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基因*

2019-01-26付粉鸽

浙江社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民本中国化基体

□付粉鸽 李 强

内容提要 学界前此多从外缘性的角度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这种看法有其盲点,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思想,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置于对立状态,我们更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内在亲和性。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的“基体论”为我们从内在性的视角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发。民本主义作为前近代中国社会的“基体”,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形态,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群众观点、群众史观,都是在此一基体影响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民本主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依然能够发挥其文化基因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的一大事因缘,“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接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无不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那么,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是否完全是外来因素的结果呢?中国传统自身的社会因素、文化资源,是否完全处于被打倒、被改造的地位,没有发挥过任何积极作用呢?这样一种完全从“先进—落后”的线形进化思考模式、西方中心主义出发的研究范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本文即以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的“基体论”为切入点,探索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被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接受,指导中国革命实践,除了其本身的科学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资源、思想价值观念的亲和性。这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内生性根据,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基因之一。

一、从内在“基体”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前此关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近代中国传播、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接受,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学界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挫败感等角度来论述。我们可以说这些因素基本上是一种外在因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诚然是它能够解决近代中国问题的决定性条件,但却不必然保证其成功解决的可能性。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挫败感,引导他们寻求一种超越西方的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恰好满足了他们此一要求,但最终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应该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而中国传统社会本身,几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内核,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仅仅是落后社会的等待被改造被批判的前现代价值观念,更是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理论体系被知识分子接受、被中国社会认同的思想基底。而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在反思近代日本的中国学研究之后,试图超越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范式,从东方社会自身来理解其近代化的逻辑展开和演变历程,提出了“基体论”的主张。这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具有新的启发。

东西文化交流碰撞以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国开始了其近代化的历程。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到底是一个自生的近代,还是一个外来的近代?西方外来的因素和中国自身的因素,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而“基体论”即在于超越原来仅仅从外部考察中国近代化的做法,试图论证中国传统社会内部的思想观念资源以及制度设计资源,更是其近代化展开的根本性因素。

所谓“基体论”,沟口雄三是这样描述的:“历经了历史上长时期各民族的冲突、融合,中国的文明一方面发生了变形,另一方面主干文化不断得以发展,发展的动机来源于中国基体自身内在矛盾的辩证运动。”①对于“基体”的具体内涵,这里还没有明确的说明。按照有学者的总结,沟口雄三所说的中国社会内部的“基体”,主要是“内在于某一社会中相对根本的、稳固的、持久的、具有支配性的一种认知框架与思想要素,以及它们的总体发展趋势。”②这可以说对沟口雄三的“基体”,进行了细致的概括:主要是一个社会内部的认知框架和思想要素及其发展趋势,是一些观念性和趋势性的东西,并且相对成熟和具有稳定性。对此,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总结。一、基体并不是完全一成不变的,它也会接受外来因素的刺激,在自身动力和外来因素之下发生缓慢的、但却不是无关紧要的变化,旧的不合时宜的要素逐渐丧失,新的有生命力的发展趋势逐渐产生,总的来说基体有一个自我不断塑造的过程。二、基体具有相对稳固性、持久性和支配性的特点,因此,受基体支配的人们都是以原有基体为基础来理解、诠释和接受外来思想,外来思想的传入即带上本民族的文化样式和色彩,佛教传入中国初期,通过魏晋玄学的“格义”即由此而来。三、另一方面,由于受基体本身的限制和作用,哪些外来思想能够被基体所接受,接受的形式、程度和样态,都不是漫无边际和无原则的,外来思想必须经过内在基体的“通孔”,才能够被中国社会所接受和吸收,也才能够发挥它相应的作用。

以上大体勾勒了沟口雄三“基体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他论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近代中国发展影响深远的两个“基体”,一个是以“寓封建于郡县”的“封建论”形式出现的地方自治势力和地方分权思想,一个是明清之际出现的以新公私观为基础的天下为公思想。这两个基体一个属于制度方面,一个属于观念方面。

这两个前近代中国的基体如何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封建论形式出现的地方自治势力和地方分权思想,或者称为“乡里空间”,随着晚清君主专制制度的松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并且冲击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最著名的事件即是曾国藩、李鸿章的湘军、淮军的兴起,背后即有地方乡绅势力的支持。乃至于后期各省的谘议局,辛亥革命背后的新军,以及民国成立后各地的军阀割据,其实都与从晚明到晚清的地方自治势力、地方分权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另一方面,与本文主题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一个根本的原因即是中国前近代社会所形成的以新公私观形式出现的“天下为公”思想,太平天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康有为的大同说、章太炎的五无论、无政府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乃至于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皆可以说是此一前近代“基体”在接受外来思想刺激下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形态。

