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众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整治规划研究
——以巫山县大昌镇为

2019-01-23龙彬袁一博

重庆建筑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城镇街道整治

龙彬,袁一博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0 引言

小城镇公共空间作为小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承载小城镇公共功能和体现城镇形象的作用,是小城镇宜居品质的主要体现。我国小城镇长期受到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的影响,在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往往只注重物质空间的建设,而轻视居民的心理需求,导致了诸多居民的身心问题,如人际关系的冷漠、幸福感和归属感的缺失等。

当前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从社会视角入手,以人作为公共空间的主体,研究社会变迁对人与公共空间关系的影响,如有学者认为城市公共空间存在意义在于能够将人集聚在一起[1];也有学者探讨公共空间与人的互动性关系[2]。二是以系统构建的角度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管理,如从经济学和政策的角度提出私有公共空间的概念,认为通过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公共空间建设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3]。廖方[4]将公共空间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组织层次,并分析各个层次之间的组织关系并定性定量。三是对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如对街道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研究[5]。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对小城镇公共空间的研究略显不足,更加缺少从公众的心理需求角度对小城镇公共空间的研究。

小城镇的公共空间建设无疑应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建设转向人文空间的创建,从满足简单生活需求的单一空间提升到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多元空间。而如何打造出这样的公共空间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基于大众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分析

1.1 人在公共空间中的心理需求

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 (Constantinos Apostolos Doxiadis)将人类对聚居地的基本需求做过简要概述:第一点就是安全,这也是人类能够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第二点要求聚集地要有可选择性与多样性;第三点为聚集地需要满足的五个因素,即人需要与周边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接触,用最简洁的方式去满足自身需要,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并存,人与周边环境要存在着联系,以及综合各方面取得最佳平衡。

杨·盖尔提出一种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和市民公共生活状况的评估方法,即PSPL调研法 (public space&public life survey)[6]。该评估方法提出了十二点公共空间品质的关键词。

结合人类聚居地基本需求理论和PSPL调研法,可以总结出人在公共空间中的不同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安全性需求、舒适性需求、选择性需求、互动性需求和便捷性需求(图1)。

1.2 公共空间对心理行为的影响

建筑师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说:“尽管我们可能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7]公共空间通过对人的心理影响来达到改变行为的作用。规划师可以通过该作用来引导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产生积极合理的行为,并抑制不轨行为。公共空间对心理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诱导、误导、限制。

公共空间对心理的引导是通过光与影、声与色等感官刺激来使人们发现并理解公共空间对心理的暗示,并乐意遵从暗示行动。当人们误解了公共空间的暗示或者理解了暗示但不能带来积极的感官体验时,产生了不同的行为,即受到了公共空间的误导。公共空间对心理的限制是通过各类手段消除人们产生不良念头,并借此限制不轨行为的发生。

1.3 基于心理需求分析小城镇公共空间的现实意义

在传统小城镇中,绝大部分的公共空间为生活型公共空间,它们依附于街道空间,分散布置在城镇之中。这些公共空间本身对相对集中的生活交流具有促进作用,但各种各样的问题反而抑制了居民在公共空间的活动。在功能上存在小城镇的通病,如道路损毁、绿化环境较差、公共设施缺失等问题;而在城镇风貌上更加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丧失,空间肌理的破坏导致城镇公共空间与居民的背离,这样的公共空间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8]。理解公共空间如何影响心理行为,并以此进行公共空间整治更有助于营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

图1 人在公共空间中的心理需求(资料来源:自绘)

2 基于大众心理需求的大昌镇公共空间问题分析

2.1 大昌镇概况

巫山县大昌镇地处巫山县北部、宁河左岸、小三峡上游,是重庆市百强镇、中心镇和市县两级着力打造的旅游明星镇,是巫山县江北片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三峡库区最大的三峡移民重镇,是川、陕、鄂、渝4省(市)交界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大昌镇于2002年因三峡工程建设而整体搬迁,是三峡库区最大的三期移民重镇。经过十余年的城镇建设,搬迁后的大昌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物质重构、活力不足”的困境。

2.2 公共空间问题分析

对于大昌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五大心理需求层面进行分析,并从公共空间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层面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2.1安全性——危险感的爆发

