中央一直以实际行动加强党的建设。警卫工作从属于党的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建设要求的重要一环。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提出,着重突出警卫部门的政治任务,通过保卫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保证国家政权的安全和稳定,促进执政党建设,从而间接实现为人民服务,切实维护好党的执政地位。

(二)树立警卫部门良好形象,为改进党群关系作贡献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办警卫局工作汇报时强调,不能因为警卫形式而影响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改善,要密切联系群众。警卫工作与党的作风形象密切相关,只有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党群关系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为改进警卫工作指明方向

当前,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党中央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的调研活动日趋频繁。加之我国大国外交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重大活动在我国举办。多种因素导致警卫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特别是重大活动警卫对象多、活动多、场地多、时间长,警卫工作对群众的影响面大、受关注度高,在改进警卫形式方面更为重要和紧迫。“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提出给警卫工作树立了工作导向,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指明改进警卫工作的前进方向。

三、警卫工作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警卫安全与政治安全相统一

2017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政权、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坏的客观状态[3]。其中,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是以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根本,一旦失去了群众基础,国家政治秩序就会受到严重危害,进而影响到国家政治安全。警卫工作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警卫形式的恰当与否更是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评价。因此,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警卫安全与政治安全相统一,重点做好人民群众服务工作。

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警卫安全与政治安全的统一,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谋篇布局。近年来,数次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意图前提下圆满完成,并收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正面回应,政治效果良好。警卫部门要牢牢把握中央精神,紧密围绕中央要求,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推动改进警卫形式工作,尽量减少扰民,实现安全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二)坚持警卫安全与公共安全相统一

“公共安全无小事”,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基本落脚点就是抓好公共安全,坚持警卫安全和公共安全相统一,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具体来讲,就是以警卫安全带动公共安全,以公共安全保障警卫安全,努力通过组织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当地公安工作特别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水平。

只有充分考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部署落实重大活动安保工作时,采取更多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服务,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重大活动成功举办的成果和喜庆氛围,实现安全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坚持专门机关与依靠群众相统一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警卫工作实质上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以维护人民的整体利益为目的[4]。警卫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也充分体现在我国的警卫工作方针之中,即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专门机关与依靠群众相结合,既要保证安全,又不脱离群众。坚持专门机关与依靠群众相统一是我国警卫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原则之一。要始终发挥好两者各自的作用,突出专门机关的专业性和依靠群众的优越性,实现既保证安全又不脱离群众的目标。

四、警卫工作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

(一)从“不扰民、少扰民”向“便民利民惠民”提升

不扰民、少扰民是改进警卫形式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尽管重大活动安保警卫任务繁重,但改进警卫形式的成效也很明显,已经逐渐从“不扰民、少扰民”向“便民利民惠民”方向转变。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首次做到“不停工、不停产、不放假”,通过综合采取部分公车停驶、外埠车辆调控、倡导绿色出行、增加公交运力等措施,使警卫路线和社会交通顺畅运转,确保把中央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把扰民程度降到最低。在厦门金砖会晤警卫工作中,提出“我要安全、让群众方便”的目标,会晤期间在居民区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并以社区为单位就近安排救护车、水电燃气抢修车,满足群众紧急需求,得到人民群众的良好反响。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必将更好地推动警卫形式逐渐从“不扰民、少扰民”向“便民利民惠民”转变。

(二)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实现常态化机制化转变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筹备工作汇报时指出:北京是国际大都市,城市管理功在日常,有活动要有常态化的办法,实现内外兼修。其中,“功在日常”“常态化的办法”指的就是警卫基础工作。但现实情况是,警卫任务特别是重大活动安保任务一来,警卫基础工作就开始“突击整治、临时加压”,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因此,警卫基础工作建设要着重强调从临时性、突击性向常态化、机制化转变,建立机制、形成常态,通过持续深入的隐患排查、秩序整顿、矛盾化解、治安防控等工作,切实打牢安全基础,提升安全系数。

