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家庭教育策略

2019-01-23杨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中学生

杨艳

〔摘要〕中学阶段是人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对自我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认知水平以及技能水平正迅速提升,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对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影响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因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等等,父母要给孩子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要重视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和提升。努力提升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从而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自我价值感;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2-0072-03

一、提升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性

1998年黄希庭、杨雄制定了“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该量表涵盖的对象从初中生到大学生。该量表有很好的信度与效度,是测量青少年自我价值感很好的一个量表。黄希庭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己产生的积极的自我体验,包括生理、心理、人际、道德和家庭等具体的方面。中学阶段是人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对自我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认知以及技能水平正迅速提升。作为自我中最核心的自我价值感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知情意行,而且也影响着个体人生的发展历程。一个中学生,自我价值感越高,自信心往往越强,在很多方面有优越感,他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自身潜能。另外,自我价值感高的学生也会肯定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处理各种问题越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越好。相反,自我价值感低的学生,往往比较自卑,自信心缺乏,处理问题也不会很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也就会差一些。因此,提升中学生自我价值感有利于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教育按不同的场所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人的一生始终都在接受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担负着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责任。父母要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要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过滤,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往往会以自己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去教育和影响孩子。因此,家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文化程度: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也越高,父母文化程度越低,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也越低。当然,这只是从大多数情况来看的,并不适用于所有家庭。

2.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的健全与否对中学生价值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中学生当中,很多所谓的“问题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居多。

3.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中等水平的学生其自我价值感平均值最高,最有利于价值感的形成,贫困家庭的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最低,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平均值最低。这里主要是从平均值这个角度来看,并不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一定都高,也不是所有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一定都低,只是相对而言。

4.父母管教方式:中学生所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越多,其自我价值感的水平越高;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如简单粗暴、惩罚严厉、溺爱放纵、超高要求等会摧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能得到父母足够关爱的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往往比那些受父母冷落和轻视的孩子要高。

三、提升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给孩子创设适宜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氛围。健全的家庭结构、和谐的家庭环境、稳定良好的经济条件、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都会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心理的发展,有助于孩子培养和提升自我价值感。

(二)做善于学习的父母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教育在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更新,有关教育方面的观点和看法也很多很杂。家长要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这样既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能用科学的办法很好地协助其解决。另外,父母也要关注和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不高的父母常常培养不出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

(三)父母要重视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和提升

1.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不要觉得他们不需要尊重和礼貌,更不要随意辱骂、体罚孩子,父母做錯了同样要给孩子道歉。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当着孩子的面,多强化他的优点长处,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使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切忌辱骂孩子,当众揭孩子的短,或者以他人的长处比孩子的短处,这样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自信心,甚至引起 “破罐子破摔”。

长期受到父母辱骂体罚的孩子,往往自我价值感是很低的,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尊严,经常会觉得自己笨,干什么都不行。父母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情,切不可拿孩子当出气筒撒气。这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因为那样孩子肯定不服,你会越打越气,会无端摧残孩子的身心。进入中学阶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也有所提升,与家长渐渐产生距离感,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很多事情不再愿意说给父母听。家长应尊重并理解孩子,而不能去偷窥孩子的秘密,偷看孩子手机信息和QQ网络聊天记录等等,这些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在孩子交友问题上,家长也要尊重孩子,不要横加干涉,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当好孩子交友的参谋。

2.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很多父母认为,作为中学生,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学习,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要管。很多父母甚至在校外租房陪读,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务事从不沾边。这样做,其实不利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他找不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他会认为父母很能干不需要自己,他的生活也会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有的父母为了孩子学习甚至不允许孩子有其他的娱乐和爱好,认为是浪费学习时间,这样其实是扼杀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多鼓励孩子勇于实践,既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或者其他团体中的地位以及价值,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拓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让他们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如果孩子多方面的能力都很出众,那么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高很多,孩子会更加自信。

3.民主的管教方式

科学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健康发展。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水平越高。中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过高,应根据其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因势利导,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目标。父母要采取民主的管教方式,尊重并理解他们的看法和见解,不能强迫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不能因孩子稍有不同意见就施以各种惩罚措施。简单粗暴、惩罚严厉、溺爱放纵、超高要求等都会摧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孩子缺少自主权,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自尊,独断专行的父母甚至会造成孩子精神紧张,内心缺乏安全感,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断的标准,自我价值感肯定不高。

4.良好的亲子沟通

中学生的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沟通模式,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中学生往往有了自己的心事,有时候不愿意告诉父母,父母要主动和孩子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心理状况。当孩子经历挫折时,父母要学会倾听,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和温暖港湾,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当孩子犯错误时,尽量采用说服教育,以理服人,要理解关爱孩子,不能以家长的身份居高临下。如果亲子之间长久沟通不畅,会影响到孩子处理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过程,孩子各方面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是不利于孩子价值感的培养的,父母也会有挫折感。

四、小结

中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感是很重要的,它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影响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个人因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等等,家庭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了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给孩子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父母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父母要重视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和提升。总之,努力提升中学生自我价值感有利于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中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學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9 (6) :484-487.

[2]王蕾.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 :507-510.

[3]付婷.自我价值感与情绪感受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4]谢雅雅.青少年强迫症与不良家庭教养方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 (22) :38-41 .

[5]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婚姻家庭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六中学,常德,415000)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