小城镇的街道空间通常缺乏必要管控,导致其受到较为严重的侵占。目前大昌镇的街道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由于其在迁建时存在用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对停车场的布置严重不足,目前大昌镇的机动车常常沿路停车,摩托车更是直接停在步行道上,严重阻碍了行人的日常通行(图2);二是在部分商业地段,商户随意在步行道上乱搭乱接侵占了行人的步行空间,导致行人不得不离开步行道而沿车行道行走(图3)。这些现象会诱导人们产生不安全的想法,并借此远离。另外部分公共空间夜间存在发生暴力犯罪行为的隐患,主要是因为部分公共空间缺少必要的监控设备和照明不足,无法限制不轨心理的产生。

图2 摩托车随意停放

图3 受到严重侵占的步行道

2.2.2选择性——单调感的形成

通过上文分析,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有选择性需求,另外不同年龄段人群也有开展不同活动的需求。无法满足选择性需求的公共空间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势必使人产生单调的感受。而目前大昌镇的公共空间一是空间形式单一,没有公园绿地,大多数公共活动场地以空地的形式存在;二是休憩设施单一,以座椅为主,严重缺少其他休憩设施,完全无法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互动的需求,导致公共空间空有场地,却无人活动的困局;三是活动单一,由于大昌镇公共空间的功能较为单一也缺少必要性的设施,这就使得公共空间无法引导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因而严重缩短了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停留时间。

2.2.3便捷性——尊重感的丧失

大昌镇镇区面积相对较小,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而各种场地碎片化分布于城镇之中并依附于街道空间而存在。人们步行前往各个公共空间就对便捷性有着极大的要求。由于步行空间受到侵占,导致部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较弱。另外公共空间欠缺对弱势群体的考虑,只在部分街道空间里象征性敷设盲道,给残障人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作为山地城镇,大昌的公共空间也缺少对坡道的布置,仅有的一些坡道也没有考虑坡度是否便于弱势群体的通行,这使得弱势群体在公共空间中得不到尊重。

2.2.4舒适性——归属感的失落

大昌镇在移民搬迁时将大昌最具特色的建筑元素融入新建筑中,合理的建筑尺度,挑檐、重檐等良好的建筑细部设计在建筑立面上形成层次丰富的建筑风貌。对于居民来说,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会引导其产生生于斯长于斯的熟悉感,在心理上感到安定和归属。

然而时隔多年,这些建筑的立面开始变得斑驳,灰瓦脱落、白墙受潮、门窗老化。而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乱搭乱接的情况,空调外机箱,卫星信号接收器,彩钢瓦等使得侧界面杂乱无章(图4)。另外还存在地面铺装年久失修,绿地花池杂草丛生等问题。这些界面无疑给人们产生了消极的感官体验。

图4 乱搭乱接的建筑侧界面

2.2.5互动性——无聊感的产生

人在公共空间中的互动可以分为人与景物互动、人与人互动、人与活动互动。大昌镇的人群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在公共空间中欠缺互动,也就无法避免无聊感的产生。

通过调研发现,当地许多居民还保留有耕作的习惯,利用杂草丛生的花池种植小葱、白菜等作物。虽然是人与景物的互动,但实际上违背了布置花池的初衷,属于公共空间对人的误导。

大昌镇面积较小,人口较为集中,邻里关系相对密切,这本身有助于促进人与人的交往,但由于城市家具的缺失,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交流通常是站着聊天,两人聊天,聊几句就各自分开;三五人聊天,聊几句便去寻找可以坐下聊天的茶馆、饭店。

由于大昌镇迁建时存在用地紧张的问题,导致公共空间多以碎片化的空间形式存在,要么面积较小,要么以台地形式存在,较大的公共空间又因为布局的不合理而被割裂。诸如广场舞这类只对场地有需求的户外活动也难以展开,因而人们也就失去了与活动互动的机会。

3 基于大众心理需求的空间整治规划应用

3.1 大昌空间整治规划

2018年,大昌镇政府以加强风貌整治,完善街区功能为目标,对大昌镇建成区的道路街巷进行空间整治,主要包括改善景观环境,整顿道路交通,修缮建筑立面,优化公共建筑与设施配置等。其最大目的是在于提高大昌镇的公共空间品质,而这种提高不仅仅只在于对物质空间质量的提高,还包含了对人们公共生活质量的提升。

