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2019-01-26邸乘光
□ 邸乘光
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党内政治文化”概念,明确提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1](P181)此后,他又多次论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问题,并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2]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以及如何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等基本问题,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为什么要建设党内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治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价值等。
“党内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政党在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统一、稳定并被其成员自觉接受和践行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 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修养、政治象征、政治生活等方面。”[3]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虽然明确使用“政治文化”[注]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了“政治文化”概念。他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PP293—294).和“党内政治文化”概念还只是近年来的事,但我们党重视党内政治文化、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却是长期一贯的,而且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新方位,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清醒自觉,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提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基于对党内政治文化重要功能的深刻认识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P121)文化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党内政治文化之于一个政党亦是如此。党内政治文化是广大党员的精神支撑与政治灵魂,发挥着旗帜引领和凝神聚气的作用。从世界各国政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看,一个成熟的政党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这既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其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抑或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一贯重视党内政治文化,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这是基于对党内政治文化重要功能作用的深刻认识所做出的正确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与我们党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功能作用是分不开的。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极端重要性,不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关系的角度,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P349)而且从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之间关系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功能作用,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P181)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要求,强调要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二)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客观需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5](P350)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就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6]正是基于这样清醒的认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相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之后,又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成效卓著,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对此,习近平既认为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又提醒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同时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要求“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是由其政治上的先进性所决定,是因为其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和严明的政治纪律。如果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就无从谈起。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因此,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要通过党的政治建设,“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7]党的政治建设与党内政治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党内政治文化不仅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文化基础,并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思想引领。所以,习近平在谈到党的政治建设时特别强调:“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7]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由“关键少数”向全党拓展,必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是解决党内存在突出问题的现实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切实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治污”又要“清源”,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以及这样那样的问题,背后都有政治文化方面的原因,都与腐朽的、庸俗的、利己的思想文化对党内政治文化的侵蚀有关,都是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结出的“恶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典治乱、猛药去疴,治标一刻不能放松,同时必须正本清源、涵养文化,实现标本兼治。所以,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注重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引导大家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廉为官,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8]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固本培元,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从根本上解决党内存在突出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固根守魂、清淤疏浚、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强大作用,才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是更好地肩负起党在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2]经过90多年来的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仅进一步将其称之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而且立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逻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加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人民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强党兴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明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搞清楚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习近平关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明确而深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四个融通”的党内政治文化
2017年1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9]同年6月,他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又强调指出:“要融通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努力实现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10]习近平的这两段重要论述,既深刻阐明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构成,也从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构成上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亦即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党内政治文化。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并以其为指导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致力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共十九大正式把这一新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旗帜和指南。所以,我们所要建设的党内政治文化,首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内政治文化。
2.融通党的优良传统。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优良传统、历史经验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精神,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原则和优良作风,既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底色。所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无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还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抑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追求,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我们所要建设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以党的优良传统为鲜明底色、“融通党的优良传统”的党内政治文化。
3.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历代先贤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产生于中华民族,来自于中国人民,党内政治文化也是建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所以,习近平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1]这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在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党内政治文化。
4.融通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伟大革命斗争中孕育形成的以特有的革命情怀、革命精神、革命实践为基础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革命文化包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文化深刻地揭示了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文化精神,蕴含着党团结凝聚、纯洁先进、成功发展的秘诀,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曾明确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1](P183)“‘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12]我们所要建设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以革命文化为源头”、融通革命文化的党内政治文化。
5.融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党内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样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只有“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融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体现当代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体现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所以习近平一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所要建设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融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党内政治文化。
(二)建设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积极健康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
在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问题上,习近平特别强调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不仅如此,他还明确提出要“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这就从党内政治文化的性质特征上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亦即要建设“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积极健康”“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
