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的三重意蕴与时代价值

2019-01-26金星宇欧阳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然界绿色群众

金星宇 欧阳奇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2)

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顾名思义,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是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初步探索。目前,学术界关于毛泽东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军事思想、党建思想等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考察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的文章却不多见。基于此,本文聚焦毛泽东思想中的绿色发展思想,将其中蕴含的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和生态价值观与当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学理指导,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方法论借鉴,为坚持绿色发展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提供政治支撑。

一、以“调和天人矛盾”为要义的生态自然观

毛泽东一生热爱自然。作为以诗达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将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作为写作中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作为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认识自然,既明确人与自然相分离的事实,又要求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以“调和天人矛盾”为要义的生态自然观。

(一)认识自然界是“调和天人矛盾”的第一要义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将实践作为解释原则的思维方式,即从实践出发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所谓“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1]毛泽东认为,“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2]人与自然本是同一体,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和生活环境。同时,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在生产实践中不仅将自然界给予的物质资料变成生产资料,而且将其与生产工具相结合,把自然界中的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由此产生自然界蕴含丰富资源与人对此认识不足的矛盾。在《寻乌调查》 中,毛泽东将寻乌地区“荒山林立”的原因之一归结为“人少山多用不着它”“离人家远开发不到任其荒废”等。[3]对此,毛泽东指出,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要“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4],进而让自然界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毛泽东将自然界视为一座“巨大的宝藏”,要求充分发挥其在新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5]这就要求充分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由此看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要缓解人与自然之间在认识层面存在的矛盾,就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界,克服人在自然面前的盲目性,才能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将大自然给予人类生产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二)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是“调和天人矛盾”的实践要求

毛泽东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6]倘若对自然界的规律一知半解,就会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失误,“自然界有抵抗力,这是一条科学。你不承认,它就要把你整死。”[7]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性启示我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要懂得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自然规律作为行动的准则。为此,毛泽东指出:“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8]这一论断要求人类在实践中坚持遵守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即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原则。如果忽视客观规律,实践往往会陷入主观盲动;反之,如果忽视人的能动性,实践则陷入被动片面,自然界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三)深化对自然界及规律的认识是“天人矛盾”的调和之道

人类对自然界及其规律固然有一定认识,但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无法全面认识而沦为“自然界的奴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为此,毛泽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要求利用科学技术渐进认识自然界中人类尚未掌握的领域,逐渐消除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深层矛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9],主张利用科学技术发掘自然潜力,解决根据地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为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奠定良好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更是深入研究自然科学,不仅阅读了李四光、赫胥黎、坂田昌一等众多科学家的著作,而且亲自与地质学家李四光、物理学家钱三强等人谈论我国的科学研究状况,提倡科学技术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服务,提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命题。1977 年,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在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提议将“构成基本粒子下一个层次的成分与结构”命名为“毛粒子”。晚年时期的毛泽东多次谈到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的《宇宙之谜》一书。这本自然哲学著作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依据,反对上帝创世说,对毛泽东自然科学和生态意识的树立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看来,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器官功能的延伸,是人认识自然界及规律的重要媒介。毛泽东身体力行,重视并倡导人们借助科学技术深入了解自然界及其规律,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之中,“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10]这种关于自然界更为生动、准确、具体的认识,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条件。

综上,毛泽东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由对自然界的表象认识深入到对自然界内在规律的考察,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调和天人矛盾的实践过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的首次尝试。

二、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生态经济观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着力推进社会生产,以此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建国以后,党中央以“向自然界开战”为手段,克服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内外因素,在实践中形成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生态经济观。

(一)增产节约: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资本论》 中,马克思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劳动过程与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起来,认为“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11],从而生产出劳动产品。“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也是劳动过程的条件。”[12]可见,劳动产品的生产尤为必要,它不仅作为生产结果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且作为生产资料参与劳动的过程,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毛泽东十分重视物质资料产品的生产,视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在此基础上,将自然资源视为生产动力,即通过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动力不足问题,以此提高产品的生产数量。他号召“向自然界开战”,提高人的生产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逐利性导致自然资源浪费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事实,把节约视为一种生产,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节约,也就是减少生产中的浪费现象,使自然资源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针对天灾而产生的自然浪费,尤其是洪涝灾害威胁农作物种植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现象,毛泽东主张兴修水利,提出“要根治淮河”的号召,[13]主张修建三门峡水利工程和三峡水利工程,试图解决黄河和长江的水患问题。面对日常生活领域而产生的人为浪费,毛泽东继承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美好品德,主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进一步将浪费与政治建设结合在一起,“采取办法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14]在毛泽东看来,浪费部分是由贪污腐败、官僚风气而产生的外在行动,为此要深入整顿官僚作风。

(二)绿化祖国:生产力发展的“生态保障”

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既要求自然界提供生产资料和动力,也需要保护自然界本身,以此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关注生态问题,尤其是林业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仅提出“绿化祖国”的宏伟目标,而且创造性地将林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为了实现“绿化祖国”的目标,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第一,强调党中央在“绿化祖国”中的领导作用,带领全国人民发动一场思想和实践上的“绿色革命”。毛泽东强调:“问题是要全面规划,要加强领导”,[15]必须发挥党中央在植树造林方面的统筹作用,有序开展绿化工作。第二,搭建“三三制”的工作布局,平衡农业作物、花草和树木三者间的种植比例,实现“园林化”。“所谓耕作‘三三制’,即是将现有全部种植农业作物的十八亿亩耕地,用三分之一,即六亿亩左右,种农业作物,三分之一休闲,种牧草、肥田草和供人观赏的各种美丽的千差万别的花和草,三分之一种树造林。”[16]第三,纠正绿化中出现的盲目倾向。“前几年你们说一两年绿化,一两年怎么能绿化了?用二百年绿化了,就是马克思主义。先做十年、十五年规划,‘愚公移山’,这一代人死了,下一代人再搞。”[17]可见,毛泽东认为,绿化祖国目标的实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将绿化祖国视为一个长久性的工程,矢志不渝地保护好我国的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

