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网约车生态亟待矫正
2019-01-24楚峰
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再一次把网约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网约车究竟还有多少安全隐患?司机无证上岗、不合规的外地车辆和司机接单、部分平台随意拒载、网约车司机岗前和日常培训欠缺、安全意识不强……
“事前不做有效防范,事中不能积极干预,事后标榜高价补偿。”诸多真实存在的问题,让现实变得无比残酷,网约车行业在舆论漩涡中迎来了一场“史上最严”的专项整治行动。
8月31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决定:自9月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进驻式全面检查。
9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宣布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
9月11日,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组成的网约车、顺风车安全专项工作检查组陆续进驻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展开安全专项检查。
各地的安全检查紧锣密鼓地展开,网约车平台企业也纷纷对相关业务进行调整。如滴滴出行下线顺风车业务、升级“一键报警”功能、试行深夜运营规则等;美团打车增加了夜间乘车安全提醒,用户上车前需添加紧急联系人等。
作为传统出行市场的改革者和颠覆者,网约车一路磕磕绊绊地发展壮大。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以及认同,让网约车市场一路狂奔,狂奔之下的隐患也逐渐显形,安全隐患首当其冲。
如何守护好网约车的安全?这是社会各界都在探索的问题—
首先是政府联合监管要到位。安全管理讲究的是“预防为主、源头管控”,要加强对车辆、司机的审核把关,严把“准入关”。尤其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数据对接方面还需下功夫,相关部门要尽快与平台对接车辆和驾驶员信息、派单和运价机制、运营情况等数据,实现数据共享与综合利用。
其次是参与营运的企业、平台要自律。合法合规经营是治本之策,是保障乘客安全的“护身符”。网约车平台要自觉自愿地把“任性”关进法律法规之笼,从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做起,从严格合法合规经营做起,从主动接受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做起。不能总是打着顺风车的旗号,堂而皇之用私家车运营。
第三是让市场保持竞争力。在大多情况下,竞争对企业的约束要比政府管制来得更有效。要想进一步激发网约车市场的良性活力,应该让竞争更充分,避免一家独大、无法管控。
最后,某些网约车平台应尊重公共利益,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不要成为践踏行业规则的出笼野兽,不要成为诱导司机犯罪的背后推手,不要给女性乘客贴标签,不要继续使用挑战伦理底线的广告文案。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对出行者的人身保障一刻也不能松懈,相关各方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管好非法营运,合力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