1.“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党性是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的特征。按照刘少奇的说法,“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13](P22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本质所在。习近平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14]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牢固树立和自觉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经受住历史和人民检验。从根本上说,这就是共产党员党性的原则要求和集中体现。“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15]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16]因此,我们所要建设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是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党内政治文化。只有以“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党内政治文化为支撑和引领,才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积极健康”“正气充盈”。2017年6月,习近平在山西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实现“四个融通”,“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同年10月,他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2018年2月,习近平在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又提出“要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17]“涵养”和“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总起来说,就是要建设“积极健康”“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和“正气充盈”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强调的是我们所要建设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习近平强调党内政治文化的“积极健康”,是基于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各种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而言的。中共十八大以来,他多次强调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18](P147)涵养、建设和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正是为了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从根本上说,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也就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党内政治文化;是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党内政治文化;是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等精神要素,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党内政治文化。这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当然是积极健康的,而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也必然是“正气充盈”的。
(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是共产党人价值观。价值观同世界观、人生观一道是人的思想的“总开关”,决定着政治觉悟的高低和思想境界的高下。因此,在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问题上,习近平还特别强调价值观问题。2016年6月,他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在谈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18](P147)同年10月,他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1](P484)2017年1月,他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共产党人价值观”概念,强调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19]同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同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共产党人价值观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主体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而言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则是对全体共产党员而言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当然应带头践行。但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从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上说,我们所要建设的党内政治文化,就是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党内政治文化,特别是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党内政治文化。
三、如何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虽然只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具体方面,但由于党内政治文化内涵丰富、结构复杂,涉及思想和价值观层面的文化、制度规矩层面的文化、组织运行和个体行为层面的文化,其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积极健康、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呢?从习近平关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也能找到相应的答案。概括起来说,应着重坚持以下几点:
(一)高扬旗帜、立根固本
旗帜至关重要。政党的指导思想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1](P33)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党人的精神命脉,以保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当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和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包括指导和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在立根固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21]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2](P22)一旦患上“软骨病”,也就难免会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意识形态领域很不平静,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遇到的纷扰日益增多。同时,受社会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党内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仍有一定市场,严重混淆了是与非、正与邪的界限,对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也造成了很大冲击。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偏差。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功夫,才会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就要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引导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
(二)把握主线、服务大局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在深刻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因此,新时代党的各方面建设都要牢牢把握和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来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必须牢牢把握和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来进行。一方面,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从总体上适应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客观需要,使之与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相协调;另一方面,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以自己特有的功能,从各个方面服务于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大局至关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是党章对全党的要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什么是大局呢?习近平曾经明确指出:“从国内看,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际看,就是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从党的建设看,就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23]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党的建设,包括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当然也要着眼于这个大局,服务于这个大局。特别是要通过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地贯彻执行。
(三)全面推进、突出重点
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党的建设之组成部分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系统工程,自然需要全面协调推进。按照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2]全面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作为党内政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各层面政治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由于党内政治文化渗透于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每一方面的建设都蕴含着党内政治文化的因素,都受到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无论是否有意识,也无论是党的组织行为还是党员个人从事的公务活动甚至部分私人活动,都受着一定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体现着一定的文化倾向。因此,全面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就必须自觉地把“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贯彻和融入到党的各方面建设中去,以支撑和引导党的各方面建设,在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中全面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全面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各层面、各环节、各方面都是同样重要、同步进行、同等用力的。事实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各层面、各环节、各方面还是有轻重之分、缓急之别的。因此,在全面推进时,就需要注意把握重点、突出重点。例如,在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构成及建设的目标要求方面,要重点突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方面,要重点突出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在需要通过政治文化建设解决的问题方面,要突出解决理想信念、政治立场问题;在制度规矩层面的文化建设方面,要重点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导向方面,要重点把握好选人用人的问题;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实践方面,要重点抓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环节;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主体上,要突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等等。
(四)激浊扬清、传承创新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要以文化人又要以人化文,必须坚持激浊扬清、祛邪扶正、破立并举。既要作出正面规范又要列出负面清单。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禁止什么,褒奖什么、惩治什么,应该旗帜鲜明。大力宣传先进模范,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培育和发展积极健康、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坚决抵御无政府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对党内政治文化的不良影响,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要对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祭起《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把利剑, 坚决同一切不良、落后、腐朽、反动的政治文化现象作斗争。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不忘咬耳扯袖、不吝红脸出汗, 使广大党员干部把成文的纪律、不成文的规矩一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是一个传承和创新的发展过程。在过去90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党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党内政治文化,形成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和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继续坚持传承和创新,推进党内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对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一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对于革命文化这一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对于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我们不但要传承,而且还要“融通”、要弘扬。同时,还要坚持和继承我们党过去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及行之有效的做法。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面向世界、顺时应势,自觉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包括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为党内政治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载体渠道,最大限度激发动力、增强活力、释放潜力;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