(三)统筹兼顾:生产力发展的“方法指导”

实现生产力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在解决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保障之后,更需要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毛泽东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具体举措。这种统筹是全面和系统的统筹,“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思想的主旨和精髓”[18],为生产力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统筹经济结构布局,正确处理农业内部和农业与重工业及轻工业的关系。在农业内部,“要努力发展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十二项生产,要实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19]同时,“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20]这些举措为促进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现实保障。

2.统筹经济空间格局,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面对“人口压力”而造成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毛泽东提倡计划生育,要求提高人口素质。1971 年,我国制定了第一份《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的人口压力,而且有助于提升资源的承载力,从而维持生态平衡,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总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推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实质上是一个以党中央为领导核心,以增产节约为动力,以绿化祖国为保障,以统筹兼顾为方法的系统性工程,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以“服务人民”为取向的生态价值观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作为时刻关心人民疾苦,体恤百姓安危的领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服务人民”为价值取向的生态群众观。

(一)绿色发展为了人民

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毛泽东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看作解决难题的一种手段,从而实现绿色发展服务人民的价值旨归。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土地问题、劳动问题、柴米油盐问题”[21]。为此,毛泽东主张:第一,在态度上应当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22],使广大人民认识到党和人民是心灵相通的。第二,在行动上应当不遗余力。人类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界进行广泛的接触,表现为“作用于自然界,变化着自然界”[23]。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与自然界的接触不应是盲目的,而是要在其中“创造衣食住用的东西”[24],使之适合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第三,在结果上应当经受检验。毛泽东指出:“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25]可见,推进绿色发展的实践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价值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形成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呼吸的良好局面。

除此之外,毛泽东主张以法律的形式保护生态环境,在制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会上提出的32 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并将我国环境保护的落脚点定位为“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正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同仇敌忾中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保护生态环境以造福人民,是民心所向,也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二)绿色发展依靠人民

毛泽东把人民群众视为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认为人民群众是绿色发展的主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6]为此,他主张发挥人民群众在绿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肩负起绿色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图景。这就要求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1.启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动员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面对人在自然面前的被动性,毛泽东认为“我看到报纸上有‘要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的话,很好。高山嘛,我们要你低头,你还敢不低头?河水嘛,我们要你让路,你还敢不让路?这样说,是不是狂妄?不是的,我们不是狂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27]这就要求人民群众自觉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推进绿色发展的实践。

2.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在植树造林上,毛泽东在《兴国调查》 中明确指出:“树木只准砍树枝,不准砍树身,要砍树身需经过政府批准”[28],主张人民群众保护森林植被。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号召:“陕北的山头都是光的,像个和尚头,我们要种树,使它长上头发。”[29]并且认为种树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持续性地“搞他个十年八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0],要求始终不渝地推动植树造林运动。

(三)绿色发展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作了如下设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1]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自身的绿色发展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正确处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正确处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要对两者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毛泽东认为,就自由层面而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32]就必然层面而言,“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33]处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要求我们立足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克服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因素,逐步地形成完全的或比较完全的认识,在认识上掌握主动权,为实践开辟发展道路。除此之外,毛泽东将实践中遭受挫折的原因归结于对自然界规律认识的不够充分,在思想上处于不认识或者不完全认识的阶段。为此,他提倡人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发展科学技术,深化对自然界及客观规律的认识,以此实现认识上飞跃的目标。

综上所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将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发展导向,同时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在这一个过程中实现人民群众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蕴含的三重意蕴,既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统一体,同时也是唯物主义的科学立场、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服务人民的科学观点三者的有机统一体,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它不仅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要求,而且对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无裨益。

(一)毛泽东的生态自然观为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立场

毛泽东以“调和天人矛盾”为要义的生态自然观启示我们:第一,要以实践的观点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既认识自然界内在的经济价值,也要明确自然资源的限度性。第二,要以发展的观点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根据不同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表现确立相应的发展理念,不可因循守旧。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党的十九大将“美丽”写入强国目标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光明前景与美好未来正在徐徐展开。

(二)毛泽东的生态经济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

毛泽东“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启示我们:要统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从实践主体出发,统筹“政府——企业——个人”三维治理主体。从实践客体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34],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此基础之上,搭建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平台,有序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配合,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态环境。

(三)毛泽东的生态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观点

毛泽东以“服务人民”为取向的生态价值观启示我们:要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以此维持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心地位集中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资料需要,在此基础之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并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发展指导。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既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更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未来发展需要,以此实现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使绿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底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实践已进入了新阶段。”[35]人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渐强烈,成为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36]人民群众既是绿色发展的活动主体、责任主体、创造主体,更是绿色发展成果的享有主体。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会日益深入,改造自然界的手段会更加合理,从而构建起人与自然之间的新的统一关系,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自然界绿色群众
绿色低碳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然界的一秒钟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例说“自然界的水”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