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区域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2019-01-25

对外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联邦区伏尔加河中俄

沈 影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207)

2013年5月,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主要合作范围包括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以及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14个联邦主体[1],重点是促进中俄两大非毗邻区域的经贸和人文交流合作。该机制启动五年来,中俄两国及双方各级政府积极推动落实有关政策倡议,已取得一系列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双方合作的规模和深度。2015年5月8日,中俄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2],对“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俄务实合作作出了战略规划,这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区域合作带来新机遇。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是两国非毗邻地区合作的新尝试,开创了中俄地方合作的新模式,丰富和完善了中俄地区合作内涵,对推动中俄全方位合作、促进双方两地区综合实力的提升、增进两地区民众之间的感情、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的提出

(一)“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是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推进的结果

2012年4月30日,李克强总理出访俄罗斯时,在喀山与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领导人和中国有关省市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当时他对伏尔加河流域的发展潜力表示赞赏,并提出“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地方合作的推动”等建议[3]。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两国元首就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明确指出把中俄两国之间高水平的政治关系转化为丰硕的务实合作成果是双方的主要任务[4]。5月,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与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巴布奇在武汉启动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机制,签订两地区开展合作的议定书[5]。这是落实中俄两国领导人关于开展“长江—伏尔加河”流域地区合作共识的重要举措,成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的基本规定性文件。此后的10月22日至23日,中俄两国总理发表《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该公报明确“双方欢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联邦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机制,支持进一步深化两地区经贸、投资和人文领域互利合作[6]”。2014 年2 月,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重庆召开,最终形成了两地区投资项目清单和人文领域合作清单。6月,“长江—伏尔加河”地区领导人座谈会在俄罗斯萨马拉市举行,双方就继续扩大和深化两地区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标志着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7]。2015年8 月7日,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领导人第四次座谈会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5月莫斯科会晤和7月乌法会晤成果、扩大两地区合作的重要举措[8]。2016年7 月19 日,杨洁篪同巴比奇举行会晤,双方决定将两地区地方领导人座谈会机制提升为两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这标志着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进入全新发展阶段[9]。2017年6月16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合肥同俄罗斯总统全权代表巴比奇共同主持召开“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共同启动了“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事会网站,签署了《会议纪要》等,并见证了“长江—伏尔加河”两地区地方政府签署多项合作文件[10]。回顾上述历程不难发现,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具有明显的国家引导背景,是两国领导人直接推动的成果,是落实中俄两国领导人有关区域合作共识的重要举措。

(二)“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顺应了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区域合作组织也如火如荼发展起来。这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合作机制在不断发展,在地区合作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俄是相互毗邻的大国,中俄经贸合作有很大的互补性和上升空间,双方自然希望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合作共赢。深化中俄务实合作,开辟中俄非毗邻地区合作的新模式对于落实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促进中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有重要的作用。

(三)“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的提出基于两地区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长江和伏尔加河均为中俄两国的母亲河,长江中下游地区6省(市)和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14个联邦主体都是同属于两国母亲河哺育的地区,可以说,地理区位相似。同时,“长江—伏尔加河”合作区域都是具有较强实力的科教中心,高校及科研机构林立,科教和人才资源丰富。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省的四川大学、安徽省的中国科技大学、湖北省的武汉大学等等,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喀山大学、萨马拉国立大学等等,都可以为“长江—伏尔加河”地区的务实合作提供智力等方面的支持。“长江—伏尔加河”机制启动后,该机制框架下高校联盟的成立也验证了这一点。再者,“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工业发展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实力雄厚,两地区在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拥有各自的优势,产业互补特点十分凸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长江—伏尔加河”合作项目的起点与含金量都很高,富有活力,发展潜力较大。双方共同投资的项目涉及建设科技和农业园区、建材生产、机械和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林业、制药业、高科技产业等。

