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策略探索

2019-01-23陈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

陈香

〔摘要〕 研究通过关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深入探究从而呈现社会和教育存在的事实普遍性和多样性。通过对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了解学校流动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社会同仁一起呼吁各界通力合作,准确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恰到好处地为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索策略。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探索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2-0012-06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农业经济结构逐渐被打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存方式也被一些“城市打工族”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以往的“独自外出”打工逐渐演化成“全家迁移”。

2016年年末,我国流动人口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从人口迁移数据反映的情况看,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更多的人口从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此趋势反映了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格局是一致的。人口迁移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了当地劳动力的需求,也提高了流出地区的家庭收入水平。然而流动家庭的随迁子女正处于极为尴尬的局面:由于自身幼小,他们无法对当地文化形成认知,无形之中成为边缘角色。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已经制定和推行多项法令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进行保障。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和健全的人格,家庭教育仍是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毫无疑问地起基础性作用。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终身老师,家庭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因此,要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必须关注他们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重视家庭教育。

据2015年统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生源情况如图1、2、3所示。

研究通过关注我校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深入探究从而呈现社会和教育存在的事实普遍性和多样性。通过对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了解我校流动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社会同仁一起呼吁各界通力合作,准确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恰到好处地为农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索策略。

二、理论分析

(一)概念界定

1.流动儿童

在以往日常言谈中,很多人会提到“外地生”,字面之义即不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在校读书子女。为了尊重这类人群,认可他们父母的劳动付出,有关政策出台后对他们给予明确的定义——“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即跟随父母来到打工的城市已经居住半年以上的具有学习能力的学龄期儿童,通常针对6岁至14岁的儿童而言。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等重要。广义的家庭教育包括双亲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子女与祖辈之间相互产生的教育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指父母对子女所产生的影响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

1.国外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

1959年,著名学者弗雷泽曾提出了家庭环境四种要素。

一是家庭经济背景:家庭收入情况、父母职业状况、家庭规模情况、住宅房间数量;

二是家庭文化背景: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对待学习的认识态度;

三是家庭动机背景:父母对子女职业婚姻前途的态度;

四是家庭情感背景:家庭气氛是否和谐、父母对子女是否关心、父母是否外出工作、家庭是否完整等。

弗雷泽的观点涉及了家庭的多方面,被广为引用。弗雷泽在调查中得知: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子女的学习成绩具有正相关性,同时父母的职业对子女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

美国著名的《科尔曼报告》中指出,智力和家庭背景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国外,一些家庭特别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如美国家长提倡培养孩子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英国家长喜欢从孩子上餐桌的时候对其进行有意无意的家庭教育;德国教育家强调父母的言行将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

2.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系统研究。

张兴杰等认为,从微观层面来看,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十分有限,流动儿童的支持也主要来自家庭、同学和朋友等,来自政府、学校等的正式支持相当有限,甚至有些学生没有获得任何的社会支持。刘丹认为流动儿童因为其父母工作不稳定、居住环境不固定以及家庭条件不优越,而使其家庭教育受到很大影响,仅靠父母及亲戚支持已难以为继,必须吸纳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支持,构建社会支持体系。董钰萍,认为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的家庭支持系统包括教育物质经费支持、教育期望观念、教育培养指导、亲子教养方式。

二是关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期望的研究。

曾守锤等认为,流动儿童的家长教育期望出现两极分化,并且其背后隐含的思想都是非常质朴的和功利的,他们很少将接受大学教育与提高素质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将教育的价值或功能狭隘地工具化了。杨威发现,总体而言,一半以上(54%)的家长均希望子女能够达到最高学历(研究生)。只有6%左右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在高中及以下。

三是关于流动儿童教育资本的研究。

周海玲认为,家庭文化资本是影响儿童学业的重要因素。在社会文化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儿童父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即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十分突出。牛林晓等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3 个维度来说明家庭资本如何影响到流动兒童的家庭教育。马菱在其论文中试图从家庭文化资本的获得方式出发,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所获得的家庭文化资本予以维度划分的探讨。

(三)本课题创新之处

流动儿童同样是社会一分子,如何教育这类群体成为教育界研讨的话题。在流动家庭的教育正随社会稳定和发展不断改善提高的今天,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好坏反映了他们融入社会进步的文明程度。本课题有详实的调查样本显示(部分摘录)。

1.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一至五年级学生部分家长,两天时间回收问卷237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19.4%。

2.家庭流动情况:调查家庭共有237户,166户为流动家庭,达到70%。其中,有的家庭租房,有的家庭子女随父母住员工宿舍,更有极少数的家庭寄居在亲友家里。在这些家庭里,有一部分家庭一直在流动,不能够保证长期居住于此地。通过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可以发现,农村小学的流动家庭比例很大。

3.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情况: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被调查家庭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父亲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约占69.9%,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5%;母亲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83.9%。

父母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调查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农民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59.1%;其次是一般职员,占其父母亲总数的38.5%;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0.16%。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

