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塑造及其中国场景*
2019-01-26赵睿诗
□赵睿诗
内容提要 影响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要素极为复杂。但从政治系统运转的角度而言,政治意识形态、制度权威和治理绩效,构成了人们对一个政治系统认同与否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同时,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三个维度并非割裂关系,而是呈现相互支撑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需要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权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成效三个方面着力推进。
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有序运转的关键所在,古往今来任何政治统治都需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统治得到人们的认同,需要回答其所建立起来的政治统治是否和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民众的忠诚。①政治认同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其与人们主观认知紧密相连,是人们在长期的政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观念、意识及心理基础,也必然伴随着政治活动的变迁而不断演化。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时代以来,国家对时空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受到全球范围内各种要素频繁流动的约束,由此带来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观念、思想和文化的交流碰撞,使世界范围内的政治认同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状态。全球范围内不同形态和性质的政权相互交往,同与异的比较中政治认同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挑战。②可以说,政治认同问题是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极为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之一,直接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现代国家政治认同塑造的基本维度
实质上,认同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直接影响主体间的关系和行为,是情感和力量的重要来源。③因此,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变化离不开政治系统有意识的塑造和构建,是通过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互动来完成的。影响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要素较为复杂,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历史文化、制度形态,以及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矛盾都会对人们的政治认同产生影响,但从现代国家政治系统运转的角度来看,政治意识形态、制度权威、治理绩效构成了一国内部人们政治认同的基本维度。现代政治系统的有效运转,普遍离不开从这三个维度塑造和构建人们的政治认同意识。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引领政治系统内部价值共识的思想基础,制度权威是政治认同塑造的根本保障,治理绩效是人们政治认同塑造的直接感受。
(一)意识形态是政治认同塑造的思想引领
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寻求某种价值正当性。从古至今,政治思想家反复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公共生活是好的,什么样的政治文明值得我们追寻,这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主线。从古希腊城邦的“至善”追求到今天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和自由主义政治价值的纷争,都说明了人类对何为好的政治生活的不断探索。因此,任何一个政权,要想维护有效统治,都需要遵循一套政治价值并且使这套政治价值在政治系统内部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社会群体是否把政治体系视为合法不合法,取决于他们对该体系的价值与他们自己的价值是否一致的判断。”④李普塞特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政治价值对于维系人们对政治统治正当性认知的重要性。安东尼·奥罗姆也指出:“一些人之所以服从另一些人的指令是因为这些人是以社会最高价值观为依据”。⑤可见,任何一个政治系统要说明自己统治的正当性,首先就需要说明自身遵循的这套政治价值系统是正当的。
政治价值的内涵极为复杂,学界争议颇多,但总体而言,它主要反映了一个政治系统所遵循或者所希望达成的某种政治文明的原则。而政治系统所遵从的这套政治价值体系,需要通过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反映出来,并通过政治社会化为政治系统内部的人们所广泛认同和接受。如果一个政治系统的政治意识形态塑造无法达到这一目的,这个政治系统很难获得人们在情感和信仰上的支持。古往今来,意识形态纷争带来的冲突、革命甚至战争层出不穷,直至今天依然是导致政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或隐或显,现代国家都不同程度上重视政治意识形态的建设,从而使自身的政权组织方式、政治运行方式、政治发展道路等为国民广泛接受。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为政治意识形态的纷争提供了新的空间,使政治认同呈现极为复杂的局面。
综上所述,反映某种政治价值的意识形态构建,是现代国家政治系统有效运转的重要思想基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形成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和认同的政治意识形态,直接关乎政治系统内部的稳定及政治发展道路能否有效推进。
(二)制度权威是政治认同塑造的根本保障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其突出特征在于以法治为核心的制度权威的确立。人们认同一个政治系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这个政治系统赖以运转的这套规则的认可。“权威观念的核心是实现合法的统治,而合法统治的实现离不开合理的制度和程序。”⑥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规定了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边界,为政治行为提供了基本规则。难以想见,如果没有制度的规范,一个政治系统会处于何种无序状态。而人们对制度权威的遵从和认同,是制度得以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日本学者青木昌彦把制度界定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⑦这里,青木昌彦强调了制度作为一种共有信念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一种共识性信念的话,制度就难以有效运转。简言之,没有人们对构成政治系统运转方式的这套政治制度的基本认同,政治系统就会面临运转失灵的风险。
一套有效的政治制度,可以超越不同种族、民族、地区以及宗教信仰等多元身份带来的复杂状态,使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政治系统中。在此过程中,人们不再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哪个种族、何种宗教信仰的人,而是现代法治和制度权威建构起来的政治系统中的公民。反之,如果一套政治制度无法被政治系统内多数人所广泛认同,那么这套政治制度就会陷入认同危机,政治系统必将陷入失序、混乱甚至濒临瓦解。
(三)治理绩效是政治认同塑造的利益基础
马克思深刻地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⑧无论一个政治系统追求或宣扬何种政治价值、执行何种政治制度,其都要通过有效的治理来回应人们的利益关切,治理绩效是人们对一个政治系统认同与否最直接的感官体认。治理绩效体现的是一个政治系统回应社会成员生存、生活和发展需求的能力,它与一个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密切相关。“如果政治体系能长期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也可赢得统治的合法性;同时,即使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完全拥有统治的合法性,但如其长久以来表现得昏庸无能,亦会慢慢蚀耗其合法性。”⑨
可以想象,即使一个政治系统能够在短期内通过意识形态的宣扬或制度权威的树立获得人们的认同,但如果其治理绩效长期无法满足人们的利益关切,必然会影响人们对其治理能力的认可程度,进而质疑这套价值和制度的正当性。因此,治理绩效是政治认同塑造的利益基础,是人们对一个政治系统有效与否最直接的观察。任何政治系统,要想维护人们对之的政治认同,都需要通过治理绩效来回应人们的利益关切。
二、现代国家政治认同不同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
如前所述,对于绝大多数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言,政治意识形态、制度权威和治理绩效构成了政治认同的三个最主要的维度。对于一个政治系统而言,这三者犹如稳定政治认同的三角,缺一不可。同时,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政治认同的程度。一般而言,当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对良性和均衡时,政治认同的基础就比较牢固;反之,当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或者无法相互支撑时,政治认同的基础就会不同程度地被削弱。政治认同的三个主要维度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构成了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基础及其内在逻辑。
首先,政治意识形态构成了人们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同时需要通过政治制度和治理绩效反映出来。对于一个政治系统而言,离不开一套反映其政治价值的意识形态系统。这套意识形态系统,本质上都需要在理论上为其政治价值证明和辩护,从而塑造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或明或暗,任何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宣扬这套政治价值并使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意识形态为政治制度和治理绩效提供了价值导向。同时,政治认同的意识形态维度还需要通过制度和治理绩效反映出来。无论一个政治系统所宣扬的这套政治价值在理论上有多美好,最终都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如果一个政治系统的制度安排和治理绩效无法支撑人们对其的认同,那么再美好的政治理论或者政治价值也不可能被人们所长期接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必须与人们的实际感知相关,才能支撑人们对其所在政治系统这套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可和遵从。
