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农民主体话语特征分析及精准施策
——基于云南X县调研

2019-01-26储琰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话语攻坚精准

储琰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徐汇 200237)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1]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的阶段,需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贫困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特有,但是,中国根据自身国情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减贫道路。早期的国际减贫实践与发展经济学理论,通过直观地观察贫困问题而将其归因于落后的产业结构,认为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就必须依靠政府主导发展市场与产业;[2]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将贫困的根源归因于政府干预太多,而实践证明,这一推断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从新中国建立起我国就开始了帮助群众摆脱贫困的努力。综合多项研究分析,70年来的扶贫减贫历程,大致可以分为救济式扶贫阶段、广泛性扶贫、项目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等阶段。扶贫减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国家都根据实际国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扶贫减贫策略。70年的扶贫政策的变迁,反映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转变,每一次政策变迁都是为了解决特定人群的贫困问题。[3]时至今日,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是根据当前我国贫困群体状况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精准”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微观执行层面的具体“战术”,要求我们做到政策精准、实施精准、措施精准、对象精准。刘蔚楠等认为,“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贫困农户作为脱贫的主体,其各种行为对于脱贫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相关研究相对较少。”[4]刘金海认为,“在有关农民行为的研究与理论探讨中,由于研究者所属学科及所秉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不同,探讨农民行为的逻辑起点各不相同,相应的理论也就各不相同。”[5]这就使研究局限于某一种方面或某一类对象,其解释力和支撑力会产生一定局限。习近平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6]群众的真实需求是通过其一系列话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如果忽视了群众的主体话语信息,很有可能“导致扶贫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也降低了贫困人口脱贫参与的积极性,阻碍了从根本上实现扶贫的可持续性目标”[7]。因此,在运用“精准”这一战术时,“对象精准”是前提,其重要内容就是要对贫困农民主体话语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只有深刻理解其行为、感受和心理活动传递出来的真实话语信息,才能针对其确切需求开展有效的帮扶工作,进而助其脱贫。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精准扶贫实践:宏观目标的微观执行

贫困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但是,中国的贫困问题有着其独特的特点。用经过本土化转换的理论解释本土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界广泛的共识。脱贫攻坚战中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微观的战术,在这个过程中,扶贫与脱贫工作要做到精准,就必须将重点落在具体措施和具体人员身上。运用社会学的微观研究特点,将重点精准落在农村、农民身上,是一个较为可行的实践。话语理论和权力理论在微观社会学研究中发挥着极为强大的力量,本研究以在农村扶贫攻坚第一线进行的社会调查为基础,对贫困农民主体话语特征进行分析。

(一)话语环境塑造农民强烈自我认知

这里所说的话语,并不简单的指说话,实际上 ,“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为话语所标记、所交织的世界中”[8]21-22,这种话语就是“说出所是”,这种话语展示了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秩序,二是符号系统。所谓的“真理”,实际上是在面对着复杂的权力、道德、知识关系的时候,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的通过话语标志的秩序和符号系统。

这里所指的“真理”,实际上就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构建和维持某种社会秩序而人为规定出来、并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不自觉地广泛认同的一种规则。当这个规则得到普遍认同并内化为个体认知,它便成了“真理”。

这个规则有两种功能:第一是处于这个真理秩序中的个体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规则并转化为自主认知;第二是个体在行为过程中按照这个秩序所要求的规则来进行行动选择,同时返回来强化这种秩序认知。这个规则同时具有双重效应:一是社会个体通过话语的表达不断地规范和强化这个规则;同时,又被这个规则所规范出来的话语特点不断地反过来强化自身的认知与行为。中国的乡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存在。

(二)全景敞视主义下的广泛自我强化

为确保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户,各地普遍建立了建档立卡制度。其目的就是要精准识别贫困户和贫困村,并依据精准识别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建档立卡的群众,其贫困户的概念和角色界定自然得到明确,并享受国家各项帮扶政策的扶持。

