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捕集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电子烟烟液中的挥发性成分

2019-01-25寇天舒何爱民贾晓慧李远根张艳芳陈伟华苏国岁

烟草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挥发性解析面积

寇天舒,何爱民,李 倩,刘 伟,贾晓慧,李远根*,张艳芳,陈伟华,苏国岁

1.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石家庄维明南大街1号 050051

2.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口卷烟厂,河北省张家口市钻石北路29号 075000

电子烟(Electronic cigarette,简称 E-cig)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烟草制品,主要由电池、雾化器和烟弹等元器件组成。电子烟通过电加热将烟弹内的烟液雾化成含有挥发性香气成分、烟碱和溶剂的气溶胶[1-3]。电子烟烟液是电子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挥发性成分直接影响电子烟的感官品质。目前,电子烟烟液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式有溶剂萃取[4]和固相微萃取[5]等。溶剂萃取法溶剂用量大,且在提取和多次转相过程中易产生系统误差[6]。固相微萃取法(SPME)虽无需溶剂,但萃取头易损坏。由于SPME的应用范围受涂层易剥落的影响较大,因此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动态捕集装置(Needle trap,NT)[7-9]。NT采样针不仅集萃取、浓缩、解析和进样等功能于一体,而且不易损坏;NT采样针可根据目标组分进行单段或多段吸附剂的填充,吸附剂颗粒依次层叠后增大了吸附容量和吸附范围[10]。NT采样针为金属材质,尖端为圆锥形设计,挥发性成分被封锁在狭窄的通道内,不易流失;方法操作简单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适用于多种样品的采样分析[11-12]。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和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而烟草方面的研究较少。李远根等[13]采用该技术测定了卷烟烟丝中的挥发性成分,但采用NT-GC/MS联用技术分析电子烟烟液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建立NT提取、GC/MS分析电子烟烟液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并与SPME法进行比较,旨在为电子烟的致香成分分析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4种不同口味(烟草、水果、咖啡及绿茶)电子烟烟液,编号A~D。

Needle trap动态捕集针(图1)及配套的窄径衬管(填充Carboxen 1000,上海新拓分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SPME固相微萃取头(PDMS/DVB,65µm)、20 mL顶空进样瓶(美国Supelco公司);Agilent 7694顶空进样器、7890A/5975B气质联用仪(GC/MS,美国Agilent公司);AB204-S型电子天平(感量:0.000 1 g,德国Sartorius公司)。

图1 动态捕集针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a needle trap

1.2 方法

1.2.1 NT提取及解析

NT使用前须于250℃活化30 min,每次使用后于280℃净化5 min。称取1.0 g电子烟烟液置于顶空瓶中并压紧瓶盖;连接闭路循环系统,将顶空瓶置于加热器中进行浸入式吹扫;设置恒流泵流速为7 mL/min,50℃下保持30 min;提取完毕,于250℃色谱进样口进行解析进样,解析时间为5 min。

1.2.2 SPME提取及解析

取4.0 mL电子烟烟液置于顶空瓶中,压紧瓶盖;将65 m PDMS/DVB萃取头插入顶空瓶中,于80℃提取30 min;提取完毕,于250℃色谱进样口进行解析进样,解析时间为 5 min[5]。

1.2.3 GC/MS分析条件

色谱柱:HP-5MS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 µm);载气:He;流量:1 mL/min;进样量:1µL,不分流;进样口温度:250℃;升温程序:40℃下保持5 min,以3℃/min升温至250℃,保持5 min;传输线温度:250 ℃;电离方式:EI;电离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采用全离子扫描结合NIST标准谱库检索法定性,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本实验中对比了4种提取方法(图2):①加热密闭循环、浸入式吹扫NT,吹扫针浸入样品;②加热密闭循环、顶空吹扫NT,吹扫针未浸入样品。③NT仅提取100 μL顶空气体;④将NT插入密闭顶空瓶,通过顶空中目标物的自由扩散进行提取。结果(图3)表明,方法①的提取效果最佳,这是因为当吹扫针浸入样品吹扫时,提高了分子运动速率,从而加速了挥发性成分的逸出[12]。因此,选择加热密闭循环、浸入式吹扫方法。

图2 不同提取方法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图3 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比较Fig.3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2.2 采样/吹扫流速的选择

选择电子烟烟液A中4种典型的挥发性成分(2,3-二甲基吡嗪、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酯、烟酮和乙基麦芽酚)比较不同吹扫速度对挥发性成分峰面积的影响。当吹扫流速分别为3、5、7、9和12 mL/min时,4种挥发性成分的色谱峰面积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当吹扫速度达到7 mL/min时,目标物峰面积最高;继续增加吹扫速度时,目标物峰面积趋于稳定或略降。这是因为吹扫速度过快时,会导致已吸附的挥发性成分散失[14-15]。因此,选择采样/吹扫流速为7 mL/min。