二、“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的现实进展

(一)“长江—伏尔加河”地区间经贸往来增多

自“长江—伏尔加河”机制启动以来,中方6省(市)就积极推进与俄方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进程。以安徽省为例,2018年2月,安徽省决定建立推进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开展对俄合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一个平台、两项合作、三大活动”,初步形成了安徽省与俄两河流域协调机制[11]。具体而言,就是通过首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事会这个平台,着力同俄方进行经贸以及文化领域的“两项合作”,积极开展地方合作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及青年论坛系列活动、俄罗斯高级公务员(安徽)研修班、安徽省与俄方的经贸文化展“三大活动”。可以说,五年来,安徽省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在政府间、教育领域、文化领域、旅游领域及科技领域的往来明显增多,成效显著,是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务实合作的例证。

(二)“长江—伏尔加河”地区间教育合作如火如荼

教育合作是“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6月,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与长江中上游地区高校联盟在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事会框架下宣布成立[12]。这是中俄首个非毗邻地区高校智库联盟,也是开放的智库联盟。该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深化“长江—伏尔加河”地区的教育领域合作。联盟将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承担起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拓展中俄高校高端国际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责任和使命,致力于打造一个中俄两国教育、科技、文化深度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典范[13]。10月27日,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在成都正式启动,并召开了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智库论坛。该论坛是首个以中俄区域合作为专题,有两国高校校长大规模参与的论坛[14]。论坛召开吸引了国内外相关媒体的普遍关注与报道。该论坛也是四川省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中俄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四川省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参与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作为高校智库,联盟必将助力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为其提供政策分析、决策咨询、智力支持等等。同年3月,在上海也成立了中俄“两河领域”合作智库联盟。该智库旨在对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多方面地探索中俄之间非毗邻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为“长江—伏尔加河”合作面临的现实问题“量身定制”解决方案[15]。

(三)“长江—伏尔加河”地区间青年交流势头正劲

“长江—伏尔加河”流域青年论坛是中俄两地区合作理事会的配套活动。截至2018年10月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如表1。该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加强中俄青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互信意义重大。

表1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2014—2017年)

三、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前景展望

五年来,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机制对促进两国非毗邻地区的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是中俄务实深入合作的充分体现。可以说,该机制未来前景可期,但具体合作进程并非坦途。

(一)良好的中俄关系是“长江—伏尔加河”地区间合作的强力保障

近年来,中俄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连上了三个台阶,从1992年的“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的建立长期稳定的“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跨入新世纪的2001年,中俄双方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的主线是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永远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强调中俄关系的中心内容是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20]。现今,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21],堪称新型国家关系的典范。近年来,中俄两国国家元首签署和批准多份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阐释了中俄新型国家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平等信任,核心价值是相互支持,原则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目标是两国人民共同繁荣,确定了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根本方向,规划了各领域合作目标,为两国关系战略领航[22]。

(二)“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是“长江—伏尔加河”地区间合作的有力支撑

2015年签署发表的《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强调,要将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拓宽两国务实合作空间,带动整个欧亚大陆发展、合作和繁荣[23]。在推进“一带一盟”对接进程中,深化“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恰是中俄务实合作的务实之举。2018年6月8日,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该声明第二十三条就明确规定,要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及中国长江中上游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框架下相关工作[24]。可以说,“一带一盟”的对接合作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的务实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中国商品形象有待提升,人才储备需跟上

近些年俄罗斯市场上的韩国和日本的机电类产品在日益增多,对中国机电类商品来说也是一种激烈竞争。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多花心思和功夫,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并做好相应的品牌营销,从而推进中俄两国的经贸往来,以及“长江—伏尔加河”的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此外,目前“长江—伏尔加河”两地区懂俄语(汉语)又懂法律的综合性人才及专业并不多。同时在国与国之间具体的合作进程中,需要综合性人才来了解对象国的相关国内、国际环境,这样才能在合作中有效减少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可借助“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这个平台优势培养人才,为中俄“一带一盟”对接和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为中俄两地区间合作贡献力量。

总之,“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作为中俄两国非毗邻地区合作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为中俄关系向前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是“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挖掘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间的市场潜力和投资合作空间,深入推进两地区间多领域全方面合作,将有力提升中俄地方合作的水平,助推中俄关系的务实发展,意义深远。

猜你喜欢

联邦区伏尔加河中俄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俄远东联邦区行政中心易地符市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多模态话语分析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伏尔加河畔的聚会——记喀山的第20届IAO
元上都遗址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