社会学中“全景敞视主义”概念可以比较直观地分析作为角色特征已经确定的建档立卡户的群体特征。在福柯设计的全景敞视监狱模型中,囚徒在囚室里看不见哨塔里是否有人以及是否在注视他们。没有一个囚犯能够确信他或她是否在被观看,他们因为恐惧这些可能的侦察而只好警惕自己的行为。[9]在这样的视角下,当今社会的权力机制,便已经不是强制的权力对社会个体进行鼓励与惩罚的作用机制,而转变成弥散的权力。也就是说,每个人同时是权力的施放者和接受者,每个人都在向别人施加权力的影响,同时也接收到别人权力的影响。这就产生出一种现象,整个社会成为了一个全方位敞开的监视和规训系统。每个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体,在执行着外界根据其角色定位传递过来的角色规范时,也在扮演并强化着这种角色特征。

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脱贫攻坚中精准识别出来的帮扶对象,已经完成了社会角色的固化,既受到社会各界传递过来的“贫困户”认定目光的“监视”,也在接受帮扶和脱贫努力的同时,不断强化着自身“贫困”的特征。

(三)贫困群体的主体感受与行为选择

按照上述理论,个体都会按照某个既定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对自身和他人说话办事的方式进行规范,以便成为一种“正常”“合法”的生活。这样一来,当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将这个规则作为主体性规则进行自我判断和规范之后,就会不断进行自我规训和熏陶,以确保能够将自己训练成为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主体”;与此同时,又不断以这样的规则来衡量他人是否符合标准,从而不断强化这种标准的合理合法性。[10]92

经过精准识别成为建档立卡户的贫困群众,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大战略中,受到了关注和扶持,成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在典型的差序格局的中国乡民社会中,这个群体逐渐形成了一个话语集群,具有特定的主体感受。一方面,作为受助对象,他们心中充满着感恩;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扶持,资源的“极易得到”使个别群众出现了“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随之而来的行动选择,也出现了大部分人积极寻找脱贫致富路径、努力脱贫,个别人安于享受帮扶,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的情况。

微观社会学的视角,总会关注到社会细胞的最微末处,而这样对微末处的分析,正为我们进行宏观分析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农民的话语是“说出所是”的需要,也是心理活动与生活认知的表达。当在不同情境下农民表达出姿态、神情、语言、行为等一系列话语信息时,作为帮扶人员,必须要能够读出话语背后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将扶贫的精准落实到位,将扶贫工作切实做到群众满意。

二、精准扶贫过程中农民话语群像

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既要有大局的统筹,更要用绣花的功夫来细致推进。精准识别出需要帮扶的群众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除了要准确掌握贫困实情之外,更要重点关注公平;激发群众自我发展的动力是帮扶的方向,要在帮扶过程中从群众实际出发,因人施策、因地施策,从“扶志”和“扶智”出发,树立其自我发展的世界观和信心,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营造良好的民风民俗是帮扶的环境保障,要通过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的观念与习惯;群众满意是精准扶贫的目标,基层工作难在群众的理解接受,也成在群众的满意支持,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了解群众的真实心理与需求,有针对性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执行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精准扶贫是一幅贫困群众告别旧生活迎接新幸福的群像,这幅群像展现在我们面前,充分准确理解群像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就能使我们将宏观目标转化为微观执行的工作做得精准有效。

(一)从“羞谈贫”到“争谈贫”:精准识别中的心理失衡

一位30岁的妇女在看到入村工作队时一路跟随并反复说:“领导,你们到我家看看吧,我家的房子又破,家里也没有劳动力,也挣不到什么钱,可困难了,来帮扶一下我们吧。”一个村民在遇到慰问人员向他问路时说:“XX家啊,你们按照这条路走上去右手拐弯就到了,哎呀,他们家这次又发了一小笔!”面子是中国人最看重的概念。改革开放初期,如果某个村能够出现一个“万元户”,会得到周围人羡慕和尊重,那是勤劳致富的能人的标志;如果某人家是困难户,就代表着这家人是没有“面子”的。2011年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瞄准贫困户,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建档立卡制度从此展开。在实施初期,有些贫困家庭为了顾全“面子”,不主动申请贫困资格,或在填写基本信息的时候人为地将“可支配收入”填多,错过得到帮助的机会。

在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精准扶贫力度的过程中,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越做越细、越做越实,很多确实贫困的家庭得到了应有的扶持。部分因各种原因没有被纳进建档立卡的农户心理有了变化,确实贫困却没有被纳入贫困户的群众开始争取资格,很多不符合建档立卡标准的农户为了能够享受帮扶政策,也开始利用各种办法争取建档立卡资格。