其次,制度权威既需要反映政治意识形态维度,也需要为治理绩效提供保障。就政治系统的运转而言,其政治制度的构建首先需要反映政治意识形态。比如,现代政治中的民主、法治、正义等基本价值,都需要通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结构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人们对于不同政治价值优先排序及其内涵理解的不同,才导致了不同的政治制度设计。同时,政治制度为治理绩效提供了根本保障,它规定了制度框架内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为政治主体之间的行动规定了边界和规则,直接影响治理的有效程度。如果说政治意识形态是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政治制度就是保障这套意识形态有效落实并使其最终反映到治理绩效上的一套政治运行规则。没有这套规则的存在,政治意识形态就是空中楼阁,治理绩效也是无源之水。
最后,治理绩效是支撑政治意识形态和制度权威的现实基础。“治理绩效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虽然短期内,治理绩效与政治合法性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但从长期的社会政治实践过程看,持久的治理绩效可以巩固和提升政治系统的合法性。”⑩治理绩效涉及的层面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们的生活体认上来。尽管不同政治系统或者同一政治系统内部的不同阶段,人们对治理绩效的理解是不同的,不同的个体和群体对国家治理绩效的认知程度也是不同的。但是,从总体而言,治理绩效要与政治系统所倡导的政治价值相适应,需要对政治意识形态和制度权威的有效性进行支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⑪没有良好的治理绩效,政治意识形态所宣传的价值观念以及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就会被质疑。
三、基于中国场景的政治认同塑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在应对国内外各种矛盾复杂交织的局面下不断加强政治认同建设,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中国场景政治认同的塑造,离不开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基本维度,需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制度权威和国家治理绩效三个方面加以强化。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无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来说,都表征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诉求,是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有着自己独立的核心价值体系。”⑫这套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社会发展目标上的本质不同,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建构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序发展,首先需要从意识形态层面说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正当性和优越性,使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在全社会范围内获得广泛的情感和信仰支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如果我们无法通过意识形态在理论和价值层面说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相比于其它政治价值的优越性,就会使社会主义政权失去精神内核和民心基础。
因此,强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需要不断通过意识形态的建构和输出,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巩固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情感认同和价值信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⑬唤起和维持人们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重要维度。
(二)社会主义制度权威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家建构上的直接反映,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障。“政治文明,不单纯是指一种政治价值和文化,更是体现某种价值和文化的制度体系。一个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各项具体制度,是该社会政治文明的‘骨架’和‘脉络’,起着根本性的支撑作用。”⑭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逐步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多维统一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不断彰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强化制度自信,是新时代政治认同塑造的重要维度。从具体的实践机制来看,新时代制度权威政治认同的塑造,需要不断优化党的执政方式、丰富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法治、公正等制度价值更能为人们所赞扬,在与其它政治制度的比较中强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权威性,在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强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感。
(三)国家治理绩效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塑造的直接感受
治理绩效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内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成效,它总是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治理绩效直接反映了一个政治系统回应社会利益需求的基本能力。尽管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而言,治理绩效与政治认同并非完全正相关的关系,但一个缺乏治理成效的国家,人们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必然会受到冲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上来。只有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尊严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优势才能为人们所广泛认可。
需要指出的是,治理绩效是相对的,它总是与阶段性的社会主要矛盾变迁紧密相关。改革开放初期,着力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最大的社会成效。而当国家经济体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国家治理绩效的目标导向也发生了变化。如何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考量国家治理成效的主线。只有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认同,激励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塑造,需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度权威和治理绩效三个基本维度不断强化人们的认同意识。同时,这三个基本维度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政治意识形态、制度权威和治理绩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首先,没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制度设计和国家治理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的基本轨道;其次,没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保障,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和国家治理成效就难以实现;最后,没有国家治理的成效,就无法彰显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只有推动三个基本维度建设并有效处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有效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塑造。
注释: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0页。
②[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任晓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③常轶军:《现代化视阈中的政治认同塑造》,《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④[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⑤[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⑥燕继荣:《论政治合法性的意义及实现途径》,《学海》2004年第4期,第96页。
⑦[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⑨白钢、林广华:《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47页。
⑩桑玉成:《论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城市管理》2005年第3期,第16页。
⑪《邓小平文献》(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⑫田海舰、李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类文明价值共识》,《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58页。
⑬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6429094.html。
⑭张永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