以上可以说是沟口雄三“基体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此基础上从内在理路、内发变动性的角度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解读,探讨了一种自生的近代的可能性。中国近代的革命,不管是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乃至于引起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皆是前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基体在新的思想资源、价值观念的刺激、冲击下,所作出自我变动、自我革新的一种样态。

但是就“基体论”所涉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天下为公并不是唯一的“基体”,甚至可以说并不是首要的基体。因为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知识分子首先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什么首先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除了有挽救社会危机、求得民族解放和独立的现实因素而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各家各派所着力阐扬的民本主义。这可以说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前近代社会的基体,最重要的本土文化基因。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主义脉络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华传统文化自始即脱离高远的玄思,而把主要精力、主要思考方向集中在现实的人生。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题在人生价值方面,不管是儒释道各家,皆以成就最高理想人格为目的,而在政治目标方面,则始终关注现实的人的日用常行,制度的设计皆以养民、得民心为主要考虑。由此几千年来,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倡导和努力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念。

中国民本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演变、最终完成有怎样的一个历程,专研中国民本思想史的金耀基先生对此有所概括。他认为,中国的民本思想萌发于《尚书》,《尚书·五子之歌》“黄祖有川,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成为中国民本思想的源头。除此而外,紧接着即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民本思想的探讨,即为建立时期,接着为秦汉、唐宋的停止时期、消沉时期,晚明清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念内涵发生变化,民本思想也有了新的突破,此为发皇时期,最后则为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吸收新的思想资源和价值观念,民本思想到了其完成时期。③

中国民本思想萌芽于上古时期,除了《尚书·五子之歌》明确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张而外,《尚书》中体现民本思想的地方尚多,如《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泰誓·逸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康诰》“天畏棐枕,民情大可见”等,通过消解天、天命的观念,最终把这种客观的决定力量转移到民心、民情。政权的转移、政治的安定与否,最终的决定力量不再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具有意志力的天,天的意志最终也要通过人民的判断来决定、来体现。这个可以说是中国民本思想的真正胎动,政治的主要决定力量从之前的天意,逐渐转变为民心,重视民意,政治要以民为本的思想开始形成。

春秋战国之际,各家各派思想家、除了法家之外,接续《尚书》的“重民”、“养民”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的民本传统,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题和基调。其中,儒家孔、孟、荀贡献尤大,使儒家政治思想几成为民本思想的代名词,后世知识分子也多出自儒生,以继承和发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为职志。孔子哲学最重要的观念即是“仁”,表现在政治方面,即为“仁者爱人”一语。在他看来,政治的首要条件和目标即在于得民心,不能失信于民,民心的得失成为关乎政治稳定的根本。“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由此可以看出政治稳定的根本在于不失信于民。孔子进而强调政治要“养民”、“裕民”、“惠民”、“爱民”,提出主政者、当政的人物要“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孟子在孔子“养民”思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民本思想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的“民贵君轻”说,对后世的统治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中国几千年,甚至到近代依然有其思想的回响。并且孟子根据儒家的仁义学说,发展出“仁政”的思想,要时刻注意民心的得失。“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政治的根本依然在于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子继承孟子的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著名的“舟水之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应有的关系,进行了本质性的说明和发挥,对后来历代统治者产生了巨大的警戒作用。

秦汉以后,中国进入大一统社会,民本思想走入停滞消沉时期,虽然君主专制政治制度已成,但不管在朝在野的知识分子,依然坚持和阐发民本思想的精义,以对抗专制制度对人民所造成的灾祸。西汉贾谊提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新书·大政上》)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贞观政要》是一部告诫统治者为政之道的著作,除了继续强调君民之间的“舟水”关系而外,更强调“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的为政之道,把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宋代大儒朱熹在给《孟子》做集注的时候,更是大力阐发孟子思想中的民本观念,以道统来对抗势统,为生民争取喘息的机会。“闻之于政,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孟子集注·尽心下》

晚明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阶层的产生,传统思想观念内涵逐渐发生变化,民本思想在君主专制强化的状况下,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例如黄宗羲著名的《明夷待访录》,将民本思想发展到了传统社会所能容纳的极限。“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明夷待访录·原君》)除了继承传统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而外,已经开始有了近代民主观念的萌芽。同时期的王夫之、顾炎武也对民本思想多有发挥,共同构成晚明清初民本思想的发皇。而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多借助民本思想,掀起反清运动的高涨,最后结穴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完成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历程。

我们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勾勒,大体对其核心意涵、演变历程、发展阶段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至于其特征与实质,尤其关联于本文所要考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我们必须要说明的问题。