一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描述某村新一轮建档立卡申报审核村民大会的情景时说:“所有村民都在进行着紧张的思考,这一点可以在召开村民大会的现场他们的眼睛和表情中读出来。”一位村干部在描述目前建档立卡申请情况时说:“情况还是很复杂的,有的家庭儿女在市内有商品房,为了能够得到贫困认定,将户口与老人分开,让老人住在老房子内,不进行修缮,以老人名义申报争取;有的是分户不分家,将自己与儿女的户口分开,车和房落在自己名下,让儿女去申报。”

从“羞谈贫”到“争谈贫”的话语转变和心理变化表明,一方面,近年来的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受关注的群众得到有效帮扶;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程度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一些人养成了“等靠要”思想,形成了“要致富找政府”的思维。

既要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物质贫困问题,更要帮助他们解决精神贫困问题。穷而不思进取比物质贫困更可怕。面对贫困群众心理失衡的种种表现,扶贫工作一方面要识别真正的贫困群众,进行重点帮扶;另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帮助困难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真正将脱贫致富的主动权建立在自身勤劳奋进的基础上。

(二)小心翼翼的“我要脱贫”:缺乏信心的话语表达

随着近年来脱贫攻坚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贫困群众脱贫意识有所增强,尤其是在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的政策宣传和信心鼓励之下,很多农户也在积极寻找脱贫之路。

某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拉着扶贫队员的手感慨道:“感谢共产党啊!解放前哪有见过政府这么关心老百姓的?送米送油,还帮助找工作,我知足啦!感谢共产党啊!”一位60多岁的村民谈到现在的日子时表示:“说真的,谁愿意穷啊!我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挣不了多少,现在老伴又天天病怏怏的,我又得看着两个孙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我也挺知足的,不用总是犯愁吃喝,两个孙女好好读书,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客观地说,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是充满感恩的,但让他们公开喊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的壮语还是有一定压力的,从其话语特征中可以看出:

第一,对脱贫攻坚工作充满感恩。上述60多岁的村民说:“现在的日子好多了,现在的年轻人哪像我们年轻的时候,吃个大米还要挑剔哪个地方的大米好吃,我们那时候有吃的就不错了。”农民朴素的知恩图报情感使得他们对政府脱贫攻坚的工作充满着感恩,在对现实生活满意的同时,也充满着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第二,自身素质基础带来的“本领恐慌”给脱贫带来掣肘。大部分贫困是由于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的限制,缺乏脱贫致富能力。一位村民在企业进村招聘会上对村干部说:“我知道出去打工挣得多,可是咱40多年都没离开过家,识字也不多,也不知道到了那边是个啥情况,要是被骗了永远回不来了咋办?”这正是本领恐慌的表现。

第三,农民朴素的感恩与回报价值观带来的“利他脱贫”压力。一方面,党和政府一直关注贫困群众脱贫问题,对其进行帮扶,对贫困户而言是一种激励和督促。另一方面,农民朴素的感恩与回报价值观使其脱贫认知从自己摆脱贫困上升到回报帮扶的“脱贫”行为。很多村民表示,“政府都这样帮助我们了,我们要是自己再不争气,那也对不起你们啊!”这当然是令人欣慰的,但也会带来一种急于脱贫的恐慌,“努力脱贫,给政府减轻负担”正是这种朴素利他主义思维的外在表现。由于致富本领缺乏、自我认知弱化以及价值观的局限,贫困群众在喊出脱贫致富口号时,缺乏必要的信心。使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和勇气,就是要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他们将摆脱贫困作为自己的事情,加强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脱贫技能和素质。

(三)“尝到甜头”和“看到甜头”:产业发展脱贫的犹豫

一位村民在面对扶贫干部鼓励他利用优势发展农家乐时说:“要是真有人来住,不给钱我们也愿意让他住一宿,更何况还给钱呢?可是就我们家的这个情况,万一真的干起来了没人来咋整?村里面有能人能干这个,你去问问他们,他们肯定能干的出来。”

大力发展产业是让贫困群众获得可持续性收入的重要途径,鼓励一些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先动起来、富起来,并带动贫困农户共同脱贫,是一条有效路径。

