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好兜底性、基础性作用

2019-01-26

中国民政 2019年8期
关键词:民政部门民政工作民政

这次全国民政会议规格很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找准了定位。机构改革以后,民政部门的职能有所调整,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怎么推进?工作重点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三个聚焦,说得非常具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做过许多指示,包括养老、脱贫、困难群众救助、社区建设、行政区划等等,最近还专门就城市养老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非常重视,这是我们今后民政发展的根本指南。结合北京民政工作实际谈几点感悟与体会。

一是新时期民政工作重任在肩,责任在肩。党的十九大以来,新时代民政工作确实有一种再出发的感觉。这种再出发,一个是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还有一年的时间,但实现小康社会以后民政工作的任务还是非常重的。全面脱贫之后,相对贫困还会存在,这些困难群众仍然需要民政来兜底,兜得住兜不住,兜得好兜不好,对民政工作是个考验。虽然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没有脱贫任务,但是困难群众依然不少。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里的困难群体,真正困难起来比农村还难。农村还可以种点菜,养点家禽,还能维持自己生活。城市里物价高,水电气热方方面面都要花钱。这些年北京市一直在提高城市低保标准,目前已经达到每月1100元,但需要我们重点保障的人群仍然还有近20万,他们没有收入来源,也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政府救助。民政部门作为兜底线的政府部门,下一步,要兜到多大范围?兜到什么程度?是要有一定的标准和比例的,需要抓紧研究。特别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以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二是养老问题。养老不仅仅是老年人谁来照顾、能不能安享晚年的问题,事关我们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仅靠放开二孩来解决养老问题,实际效果也不会特别好。如何延长老年人的生命周期,延长老年人的劳动时间,延长老年人对社会贡献的时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作为民政部门来讲,要构建一个面对所有老年人的服务体系。只有老人没有养老的后顾之忧,他才能放下心来去消费,放下心来去发挥余热,放下心来去给社会做贡献。现在的老年人更多要考虑以后谁来管我,特别是独生子女父母这一代,进入老年之后,如果不能自理了,一个孩子根本管不了。大部分人都有这种心理顾虑。所以,我们现在构建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给老人送点吃的和怎么护理的问题,而是很急迫的摆在我们面前的社会问题。

三是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民政部门来说,就是怎么把这项工作做实。负责基层社会治理的部门很多,包括信访部门、政法部门、医疗保障部门,等等,各个部门都有基层治理的任务,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民政是最基础的。比如,社区治理体系,实际上是民政在做;比如,居委会、村委会怎么组成?怎么开展工作?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如何整合?既要有分工,也要有联动,把老百姓身边这些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是民政最主要的任务。

新一届的北京市领导班子非常亲民,每次深入社区,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民政范畴的,所有市民热线12345反映的问题都要有回应,做民政工作压力特别大。现在民政走到了前台,责任重,范畴大,要求多,这对民政工作来讲既是压力,也是机遇。民政工作要发扬稳定社会的传统作用,在职能上又要与时俱进。这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指示,对我们既是鼓舞和鞭策,也是责任与担当,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好兜底性、基础性作用。

猜你喜欢

民政部门民政工作民政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时代民政工作怎么干?
《公开募捐违法案件管辖规定(试行)》解读
数说加强基层民政工作
红十字会开展公开募捐活动要受民政部门监管
慈善法施行一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全面启动相关工作
2016年民政工作要点
做好民政工作要增强六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