一方面,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特征与实质,就是历代思想家不断强调的政治的根本在于人民,在于得民心,政治的出发点、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得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民、安民、养民、惠民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治的长治久安。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安居乐业为核心的民本思想,重视民众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重视民众力量、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动力的朴素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历史观开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也有其缺陷,即徐复观先生所总结的中国传统社会“二重主体性”的问题。所谓“二重主体性”,就权力的根源来说,历代儒家思想家不断强调政治的根本,政治权力的来源在于人民,政权的转移与维持在于得民心,保民而王;但是实际上,现实存在的政治制度却是君主专制政治,其核心、其出发点却在君主,这样就造成了政治的理想与政治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④在理想的状态下,人民应该是政治的主体,但是在实际上,君主却是政治的主体,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困结,即在于君主与人民之间的二重主体性的矛盾。这也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民本主义思想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意识。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极其艰辛的过程,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根据中国当时的历史阶段、社会状况而进行自我选择的结果。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以其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探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吸收、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李大钊被称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讲话中说:“李大钊同志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⑤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最早认识到十月革命的价值和意义,最早为十月革命的胜利而欢呼,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我们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首先集中在历史观方面。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李大钊说:“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⑥“庶民”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词汇,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观念,而“庶民的胜利”,即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角度,对俄国革命的热情歌颂,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吸收。

毛泽东历来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研究,他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乐于接受的民族特色。⑦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特别注重其民本思想的精华,把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毛泽东在《和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莫里斯·武道的谈话》中谈到了要重视和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我们批判地接受中国长期的传统——继承那些好的传统,而扬弃那些坏的传统,……中国历史上也有它自己的民主传统。共和一词,就来源于三千年前的周朝。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国农民富有民主传统。”⑧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传统中的民本思想的重视。另外,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也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⑨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人民群众作为社会进步动力的高度肯定。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结合起来,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群众史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学者把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总结为四点,分别是:一、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一切向人民负责;四、虚心向群众学习。⑩在群众观点的基础上,毛泽东形成了他具有中国革命实践特色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即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毛泽东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可以看出来,其中不仅有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群众史观,更吸收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看到了群众是决定政治变革的根本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负责、虚心向人民学习,都是看到了人民是政治的根本,只有获得人民的支持,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由此可以看出来,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实践过程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结合起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民本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通过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解决了中国传统社会“二重主体性”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解决了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政治困结。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富国富民主张,可以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回答,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并且,邓小平将“三个有利于”以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可以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发展。邓小平在紧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还提出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以上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国富民理论,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富民养民的民本思想,是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对于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其中的“重民本”思想,阐扬它们的时代价值。他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体作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⑪与此同时,与传统君主专制社会中民本思想在于维护统治者的封建统治,本身仅仅具有工具性价值相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将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习近平说:“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⑫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积极意义。

为了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和新举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针对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多样化、更高层次的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条件。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群众观的积极继承,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意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基因和永不枯竭的思想动力。

四、结语

在沟口雄三“基体论”的视域下,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进行了一种内在性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不是诞生于西方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普遍原理对落后的东方社会、中国社会征服的过程,中国前近代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否定被批判的地位,而是自身也在发挥着作用,有其自身的价值。

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近代变革是一个自身前近代社会“基体”吸收西方现代价值观念、并对其进行选择改造融合的过程,是基体自身生长、不断完成的过程,说到底,中国的近代化是一种内生性近代化,并不是受到外来压力之后的被动性近代化。具体就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中国传统社会的“天下为公”思想、“民本主义”等,都是吸收和接引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体”,正是通过这些“基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到了它的实现形式。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前近代的民本主义基体有其亲缘性,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首先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从其历史观开始。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历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高度认同,不断吸收和改造,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群众史观、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出发的独特体系。从李大钊的“庶民史观”到毛泽东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再到新时期邓小平的富国富民主张,直到新时代习近平“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张,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群众史观、群众发展观的科学体系。而此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形态和科学体系,都与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所形成的民本主义密切相关,后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基因。

本文从“基体论”的角度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基因,一方面否认了那种完全从外在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了一条鲜活的例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民本主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依然能够发挥其文化基因的作用。

注释:

①沟口雄三:《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②王涛:《公的观念:中国近代革命中的社会主义源起》,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3期。

③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2页。

④徐复观:《中国的治道——读陆宣公传集书后》,载《学术与政治之间》(全集本2),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88页。

⑤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9日。

⑥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5页。

⑦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⑧引自埃谢里克《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司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09页。

⑨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⑩毕国明:《马克思群众史观的中国化——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思想战线》2008年第5期。

⑪⑫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103页。

猜你喜欢

民本中国化基体
不同膨润剂对聚丙烯塑料膨润效果的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提髙金刚石圆盘锯基体耐磨性和防振性的制作工艺
金刚石圆锯片基体高温快速回火技术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两元保险”背后的民本思维——西安交大教授王立剑:风险管理再添一筹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
兜底治疫
硬质膜层开裂致韧性基体损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