一位扶贫工作队员说:“尝到甜头以后继续跟着干,老百姓总归会愿意的,关键是,甜头从哪里来,还不是要有人先干起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大力的鼓励农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帮他们找到能够看到的甜头,鼓励他们先干起来,那就会有更多的人尝到甜头。现在,国家给贫困户都有产业扶持的资金,帮助他们找到这些资金的投入途径,让这些资金真的能够产生效益,这是我们要努力做的。”

农民群众之所以犹豫,不仅仅是教育背景、眼界和认知的限制,更多的是对市场知识匮乏、对本身能力缺乏自信和对已获得收入本能的保护。“尝到甜头”,前提是农民要首先动起来,找到路子敢于行动,这对很多群众是艰难的第一步。能够“尝到甜头”的人,往往是村民口中村里的能人。而“看到甜头”,是鼓励农民迈出第一步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将村中能人的经验总结推广。比如,“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扶贫模式,就是把已经尝到甜头的人和想要甜头的人结合起来,以手牵手帮扶的形式,鼓励广大群众结合自身实际行动起来。帮助农民群众“看到甜头”,不仅是脱贫的短期需要,更为其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持续支持。

要在充分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群众因地制宜地拓展发展思路,为他们提供更加细致丰富的市场知识、发展技能,提供必要的“迈出第一步”的能力、信心和勇气支撑,把他们面前的“甜头”说清楚、讲明白、分析透彻,鼓励农民群众充分利用政策迈出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四)“眼前”还是“长远”:选择脱贫道路的两难

在谈到为什么没有到远方打工挣钱的时候,农民有如下的一些表述:“那太远了!我家里还有烤烟要种呢。”“现在盖房子的多,就是平时在镇里打打零工,有时间就去,干一天挣个一两百块钱,一个月下来也有不少呢。我想过到外面去,但是认字不多、没见过世面,更没啥技术,不说被骗不被骗,人家会不会要我们呢?还是在镇里打打工得了。”“我儿子就在昆明打工呢,帮人家运建材、卖建材,一个月挣个几千,有活的时候就忙点,没活的时候就挣得少点。也就刚够他自己在昆明吃住,这不小孙女给我们放在家里,我们还得贴补。”

上述贫困地区群众的话语,表达出了几层意思:首先,大部分人希望能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出于自身素质水平考虑对离开乡土有一定的恐惧和焦虑感;再次,生活实际也有诸多因素限制了外出就业的条件。

第一,缺乏“观世界”的勇气和自信。扶贫先扶志,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人对于客观世界改造的动力和能力,而正确的世界观可以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来讲,他们面临的客观世界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的局限,要带领他们脱贫,激发他们脱贫的动力,充实和改造世界观是一个必须路径。观世界是世界观的重要来源,在贫困地区群众看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怕被骗”削弱了外出发展的勇气、“人家不会要”使得自我素质认知进一步降低从而失去自信。

第二,“小富即安”思想的路径依赖。“宁要眼前钱,不担将来债”,很多贫困群众认为,已经拿到手里的钱才是实在的,多年经济上谨小慎微的生活形成了思想上的路径依赖。在本地打零工可以按天结算、种地收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思想上的路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贫困群众创业、发展产业和就业的动力。

第三,技能匮乏造成的焦虑与恐慌。贫困地区群众外出就业最大的门槛,除了对外界不了解产生的恐慌之外,最大就是技能缺乏的焦虑。外出就业的主力群体是中青年劳动群体,这些群体很多是初中学历以下,甚至有些是小学文化程度,当他们踟蹰在招聘单位面前时最担心的是自身知识素养和操作能力,即便是最简单的流水线操作,也会因为自身的本领焦虑导致他们不敢迈出这一步。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政策设计和帮扶的针对性已经为农民提供了很多机会,从贫困群众个体感受出发,要激发其长远脱贫致富的动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要针对农民实际情况设置技能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要综合考量其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让培训循序渐进,真正使农民掌握到技术;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思想培训同时推进,要讲清楚走出去,不单单是为了在外面挣钱,更多的是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要讲清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不无奈。

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从搭建农民脱贫致富就业平台和消除群众“恐慌情绪”两方面双重推进。在一次政府搭台的企业招聘活动现场,群众相互劝慰道:“政府的领导都在这里了,放心,绝对不会被骗的,而且会很有保障的!”可见,对政府的信任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克服“恐慌”的动力。