4.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被调查者237户家庭,对于问卷12题“家庭教育上存在问题,您认为主要是”的回答,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5.对孩子的期待:被调查者237户家庭,对问卷47题“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的回答,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

本课题的选题来自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现代化高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存在的困惑,贴近家长的实际需求。从问卷调查中发现第一手资料,家长文化水平低,家庭流动性强。面对现状、分析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课题形式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切活动以家庭为基础,强调实效性,激发家长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出一套学校辅助流动家庭搞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开发家庭教育平台,发布一些家教理念。

2.促使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能力有大幅度提高,能独立解决简单的困难,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敢于担责任的接班人。

3.扩大教师教育视野,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从另一视角来观察流动儿童。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使他们的教育在新时代环境下更优化。

四、研究内容

1.调查并分析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资本状况、社会资本状况,寻找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因素。

2.研究分析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亲子关系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访等形式,全面分析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要素——父母职业、收入、文化水平、劳动时间、教育方法、行为习惯、教育期望、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对子女的影响。

从问卷中反映出的问题:(1)家长家教知识贫乏;(2)家庭教育时间不足;(3)家庭教育品质不高;(4)教育子女依赖性强。

分析问题归因:(1)家庭经济条件;(2)家长个人素质;(3)儿童自身发展;(4)学校老师责任。

3.探索指导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

调查了解流动儿童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區共同教育的联系纽带,有效推进协助教育,丰富对流动儿童的多方位教育手段。

(1)成立“家长学校”,宣讲家庭教育知识。

(2)举办“家教沙龙”,促进家长交流经验。

(3)开设“亲子课堂”,鼓励家长自主阅读。

(4)搭建“交流平台”,架起家校沟通桥梁。

(5)组建“志愿团队”,温馨社会家教入户。

(6)开通“成长热线”,心理疏导关爱儿童。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搜索学校图书馆及知网等各种关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资源,借他山之石,融合自己的调查成果,然后提炼观点。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的流动儿童家庭中的家长发放问卷,然后回收有效问卷,分析得出一定结论。

3.访谈法: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的流动儿童家庭中的家长与儿童有针对性地访谈,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

4.个案研究法:教师深入家访,建立个别亲子教育档案,由外到内,细致研究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六、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

(1)选择课题。

(2)对学生家长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运用金数据软件收集数据,并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行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3)落实课题组成员,建立课题组。

(二)文献研究阶段

(1)组织各级部主任座谈会,商讨研究方案,调查各班主任对学生家庭教育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摸清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现状。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并推广合理的家庭教育理念及相关理论。

(3)确定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4)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三)行动研究阶段

(1)按计划开展各级部家庭教育研讨活动,重点研究部分家长的沙龙活动。

(2)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定期培训学习工作。

(3)对一些家庭个案进行分析。

(4)依据具体的实施方案,在组织活动中尝试、探索、创新、反思。

(四)分析总结阶段

(1)收集资料并归档。

(2)对各类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汇总,对家长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效进行总结提炼。

(3)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汇报。

七、预期效果

(一)理论成果

来自一线班主任和家长进行沟通的经验总结,探索深入细致的、具有可行性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辅助家长更好家庭教育的策略。理论成果形式有:课题研究报告、相关研究论文、优秀个案及新闻报道等。

(二)实践成效

(1)活动报道发布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2)常州市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为部分自愿参加沙龙活动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辅导的MP4光盘。

(3)抽取武进区坂上小学一至五年级各1 个班的样本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4)优秀家长的家庭教育故事集锦,在家庭教育中有困惑的并得到良好转变的案例。

(5)儿童成长自述集锦。

(6)全校30个班级的家长会汇总材料。

(7)收集各类优秀家庭教育文章推送给家长。

(8)家访故事。

八、推进措施

为了使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以下推进措施。

1.重视学习研究

我们将积极组织班主任进行课题方案的各类培训,并通过网络及书籍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使班主任进一步转变辅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观念,积极有效地推广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功能。

2.建立工作制度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对课题组各成员参与并落实研究任务、取得的研究成果等,定期纳入检查考核和评价激励条例中。

3.加强团队合作

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職。培养级部主任的团队管理能力,促进其他班主任关注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家教的素养,为提升本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技能夯实基础。

4.具体措施

(1)吸纳周边学校的家庭教育成功案例,立足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实质性问卷调查及分析汇总,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学校家长会的品牌,积极推广经验。

(2)开展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沙龙活动,促进家长自主学习,形成你追我赶的家庭教育氛围,辅助学校教育更上一台阶,尊重、理解、接纳学生的差异。并作好视频记录工作。

(3)30位班主任高度重视每次家长会与家长交流的机会,结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与家庭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素养,避免重学习轻生活或重生活轻学习等的片面观点。

(4)鼓励并指导部分家长撰写家庭教育故事,收集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5)四至六年级学生围绕“自我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主题写日记,收集学生日记个案。

(6)开展假日家庭走访活动,关爱贫困或学困学生家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常州,213165)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