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
2019-01-2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互联网作为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我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已有25 年。截至2018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2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互联网的发展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平台,互联网与这些技术结合,推动信息技术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信息化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数字化生活。
信息化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化大潮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信息化推动的。可以说,世界因信息化而更加多彩,生活因信息化而更加不同。
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深刻影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在“衣”方面,依靠虚拟现实(VR)技术,人们可以在网上通过3D 视觉来挑选服饰,通过机器人模特穿戴来观看效果;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让人们通过网络直接体验身穿服装的感受。此外,无论是定制服装还是定制鞋子,都可以依托数据库和3D 模型库来实现,用批量化的方式生产个性化的服装和鞋子,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随着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的深度融合,“衣”方面的个性化定制将日益走进大众生活。在“食”方面,农业信息化可及时检测与发现土壤墒情、肥力以及病虫害,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大数据提供精准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增收;物联网与区块链结合,可以监控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整个流通过程,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现在,外卖十分流行,手机点餐已成为一些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在餐厅,已经可以实现后厨机器人配菜、前台机器人送餐。在“住”方面,智能建筑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应用到建筑物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中。IBM 公司认为,到2025 年全球联网设备将有1/5 用在智能建筑中。智能家居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各类家用电器联网后可增加音控或手机遥控功能,照明和空调可识别环境条件自动启动或关闭,电冰箱可以提醒人们所储存食品的保质期,其他一些家居设备将实现安防、节能、娱乐、养老监护等多种功能。可以说,信息化发展将使“住有所居”变为“住有优居”。在“行”方面,智能交通被认为是治理大城市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改善道路通行状况。比如,根据经验设置的红绿灯转换节奏难以适应路况的动态变化,而利用信息技术将摄像头与红绿灯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可以实现红绿灯转换的智能化。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撑,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不断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5G 在500 公里时速下的通信能力,为未来高铁提速和无人驾驶做好了准备。
信息化正在拓展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的生理需要之上还有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信息化在深刻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还使人们的其他需要得到延伸和拓展,并且得到更好满足。比如,安全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包括人身安全、家庭安全、财产安全、健康保障等,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水平。比如,利用遍布道路卡口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可有效检测套牌车、超载车、超速车等,维护交通安全;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帮助寻找丢失儿童。再如,在医疗方面,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可以加速药物研制过程,高清视频和可靠的传输系统可以支撑远程医疗,AR 技术可以缩短医生培训时间。学习、娱乐、运动、旅游等属于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信息化在这些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语音与文字的互相转换、母语与多种外语的自动翻译已经不是难题,人们可以将讲话实时自动翻译为数十种语言,轻松地与外国朋友交谈。微信等社交软件使人们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搜索引擎、慕课等为人们了解世界、学习知识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融合能够进一步丰富通信的功能,各种传感器嵌入手机后可以扩展人的感官能力,实现环境感知等功能。
解决好数字化生活面临的问题
信息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巨大而深刻,正在带来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数字化生活。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解决好发展数字化生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数字化生活。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的差距,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领域在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虽然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但不同人群在信息的掌握、拥有和使用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信息化发展也很不平衡。贫困人口在信息化方面还面临不少障碍,数字化生活对一些人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让互联网的高普及率遮蔽了数字鸿沟,必须进一步推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信息化均衡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数字化生活。
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提高数字化生活的安全系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当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应用不当也会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当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安全就谈不上让信息化更好造福人民。信息时代,人们享受着数字化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但网络黑客、互联网诈骗、侵犯个人隐私等又让很多人“中招”。可见,信息化应用越深入,就越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要通过技术、法律等手段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让人们更为安全地享有数字化生活。
解决应用成本偏高问题,让老百姓用得起信息服务。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需要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信息化应用成本,让老百姓用得起信息服务。为此,近年来我国已推出许多有效举措。今年,我国进一步推动网络提速降费,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20%以上,针对低收入和老年群体推广“地板价”资费。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化应用将不断涌现。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都能用得起信息服务。
解决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为数字化生活提供法治保障。信息化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信息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保障。当前,数字化正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深刻改变。只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保障数字化生活健康发展。比如,今年1 月1 日起,我国电子商务法正式施行。电子商务法是调整我国境内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的专门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应全面审视、深入分析信息化发展中的法治问题,不断健全与数字化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