(五)“随”还是“不随”:乡村民俗的面子问题

在被问及乡村随礼的问题时,一位群众说:“咳,你说随不随,咋可能不随嘛!我一年各种事情咋也要随个两三千呢。有啥办法呢?乡里乡亲,有事不随咋说的过去嘛!”一位扶贫工作队员说:“在农村,房子就是面子。很多人认为盖起大房子才能让村里人看得起。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是要和群众说清楚,盖房子是好事,但是因为盖房子,因为面子把自己弄得穷困不堪实在划不来。”一位村民在谈到过年杀年猪时说:“过年了肯定要杀头年猪嘛!请村里亲朋好友过来一块聚聚,图个喜庆热闹。要不别人家都杀,咱没有,那咋行!”

“面子”这个中国特有的词汇,包含了中国微观权力表达的精髓。请人帮忙是求面子,给人帮忙是给面子,热情好客是好面子,小气吝啬是没面子,这碗“面”中国人吃了几千年。从上述话语可以看出,所谓的“面子”成为了农村群众被“绑架”的无奈之举。中国几千年的乡土民俗中,婚丧嫁娶、乔迁生子等是村民社会交往和人情互动的重要方式,而传统民俗被“礼金”取代的背后,体现的是乡情的淡化及金钱的衡量标准。一位村民在盘点家庭收支时说:“我们全家一年总共收入一万多块,其中最大头的就是人情往来、看病吃药和日用开销,村里谁家有事总归要给一些的。”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转变思想、倡导文明生活,是为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

(六)“患寡”更“患不均”:脱贫攻坚中的信任与满意

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过程中,群众经常有如下说法:“我们家情况和他们家差不多,为什么他们是建档立卡我们不是?”“我们家也困难呢,为什么不来帮扶一下我们?”“他们根本不符合条件,他们都能有,我们为什么不能有?”

可以从这些话语中分析出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资源匮乏,群众的获得感没有的到满足,得不到的东西总归是好的、是要争取的;二是攀比心理,无论是嫉妒还是不平,都是有参照物之后,心理“不均”的衡量标准演变成攀比。总结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不对称导致信任感缺失。按照建档立卡要求,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需要经过严格的流程,包括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等。在这个过程中,村民是申请者也是参与者,通过共同评议确定贫困户。不可否认,极个别地方会出现环节不完整不严谨,在甄别中出现优亲厚友的现象。在中国乡村这个典型“差序格局”社会中,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信息便会迅速传播开来。当农民感觉现实与自己理解或者掌握的信息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

第二,解释不到位导致满意度下降。一位驻村干部在谈到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度时说:“有一次我到一个贫困户家走访,当问到她对于脱贫攻坚政策满不满意的时候,她第一反应是不满意,我问为什么,她列举了一系列原因,没钱、没有别人过得好、没有别人受慰问的多……我和她坐下来细细地聊,仔细地分析,一直说了两个多小时。后来我了解到,其他走访者来问她时,她说对于工作还是满意的。我感觉,有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还要考虑到群众的心理,静下心来和他们深入聊一聊。”

为什么要把这家定为贫困户,为什么这个资源给他不给我,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是扶贫干部最需要解释的。从贫困群众心理来看,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在脱贫过程中是否已经享受到了该享受的政策。很多工作需要扶贫同志们静下心来做深入的解释工作,帮助群众在心中建立一本明白账,才会赢得他们满意的回馈。

第三,资源有限情况下的“匮乏恐慌”。在被问及为什么要争建档立卡时,一位村民说:“现在是脱贫攻坚的时候,能多争取一些是一些,等到脱贫攻坚结束了,就没有这么多好的政策了,到时候和谁要去啊?”在村民心里,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如果不争取就会有损失,这是典型的匮乏恐慌心理。这种心理带来的焦虑情绪很容易造成“患不均”的攀比、嫉妒甚至诋毁现象。

“患寡”更“患不均”,说明基层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公开、公正充满期待。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任务重、要求严、时间紧,扶贫政策需要干部去落实,扶贫资金需要干部去分配,扶贫项目需要干部去推动,扶贫资源需要干部去集结。各级扶贫干部是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落实党的政策的标兵。“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各级干部尤其是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只有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者、解释者和落实者,做老百姓的贴心人,才能真正带领广大群众树立脱贫信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和公正,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基于话语特征的精准施策思考