由于各个城市风土人情、文化氛围不尽相同,老百姓对安保工作的认知度、承受度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城市的老百姓习惯安逸休闲的环境,对重大活动安保警卫措施会感到一时难以适应。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出发,倘若把大量警卫基础工作做在平时,让人民群众有个漫长的适应期,便能在重大活动来临之际获得人民群众理解和配合,有效实现社会面管控,从而实现内外兼修的目标。

(三)加大高新科技应用,抓住改进警卫形式突破口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现代科技不断突破人的体力、智力局限,为高效用警、集约用警创造了有利条件。警卫部门要把现代科技和安保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主动拥抱新科技,积极探索新手段,把科技运用作为改进警卫形式的重要突破口,为其注入更多的驱动力和创造力。

近年来,人脸识别、人车比对、声呐探测、周界防范等新技术在警卫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防控手段的改进升级,极大提升了工作效能和安全系数。人工智能在辅助交通管理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可通过智能摄像头和调度平台,配合定位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科学调控红绿灯时长、公共交通运力,精准预警车流高峰,自动发布绕行提示,实现交通管理的精准化。以上高新科技的运用,其实就是把机器推到“前台”,把警力撤到“幕后”,是实现集约用警、缓和警卫形式的重要途径。只有克服了“人海战术”,人民群众才会从直观上感受到警卫工作的变化,从心底里认同警卫工作,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最佳体现。

(四)坚持情报信息引领,强化警卫风险评估机制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要以改进警卫形式为突破口,因为警卫形式作为警卫部署的外在表现形式,直接关系到警卫措施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而情报信息在警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及时准确的情报是有效预防和制止阴谋暗害活动,确保警卫对象安全的前提,是有针对性地制定警卫方案和预案的重要依据,是确定警卫规格和形式的重要依据。

新形势下,建立大情报机制,运用大数据手段已成为警卫情报工作发展新方向。警卫风险评估机制作为大情报机制的重要一环,是确定警卫规格和形式的关键依据。警卫部门要强化情报信息收集工作,采用最新评估手段对警卫对象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其受威胁程度部署警卫工作[5]。这种警卫理念能有效实现警力部署的优化配置和警卫措施的适当适度,从而使警卫形式更加科学合理。

通过大数据手段增强警卫情报的精准性是充分结合当前警卫工作实际情况,紧跟时代前沿的重要措施。警卫部门要把握大数据发展趋势,加强大数据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和共享,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价值、发现规律、拨云见日,使警卫情报更加精准、更有时效,更好地为改进警卫形式提供支撑。

(五)密切关注社情民意,严格把握社会舆情方向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一方面,警卫部门要坚持民意导向,把社情民意作为改进警卫工作的风向标,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主动改进工作。在面对一些质疑、反对声音时,要保持定力、坚守底线,加强量化对比分析,研究是否符合实情、是否具有普遍性。对于政治谣言、恶意攻击、负面炒作等有害信息,要坚持“一分钟”处置,情节严重的要落地查人,做好负面舆情管控。另一方面,警卫部门也要加强正面宣传。一要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新闻宣传部门主动设置议题,加强宣传引导,多做释疑解惑、疏导情绪的工作。二要理直气壮地讲好大道理,并加强爱民宣传,创新“软形式”解读“硬措施”,激发群众自豪感、参与感、获得感。三要把握好宣传的尺度和重点,重点宣传强化公共安全、便民利民等措施,引导形成“外松”的社会氛围。

(六)提升执勤人员素质,增强末端落实精确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方案落不到执勤一线,最终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执勤人员是改进警卫形式能否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能否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警卫部门要加强执勤人员业务培训,把精神说明白、把政策讲透彻、把方法教到位,使每个人熟悉岗位职责、熟悉证件种类和通行权限、熟悉情况处置的原则方法,防止层层加码、过度安保。同时,切实强化执勤人员的法规意识、服务意识、为民意识,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勤,敬好第一个礼,说好第一句话,善待每名群众。

猜你喜欢

警卫以人民为中心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中央警卫师警卫开国大典逸事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毛主席和警卫战士相互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