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韧性思维引导下的海绵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2019-01-23

智能城市 2019年10期
关键词:韧性海绵城市规划

沈 雷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珠海 519000)

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海绵城市的发展力度,并在多个试点城市中进行了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必须注意到,在海绵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出现了城市内涝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对试点城市的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在这些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存在过度依赖基础设施,缺乏从顶层设计层面对城市进行整体性、系统行的规划等问题,影响了海绵城市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在海绵城市规划中积极引入韧性思维模式,并在韧性思维的引导下科学合理地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

1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缺乏系统性

现阶段,我国很多海绵城市在规划建设中严重缺乏顶层设计层面的统一规划设计,造成城市建设项目间缺乏有效地联系,没有真正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完整构建。

1.2 海绵城市的规划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

很多海绵城市在规划建设中其研究尺度局限在小范围的街区建设、园林规划等方面,设计规划了大量的局部性海绵设施,而严重缺乏对城市整体生态系统以及城市所在流域范围的研究,造成现阶段很多建设项目无法实现保护及修复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1]。

1.3 海绵城市的规划对设施建设高度依赖

在很多试点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中,都将重点集中在低影响设施的建设上,虽然这些透水铺装以及下凹绿地等设施能够解决一定程度的城市水资源污染以及内涝问题,但是却无法满足城市水系统的整体规划以及与其他系统间的协调配合的要求,严重降低了海绵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

1.4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缺乏整体性

一些试点城市在建设海绵城市时,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对建设项目缺乏统筹规划。建设项目又主要将关注点集中在解决某一特定区域的水资源治理问题上,严重缺乏对城市以及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问题的整体性分析梳理,不仅影响了海绵城市的实施效果,而且还造成了重复建设以及难以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

1.5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现阶段很多城市在海绵城市的规划中单一依赖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造成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1.6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缺乏完善的管控机制建设

很多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缺乏完善的管控机制建设,对各部门在发展海绵城市过程中所应担负的具体管理职责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造成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地配合协调。

2 韧性思维引导下的海绵城市建设

2.1 将韧性思维引入海绵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分析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提出海绵城市概念就是希望城市水系统能够具备海绵那样的功能,当降水量比较大时,对过多的雨水进行吸收和储存,以待城市在用水匮乏期间使用,从而增强城市应对强暴雨、台风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能力。而韧性思维则与这种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所谓韧性思维,其主要强调的是系统在承受压力条件下能够自我恢复、保持状态稳定性的一种能力[2]。由于在我国现阶段的海绵城市规划中,对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过度依赖,缺乏对设施有效性的研究,因此通过引入韧性思维是对这一现状的有效补充。在海绵城市规划中引入韧性思维,能够提高对城市水系统多层面脆弱性的识别能力,对城市水系统建设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提高规划方案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从而使海绵城市的水系统在应对强暴雨、台风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多种环境问题时具有更强的自我恢复能力,有效保持城市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2.2 将韧性思维引入海绵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分析

将韧性思维理念引入在海绵城市规划中,能够为现阶段在海绵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拓宽研究的尺度,从而使海绵城市的规划格局更具系统性和宏观性[3]。同时,也可以促进海绵城市在整体框架体系的规划建设中提高强暴雨、台风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自然调蓄水体、大型调蓄设施建设以及行泄通道等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增强城市水系统与相关子系统规划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例如在防洪设施的规划中应重点要考虑调蓄水体与闸泵联排的防洪方式的协同配合,从而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应有的功能。

3 韧性思维引导下的海绵城市建设实际运用

3.1 提高海绵城市规划的生态韧性

在海绵城市规划中,从宏观角度研究城市所在地流域以及地区特点,合理进行城市水系统以及绿地的规划化建设,对城市水系统的基质、斑块以及廊道等本地生态环境中潜在的脆弱性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系统的规划城市水系统的生态环境,保证水系统的安全,并通过海绵城市绿地系统以及生态格局的优化构件来重塑海绵城市的生态韧性。

3.2 提高海绵城市规划的工程韧性

在海绵城市规划中不仅要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要从多个维度层面使城市的工程韧性得到提高,从而使城市的灰色设施具有更强的承载性能。在规划建设中应不断完善城市的排涝防洪系统,通过自然调蓄水体与闸泵联排的防洪方式相互协同配合来促使市政设施建设与海绵城市构建的灰绿结合得以实现,从而增强城市应对强暴雨或台风等极端天气的能力,并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此外,为了提高海绵城市规划的统一性,应详细分解建设指标,并根据用地状态和用地性质来使海绵城市的规划方案能够得到推广实施,并对相关工程的建设进行必要的管理及引导。

3.3 提高海绵城市规划的经济韧性

由于规划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在现有的PPP模式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城市的实际特点,制定更具吸引性的产业发展规划,从而广泛吸收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从而保证海绵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资金。

3.4 提高海绵城市规划的社会韧性

提高海绵城市规划的社会韧性主要体现在建设完善的管控机制上。在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应明确管控主体,建立完善的管控制度,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加强相关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从而使城市的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响应突发情况,并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从而使海绵城市的社会韧性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在海绵城市的规划中应通过技术控制手段来构建信息平台,在城市管理中实现对规划成果落实实施情况的实时监测、评价以及决策管理。

4 结语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在海绵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将韧性思维引入城市的规划建设是对传统规划方式的一次重要创新。通过在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融和韧性思维理念能够使城市水系统的恢复能力以及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增强城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带来的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

猜你喜欢

韧性海绵城市规划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