3.2 空间整治规划措施

3.2.1人车共享——安全的街道空间

在大昌镇空间整治规划中,除了对违规占道,乱停乱放,照明不足等常规性问题进行整治以外,还提出了“人车共享”的思路。通过调研发现大昌镇的车流量不多,人才是街道空间的主体。故提出在核心片区的车行道上敷设同步行道相同或相似石材,并在局部铺设凹凸材质的石材作为减速带,起到安全保障作用;在入口区域,可以使用不同的地面铺装材质来引导车辆行驶,例如从较为光滑的材质到较粗糙的材质,从人工化路面到自然化的石材路面等。这样外来车辆在进入该区域时会收到该空间为步行空间的暗示,然后不由自主放慢车速并小心通过(图5)。

图5 人车共享的街道

3.2.2功能混合——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为了构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行为需求,从功能层面来讲,就需要将空间的功能进行交混。大昌镇公共空间改造宜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功能“模糊化”

所谓“模糊化”就是站在大众的视角,对于公共空间附加性功能的发掘与使用[2]。针对现有功能单一的公共空间,通过整治使不同类型公共空间在满足心理特征的同时满足其他多样的需求。如在街道空间中增加座椅,在健身场地边增加绿地景观。“模糊化”的处理有助于促进人们在不同公共空间开展各类活动,整体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

(2)设施季节化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昌镇中心广场在部分时节空间活力较低的情况。故在中心广场布置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更换的设施。以游戏设施为例,在夏季布置充气水池为儿童提供玩耍、消暑的设施;春秋季更换为沙池以供儿童玩耍,冬季变更为充气城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并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季节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3.2.3以人为本——便捷的出行环境

为了提供足够便利和安全的出行条件,大昌镇的主要措施包括:清除违规占道,平整道路,重新敷设铺装;系统性、连续性的盲道和坡道布置,尽量保证弱势群体从离家到回家的顺畅;公共空间出入口有高差处布置坡道满足轮椅顺畅通行;选取新型盲道系统为盲人提供带有方向信息的提示盲道,为盲人的行动提供便利;合理布置各类设施和城市家具,提升出行环境,增加出行频率。

3.2.4突出特色——舒适的街道风貌

大昌镇的街道空间整治分别对街道立面和地面进行了治理。对于街道立面的整治就是从细节入手修复建筑立面,还居民一份对环境的熟悉感和归属感,给游客一份舒适的感官刺激,一份视觉的享受。具体措施包括拆除违章搭建,规范电力、电信线路搭接、丰富外墙面层次,门窗店招样式深化等。对于地面的整治主要是针对街道铺装和装饰图案的整改,具体措施是在街道地面敷设具有大昌镇传统纹样的渗水砖(图6)。

图6 风貌统一、舒适整洁的街道

3.2.5便于互动——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在上文分析公共空间问题时提到,人在公共空间中的互动分为三类。在人与景物互动上,大昌镇在空间整治规划中采取改善景观环境,营造丰富的景观视野,布置良好的夜间照明,以提高人与景物的互动体验。另外,规划顺应大昌镇居民的生活习惯,通过在沿街的家庭门前修建“微花园”以引导其种植果蔬,来满足居民的耕作需求(图7)。在人与人互动上,布置具有互动性的休憩设施是促进人们互动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座椅的布置可以有效改善公共空间的交流环境。大昌的空间整治在座椅位置的选择上遵从了人的中心恐惧心理和后防心理等心理特征以及“边界效应”的规则。将座椅布置于不影响他人行走的角落和背后有掩体的位置。此外,在座椅的类型上,选择便于人们相互交流的社会向心式座椅,这种公共性座椅大大增加了人们面对面的机会,便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而增加人与人互动的机会(图8)。在人与活动互动上,规划通过功能“模糊化”和设施季节化,对公共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为各类活动的展开提供有利的条件,增加人们参与各类活动的机会。

图7 门前“微花园”

4 结语

小城镇的公共空间在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品质的小城镇公共空间应优先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安全性需求需要有安全的步行空间,建立必要的管控机制,修建必要的监控和照明设备来避免交通肇事、暴力和犯罪的危害;选择性需求需要小城镇避免公共空间形式的单一并提供多样性的功能;对于尺度较小,以步行为主的小城镇来说,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就对步行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对于弱势群体来讲就需要良好的无障碍设计支持;舒适性则需要空间界面有积极的感官体验、有良好的尺度并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心理需求;互动性需求需要公共空间顺应小城镇居民的生活习惯并为人与环境互动、与人互动、与活动互动提供相应的条件。

在越发关注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通过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调查分析人在公共空间中的心理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整治,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以人文本的规划,而小城镇的公共空间才能实现从满足简单生活需求的单一空间向着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多元空间的转变。

猜你喜欢

小城镇街道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