图4 采样/吹扫流速对提取效果的影响Fig.4 Effects of sampling and purging flow rate 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2.3 提取温度的选择

比较了提取温度30、40、50、60℃时4种挥发性成分的峰面积,从图5可以看出,在30~60℃范围内,峰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50℃时目标物的峰面积较高。这是因为电子烟烟液中含有较高比例的溶剂[16],温度升高不仅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同时也增加了顶空溶剂量,而较多的溶剂会对NT中的Carboxen 1000造成损坏。因此,选择提取温度为50℃。

图5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Fig.5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2.4 提取时间的选择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萃取时间至关重要[17]。本实验中比较了提取时间分别为10、20、30、40和50 min时4种目标物的峰面积,结果(图6)表明,4种挥发性成分的色谱峰面积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30 min后趋于稳定。因此,选择提取时间为30 min。

图6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Fig.6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2.5 解析温度和解析时间的选择

解析温度和解析时间是影响解析率的主要因素。本实验中比较了解析温度为220~260℃时,不同解析时间(2、3、4、5、6 min)与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关系。结果(图7)表明,随着解析温度的升高,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逐渐增大;当解析温度为250℃时,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趋于稳定。解析时间越长,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越大;当解析时间为5 min时,总峰面积最大;当继续延长解析时间,总峰面积趋于稳定,说明NT上吸附的挥发性成分已基本解析完全。综合考虑,选择解析温度为250℃,解析时间为5 min。

图7 解析温度和解析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Fig.7 Effects of desorp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2.6 残留分析

按照1.2.1中的净化方法(温度280℃,时间5 min),将进样解析后的NT进样针进行再次解析,以考察NT进样针的进样解析率。结果(表1)表明,27种挥发性成分的解析率在98%以上;解析率低于98%的挥发性成分有6种,其中仅有2种挥发性成分的解析率低于80%。可见,NT的解析率总体上较高。部分目标物解析率较低的原因是,Carboxen 1000内部有许多微孔和亚微孔,使这些挥发性成分发生了不可逆吸附。

2.7 方法评价

2.7.1 NT与SPME方法的比较

采用文献[5]中优化的萃取头及提取、解析参数,应用SPME法分析了4种电子烟烟液的挥发性成分。NT与SPME法的对比结果表明:①采用NT-GC/MS法鉴定的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多(表2);②以电子烟烟液A(表1)为例,采用NT法RSD的平均值为5.37%,其中RSD小于5.00%的化合物有17种,占挥发性成分的54.84%;10.00%以上的有3种,占挥发性成分的9.68%。而采用SPME法RSD的平均值为8.59%,其中小于5.00%的化合物有9种,占挥发性成分的36.00%;10.00%以上的有6种,占挥发性成分的24.00%。可见,NT方法优于SPME方法。

表1 电子烟烟液A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Tab.1 Main volatile components in e-liquid sample A

表1 (续)

表2 4种电子烟烟液中化合物种类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ompound types among four kinds of e-liquid

2.7.2 电子烟烟液样品结果分析

从A~D电子烟烟液中分别鉴定出化合物31、21、30、60种(表2)。分析可知:A为烟草口味,其特征香气成分有2-乙酰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二烯烟碱等;B为水蜜桃味,其特征香气成分如乙酸己酯、桃醛等;C为咖啡口味,其特征香气成分如苯甲醇、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等;D为茉莉绿茶口味,其特征香气成分茉莉酮、反式橙花醇等(表1)。

3 结论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分析电子烟烟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动态捕集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优化确定的条件是采用加热密闭循环、浸入式吹扫的方法,在流速7 mL/min、50℃条件下提取30 min,并在250℃下解析5 min时,实验效果最佳。与SPME法相比,NT法灵敏度高、重复性较好,且样品处理简单。以电子烟烟液A为例,采用NT法提取后鉴定的化合物为31种,组分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的平均值为5.37%(n=5);而采用SPME法提取后鉴定的化合物为25种,组分峰面积RSD的平均值为8.59%(n=5)。4种不同口味电子烟烟液中的主要香味成分分别为2,3,5-三甲基吡嗪、桃醛、苯甲醇和茉莉酮,均为彰显其口味特征的香味物质。本方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电子烟烟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猜你喜欢

挥发性解析面积
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泡罩包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保治理新思路的探讨
巧用面积求坐标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