贫困农民话语特征分析的价值在于,通过其“说出所是”,了解其实际需求和心理反应,从而为精准施策提供有效参考。在典型群像分析基础上,提出如下精准施策的思考。

(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群众的发展坚定信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战斗堡垒,实施精准脱贫,推动乡村振兴,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则蹄疾步稳。

一位村民公认的能人、老支书在解释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时说道:“最大的感受就是‘党支部+’这个概念。‘党支部+’实实在在落在基层工作上,就是党支部出面,老百姓心里就有底;党支部不在,老百姓干什么都心里没底。比如要发展产业,有公司来了、合作社起来了,要是村党支部不在里面,群众入股等,他就心里没底。”

随着国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行政村支部力量配备还是强有力的,支部书记多是村里年富力强、具有一定能力、得到广大村民认可的能人。一位村支部书记说:“我们干村支书,首先要自己拿得出手,能干出个样来,要是自己的日子都过不下去,自己家里家庭关系都不好,自己都不孝顺,你有啥资本去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人家谁信服你啊!”。

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的力量。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和发展本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生力军,在本乡本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老党员影响,农村基层的老党员是党的宝贵财富,他们有实践经验,他们对党的情感真挚深厚,他们在村子里面德高望重。虽然他们已经没有精力和体力创新创业,但他们对党的忠诚就是党联系群众最好的桥梁和纽带。

(二)充分发挥乡村“能人”的带头作用,为群众发展树立榜样

前文提到,要带动农民发展,首先要让他们“看到甜头”,为此,需要乡村能人带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鼓励农村有能力有想法有技术的人放开手脚去干事业,给予其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帮扶。

在乡村能人队伍中,外出务工人员是一支值得关注的力量。有人认为,农民工的境遇是“边缘化”的,他们游走在城乡边缘,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却难以融入城市;青年一代农民外出打工后,不会也不愿意再回到父辈的传统农业生产中。这就产生了一种两难的尴尬。实际上,这个群体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要实现农村脱贫和振兴,重要的是实现农村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和活力,这些曾经在外闯荡的农民工,正是承担这项工作的最佳角色。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知识、技术和资金积累,对新事物新信息接受快,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乡土充满感情,热爱家园,他们的乡村关系网络在本乡本土,具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力量。他们会用在外面积攒的经验、阅历、资金回到熟悉的故土,从产业到经营、从心态到民风,都可以担当引领,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要充分发挥干群沟通的调节作用,让群众明白“为什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和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落实的那根针。发挥好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脱贫攻坚和群众工作中,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事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不仅告诉群众“是什么”,还要告诉群众“为什么”。只有将完整全面的信息传递给群众,才会得到他们理解和支持。在基层调研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到群众的疑惑:为什么别人家有这个政策,我们就没有?为什么让我们这样干?这些疑问的根源,正在于群众对与自己相关的政策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清楚。

基层干部不应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事情已经都宣传过了”“我告诉你你就应该知道了”。农村基层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不一样,要变“我告诉你这件事”为“我来和你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这样才能做到信息对称,才会给群众记一本明白账。X县以干部和群众相互“讲评”的方式,让干部给群众讲政策讲工作,让群众评论干部的工作、评论自己的生活等等,密切了干群关系,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增强了群众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四)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作用,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乡风民风,文化先行。前文提到,很多农民的话语指向是同乡村的乡风民风密切相关的。在人人向上、积极发展的乡村氛围下,发展动力就会强,群众心态也会好。在发展乡村文化过程中,要重视教育和文化活动的作用。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孩子是乡村振兴的未来,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可以直接影响村组和家庭的文化氛围。X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功能,让孩子成为积极文化的传播使者,有效地激发了贫困家庭的脱贫动力,营造了良好的村风家风。

文化活动是营造文化氛围、引领文化方向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大力倡导乡村文化活动的正向性和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打造一批乡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重点培养一批乡村文化名人,比如敬老孝亲、家庭和睦、自强不息的优秀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领乡村文化方向。

猜你喜欢

话语攻坚精准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