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应用探讨

2019-01-23汤艳飞李如燕刘建华

智能城市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矿山监测

沙 根 汤艳飞 尹 莎 李如燕 刘建华

(云南绿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玉溪 653100)

矿山开采是一项非常科学且复杂的大型工程,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科学的开采技术和方式,整体提升矿山开采的质量与成效,全面优化矿山开采的整体水平。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若不注重治理与保护,极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因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表塌陷、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矿山地质的开采过程中,应该运用科学的环境治理与保护技术,整体优化矿山地质开采的整体质量。

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该充分注重矿山地质的防护,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运用科学的矿山开采技术,整体优化矿山开采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因开采技术运用不当或者缺乏科学全面的勘察等,都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当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矿区开采的过程中,水资源的破坏问题日益严峻。由于开采人员不注重保护,也不遵循适度的原则,造成矿山地质环境屡遭破坏,这就使得地下水位不断降低,甚至容易出现枯竭的问题。矿山的地下水位是相对比较平衡的,在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前提下,能够最大化降低开采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但若不注重保护,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下水位的均衡性,继而严重破坏地下水系统,甚至部分河道出现严重的断流现象。第二,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屡屡发生。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开采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矿山的地质环境,也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常见的滑坡、塌陷、沉降、倒灌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突变性,当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诱发这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当然,在这类地质灾害发生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些次生灾害,如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第三,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回填不及时,或者人们缺乏环境保护的科学意识,造成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一些细小的固体废弃物,若肆意堆放没有采用遮挡防护措施,可能还会造成扬尘污染。同时,矿山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若遇到强降雨天气,还有可能会形成酸雨,进而造成更大的污染范围。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分区原则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有效防治地质环境问题和灾害,充分保护矿山周边的水源、空气质量以及土地等,应该在矿山开采作业中,运用科学的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原则,整体优化地质环境治理成效,全面保护矿山资源,科学推动矿山开采健康可持续发展。

2.1 重点防治区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过程中,首当其冲就是重点防治区,这主要是因为该区域是最容易出现地质环境问题的核心区域。在重点防治区的治理与保护过程中,应该落实科学全面的防治措施。在防治区的所有边坡进行培土作业,植树种草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同时,科学设置挡土设施,将可能存在的危石清除干净,避免石块滚落对矿区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当然,为了警示矿区作业人员时刻保持警惕,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以及治理意识,可以设置警示标语或者警示牌,并加强对这一核心区域的常态化巡检力度。同时,在矿区开采的中心区域,开采完毕后应该及时进行回填作业。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中,对于重点防治区应该给予特别的保护和重视,结合重点防治区差异化的内容和条件,落实差异化的防治举措。

2.2 次重点防治区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过程中,虽然这一区域的防治等级略低于重点防治区,但同样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这一区域进行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应该落实科学动态的监测机制,加强巡查力度,科学设置警示标牌,警醒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和规范来进行作业。同时,在治理过程中,应该全面加强环境保护,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量,妥善处置固体废弃物。在尚未来得及处理时,可以对固体废弃物进行遮挡防护。此外,在治理过程中,应该有效减少扬尘污染。

2.3 一般防治区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过程中,虽然这一区域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仍需要做好这一区域的科学防治。在治理与保护过程中,应该有效改良生产条件,加强周边环境的整治,为矿山开采提供便捷有效的条件。同时,这一区域可能是开采作业人员的生活区域,在治理与保护过程中,应该有效减少生活污染,有效保护水源。此外,应该在这一区域科学设置宣传栏、标识牌等,引导人们注重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科学开采矿产资源。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因缺乏对地质环境的保护,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极有可能会对地质环境产生比较严重的破坏。因此,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应该注重采用以下措施。

3.1 构建科学的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模式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过程中,应该遵循科学的标准和规范,按照国家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原则以及分类等级,科学建构系统全面的治理与保护模式,以此来整体指导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开发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应该立足于矿山的全面调查与认真分析,总体把握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以及突出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制定科学的治理与保护方案。同时,在治理与保护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治理等级,将矿上地质环境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分类,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分区,针对差异化的等级内容,落实针对性的治理与保护方针。

3.2 落实全面系统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过程中,应该落实全面系统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明确监测内容,选择监测方式,整体提升监测质量与水平。第一,在地质环境的监测过程中,应该科学确定监测内容,明确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包括堆渣场、露天采场,监测内容包括崩塌、滑坡、危岩体等隐患,排渣场堆放情况。第二,结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点,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监测点,以确保监测质量。第三,在监测过程中,还应该运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在信息技术监测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增加人为性的监测,以此来整体提升监测的质量。

3.3 做好土地平整以及护坡防护工程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过程中,应该科学做好土地平整工作,同时,通过植树造林、护坡防护等措施来做好科学的防护。一方面,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该结合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运用及时的回填作业,确保整个矿区平整宽阔。同时,对于需要夯实的地域,应该运用科学的夯实方法。另一方面,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过程中,还应该运用科学的护坡防护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植树造林或者土建防护,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栏板、排导等方式,在有效加强防护的同时,也可以将雨水等及时排出,避免发生塌方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

4 结语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过程中,应该明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明确治理与保护的分区原则,在此基础上以治理与保护模式的构建、动态化的监测以及土地平整等方法整体提升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矿山监测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